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血小板减少是否“原发性”?

发生血小板减少症首要鉴别假性血小板低(比如采血时应用抗凝剂EDTA就容易引起假性血小板减少),其次需要明确病理性的血小板低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临床上对此鉴别都是运用排除法。

换句话理解是排除了生理性假性血小板减少以及继发性血小板减少,那就能够明确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

如何判断血小板减少是否“原发性”?

如何判断血小板减少是否“原发性”?

需要进一步鉴别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比如判断病人本身是否有存在这些情况: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抗磷脂综合征、药物性血小板减少(阿司匹林、消炎痛、青霉素、头孢菌素、磺胺、利福平、肝素、奎宁、卡马西平、苯妥英钠)、HIV感染、脾亢等。

还需要鉴别是否存在其他血液病性问题,比如再障、MDS、TTP、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DIC等引起的继发性血小板减少可能,还有病毒感染后、化疗、放疗后引起的血小板减少,方能诊断ITP。

如何判断血小板减少是否“原发性”?

特别指出——目前ITP有效治疗可分为西医维持以及中医益髓两大板块,病友可以根据自身病情适宜的治疗方向选择针对性的治疗来稳定指标,促进康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头孢菌素   原发性   西平   奎宁   骨髓瘤   利福平   肝素   排除法   磺胺   淋巴瘤   磷脂   血液病   红斑狼疮   血小板   综合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