现在人类的体温已经没有37度了

体温每降低1℃,免疫力就会下降30%以上。人类体温在170年间下降了0.4℃,意味着我们免疫力下降,大大提高了病毒、细菌感染和癌症的发生率。我们能做的,就是通过调节日常饮食、加强体育锻炼、不滥用空调、放松心态缓解压力等方式,从一点一滴的小细节中,适当提升体温。

现在人类的体温已经没有37度了

可是人的正常体温大约是37℃,但为什么身边所有人的体温都不到37℃呢?无独有偶,就在一个月前的1月7日,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教授朱莉 · 帕森内特(Julie Parsonnet)和她的团队刚刚发布了一项研究成果,他们发现,自19世纪以来,成年人的平均体温在持续下降,不到200年间下降了0.4℃,从37℃降到36.6℃。

37℃已经成为历史,体温下降并非好事

1851 年,一位名叫卡尔 · 温德利希(Carl Wunderlich)的德国内科医生,收集了25000 名病人的腋下体温数据,首次确定了人体正常体温为37 ℃,这种说法一直延续至今。

但是,近年来,许多科学家认为人类体温在不断下降,37℃已经成为历史。

很多朋友都知道,蝙蝠免疫系统强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体温能保持较高的40℃。

研究显示,体温每降低1℃,免疫力就会下降30%以上;体温每升高1℃,免疫力就会提升5~6倍,这么看的话,蝙蝠的免疫力大概比人类高几百倍——怪不得蝙蝠百毒不侵,还不会得癌症......

现在人类的体温已经没有37度了

为什么体温降低,免疫力也会随之降低呢?

众所周知,体温是和基础代谢率挂钩的,体温每上升1℃,基础代谢会提高13%。体温过低,可能意味着代谢不好。

人体有大约60万亿个细胞,血液的任务就是向这60万亿个细胞输送营养和氧气,并带走二氧化碳等废物。

血液中的白细胞具有免疫功能,白细胞可以识别体内的异物,并做出相应的免疫应答。

体温高时,血流速度快,白细胞就能更加迅速地发现体内异常,把病原体扼杀在摇篮里。

反之,基础代谢率低,体温下降,血液流速放缓,白细胞的工作效率也随之变低。

慢慢悠悠的白细胞很难在第一时间发现异物,即使发现异物了,也很难迅速召集其他白细胞来消灭异物,导致机体容易感染病毒和细菌,引发疾病。

现在人类的体温已经没有37度了

此外,白细胞不仅能抵御外部病毒和细菌的攻击,还能监测到体内的癌细胞,及时把癌变细胞杀死。

其实,即使是健康人,每天体内也会产生约5000个癌细胞。

如果其中一个躲过了免疫系统的监视,幸存下来,很快就会1变2、2变4、4变8......最终演化成肿瘤。

据科学家推算,如果体温下降1℃,免疫力降低30%,则每天免疫系统可能会漏掉近1500个癌细胞,任其疯狂繁殖。

可以看出,良好的免疫系统,对外可以快速识别和清除病原体,对内可以及时监测并杀死癌细胞。

但是,如果体温降低,免疫系统反应迟钝、消极怠工,病毒、细菌、癌细胞就都有了可乘之机。

现在人类的体温已经没有37度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3

标签:体温   基础代谢率   人类   病原体   白细胞   癌细胞   异物   免疫力   蝙蝠   细菌   体内   细胞   血液   病毒   发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