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孩子越不管越优秀?答案就这三个

同事孩子今年上初一,青春期遇到更年期,两母女的关系渐入白热化,中间的矛盾点就是:

“你为什么不听我的?”

“我为什么要听你的?”

同事说:孩子那天怒吼“为什么你总把我当3岁小孩来管,我已经长大了。”

那一刻,我突然醒来,这些年,孩子一直在成长,而我却一直以为我还是那个三岁孩子的妈妈。

为什么有的孩子越不管越优秀?答案就这三个

有时候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心里真叫一个“羡慕嫉妒恨”——别人家妈妈在孩子身上投入的时间比自己少,可孩子的成绩却一直往上,究竟是咱们基因出了问题还是别人家祖宗显灵。

答案大概有这三个:

一、父母过度管教,害人害己。

前阵子冲上热搜的话题“被父母篡改高考志愿该被原谅吗?”看了网友们的回答,你才发现:原来这个世界上“笨父母”真的有那么多。

他们以为把自己的孩子圈在家中,孩子就会心甘情愿地待在原地不动;他们以为孩子由他们带来的,人生也应该由他们来把控;他们以为只要告诉孩子自己的良苦用心,孩子将来一定会感激他们。

而实际上,孩子的闷不做声,不是原谅,而是面对无法改变的事实,选择"算了"。但心中那根拔走的刺,伤口却久久无法愈合。


为什么有的孩子越不管越优秀?答案就这三个

有几起弑母案件中,母亲对孩子的管教几近于“严苛”“苦行僧式的管教”,导致孩子非常叛逆,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

做父母的,即便再爱孩子,都应该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二、父母适当管教,孩子才能走向独立。

说两个身边的小故事:

一个是我的高中老师,她不仅是本地重点高中的地理学带头人,还是本地的人大代表,学术造诣比较深厚。

一次,她到厦门陪伴生育的女儿,回来时,我问她:怎么舍得让女儿一个人在厦门?找的对象还是东北的男生?

老师说:当年,她的女儿到厦门工作,爱上了同在厦门,但家在东北的男生,对于这场婚事,老师是不赞同的:两个孩子都在厦门,双方父母都不在身边,以后生孩子,谁来帮忙带孩子?对方母亲是东北人,就算过来照顾女儿,南北差异生活习惯不一致,会不会产生矛盾?两个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以后逢年过节到哪边去?


为什么有的孩子越不管越优秀?答案就这三个

作为过来人,我一听觉得老师分析得特别在理,可老师说:这些话在孩子婚前时我说得不知道多少遍,但她还是不听,我只能告诉她,这是她的婚姻,我的只是建议,决策权在她自己手上。

老师很相信自己女儿的判断,而更多的是——孩子大了,要让她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即便走错路也要当作是人生的一场历练。好不容易来到这世界,不痛痛快快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活,太可惜了。

另一个是本地的高层领导,孩子到英国留学,这两年因为疫情回到家工作,每天工作时间在16:00-02:00,这样的时差让孩子没法正常外出交际,领导要求孩子辞了这份每月2000英镑的工作:现在的任务不是赚钱,而是好好找男朋友,结婚,生孩子。

但孩子不愿意,领导只能作罢——年轻一辈有他们的想法,我们拗不过他们,也不能说他们就是错的。他们现在很鄙视我们这种安稳的生活,指不定若干年后,吃香的还真是他们那类年轻人。

为什么有的孩子越不管越优秀?答案就这三个

领导说:之前到上级部门申报财产问题,女儿在英国买了一大堆基金,根本写不完,这无疑给领导的政治生涯带来一定的影响。可领导没有让女儿改变她的生活方式迁就自己的人生,而是报告上级女儿在英国的收入情况。

孩子有孩子的人生,凭什么插手别人的人生,甚至要求别人来完善自己的人生呢?

三、父母敢于不管教,孩子才能拥有美好人生。

在《不管教的勇气》说到:父母无法代替孩子去生活,但能够帮助孩子鼓起勇敢面对生活的勇气。

在一档综艺节目中,杨迪说到自己妈妈对自己的鼓励和支持,感慨万分,辞职铁饭碗——做搞笑视频、走“谐星”路线,他走的每一步,做的每一个决定,妈妈都无条件支持他,鼓励他。

这也源于他从小独立,有自己的想法,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有关。也正是因为从小到大无数次握在自己手中的选择权,他活出了自己满意的人生。

能让孩子拥有自己眼中的“完美人生”,就是为人父母最大的成功了。

END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8

标签:东北人   孩子   厦门   上级   勇气   矛盾   沉默   想法   女儿   父母   答案   妈妈   优秀   领导   老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