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中风,需辨别疾病征兆及危险因素,女性男性有差异,带您了解

不管是自己,还是身边的亲人,如父母、子女、兄弟姐妹或最好的朋友,任何人都有可能患有疾病,损伤健康,而脑中风也是其中之一。虽然大多数人可能都听说过脑中风这名词,然而他们对于这种疾病所知甚少,对于脑中风的潜在风险因素,以及其造成的后果更是了解不多,只知道脑中风是一种非常可怕的疾病。

其实,脑中风虽可怕,但有各种不同的预防措施能防止该疾病。首先就是要学会分辨出脑中风的征兆,一些跟可能导致中风的风险因素,比如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等等;再次一旦发生了脑中风应该如何急救,一般来说脑中风发病的三个小时内是治疗的黄金期,所以治疗越早越好;最后做好日常的预防,人们应该经常锻炼身体,还要维持健康的饮食,并限制饮酒、戒烟和避免二手烟,这样才能降低脑中风的风险。

预防中风,需辨别疾病征兆及危险因素,女性男性有差异,带您了解

那么,今天我们就继续聊聊跟脑中风相关的话题,如何分辨脑中风的发病征兆,以及急救和复健的知识。

什么是脑中风?

脑中风是因为脑血管病变,主要是阻塞或出血,而引起的突发性脑组织损伤,导致神经机能障碍,轻者会半身不遂、语言失常;严重者则会昏迷不醒,甚至是死亡。

脑中风可分为多个种类,最常见的类型包括:

缺血性脑中风,俗称脑梗塞

出血性脑中风,俗称脑缺血

暂时性脑缺血发作,俗称小中风

心房纤维性颤动引发中风,这是因为心房纤维性颤动持续时间长,血栓脱落导致的中风。

预防中风,需辨别疾病征兆及危险因素,女性男性有差异,带您了解

这几种中风中,以缺血性中风及出血性中风,为脑中风的主要两种类型。相比发病率,缺血性中风为80%左右,而出血性中风则是20%左右。然而,出血性脑中风在1个月内的死亡率是36%左右,相比缺血性脑中风只有10%左右的死亡率,所以出血性脑中风危险性更大。

辨别患病征兆与危险因素

中风发病前会有一些征兆,但这些征兆往往跟平时的一些异常情况或者小的问题相似,这时候只有分辨出脑中风的前兆,并迅速送医治疗,才能争取到救治时间,避免更严重的后果。

男女常见的脑中风征兆:

其实这些共性的征兆,之前的文章里我们曾经说过,主要是五类

1、单侧手脚或脸突然感麻痹无力。

2、突发性意识不清、口齿不清或难以理解别人的话语。

3、突发性单眼或双眼视力模糊。

4、突发性步行困难、眩晕、失去平衡或协调能力。

5、突发性原因不明的剧烈头痛。

预防中风,需辨别疾病征兆及危险因素,女性男性有差异,带您了解

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出现不典型的脑中风征兆:

这是因为以往的研究统计多是以男性为主,但实际上女性由于生理上和男性的不同,所以在对于不适的反应上也有所区别。

1、突发性面部和四肢疼痛。

2、突发性打嗝或恶心。

3、突发性全身无力。

4、突发性胸痛、心慌或气短。

预防中风,需辨别疾病征兆及危险因素,女性男性有差异,带您了解

脑中风的危险因素可分为可变和不可变两大类。

不可变的危险因素:

1、年龄

55岁后每过10年,脑中风的风险就会上升2倍。

2、性别

男性的脑中风几率高于女性。

3、种族

不同种族的中风几率较高,目前统计来看,非裔的中风几率较高。

4、遗传

有脑中风家族史的人患上脑中风的风险更高。

5、糖尿病

糖尿病使脑中风机会增3倍,之所以糖尿病算为不可控因素是因为糖尿病目前看基本属于无法治愈的,并且控制起来较其他慢性病更难。

预防中风,需辨别疾病征兆及危险因素,女性男性有差异,带您了解

可改变的危险因素:

1、高血压、高胆固醇

这两类慢性疾病,目前来看只要通过服药,控制好日常生活习惯,还是有较好的控制几率的的,不过很多人排斥服药,导致血压、血脂有可能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

2、抽烟

3、心房纤维性颤动

脑中风发作后,抢救方法很重要

目前国际上采用的抢救分辨口诀为“FAST”

FACE(颜面):这需要观察患者的颜面变化,微笑露齿是否自然,脸部两边肌肉是否对称,有无歪斜。

ARM(手臂):双臂水平举起,与身体呈90度,看是否能实现,或者是否出现垂落的情况。

SPEECH(说话):让患者随便说一个简单的话,比如我是谁,我去哪里这类的话。观察其说话时是否会有口齿不清。

TIME(时间):如有符合上述其中某一项或多项问题,要赶紧打电话及时送医院,并且要记住出现这些症状的时间,医生询问的时候应该告知。之所以要记录时间,因为中风后3个小时是治疗的黄金期,告知医生能够避免因为其他事务干扰导致救治不及时。

预防中风,需辨别疾病征兆及危险因素,女性男性有差异,带您了解

心房纤维性颤动导致的中风,有七成致死或致残几率

心房纤维性颤动(英文简称AF)是其中一种可造成脑中风的心血管疾病,不过,目前还有很多人不太了解心房纤维性颤动这个疾病。事实上,心房纤维性颤动病人出现脑中风的机会是其他脑中风类型的5倍,并有高达7成的机会导致病人死亡或残疾。

心房纤维性颤动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不整,指心脏的上部腔室(即心房)发生异常不规律的跳动。不过,造成脑中风是因为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后,血液会在心房内较长时间滞留,导致血栓形成,而血栓如果脱落,随着血液流动进入了大脑,那么就可能导致中风,当然如果进入其他的器官或者血管内,也会导致这些部位出现相应的症状。这也说明房颤导致的血栓问题几率更大。

预防中风,需辨别疾病征兆及危险因素,女性男性有差异,带您了解

抗凝血治疗,可避免血栓

虽然心房纤维性颤动具有极高的危险性,但值得庆幸的是,有四分之三的心房纤维性颤动病人可透过抗凝血治疗来避免血栓,预防由心房纤维性颤动引起的脑中风。传统抗凝血药物可帮助心房纤维性颤动病人预防脑中风,然而因为其使用限制多,需要经常去医院监测,血检,还必须严格遵守饮食禁忌,让病人用药非常不方便。此外,若用药不当也会增加颅内出血的风险,令患者对于抗凝血治疗有了很多疑虑,不愿意使用。

预防中风,需辨别疾病征兆及危险因素,女性男性有差异,带您了解

不过,现在这些疑虑不用过多担心,目前新一代抗凝血药物已改善传统药物的缺点,不但能减少颅内出血的风险,患者也可以不用经常去医院监测,也不会跟其他药物和饮食产生交互作用,可大大提高病人的用药意愿,达到预防由心房纤维性颤动引起的脑中风的成效。这类药物主要是Ⅹa因子和Ⅱa直接抑制剂,这些药物不依赖抗凝血酶,例如,阿哌沙班、利伐沙班、依度沙班、达比加群等。

@头条健康 #中风# #脑出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征兆   因素   疾病   缺血性   突发性   血栓   血性   心房   几率   糖尿病   药物   病人   纤维   差异   脑中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