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种公司“阴谋”?为何农民每年要买新种子,自留种子不行吗?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米”,是我们从小就知道的事情。在农业生产中,种子有着基础作用。如果种植业中没有种子,那就相当于一切都是无用功。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农民每年都要买新种子,而不是用之前自己留的种子呢?这到底是他们不能用,还是有人不让他们用?如果他们用了旧种子又会怎么样呢?

育种公司“阴谋”?为何农民每年要买新种子,自留种子不行吗?

说起种子,你能想到什么?是《悯农》中“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大丰收”,还是上学的时候,课本中蒲公英种子随风飘散的智慧。其实,随着近年国家城市化的推进,城市居民能够见到种子的机会越来越少了。但是尽管如此,种子对于农业的重要作用还是我们不可忽视的。据相关部门统计,在我国种子对于农业增产率的贡献超过30%,可能在这你不觉得百分之三十有很多。但是我们要清楚,农业增产的原因有很多,像人工、机械、病虫害防治、化肥等。可是种子这一项就占了接近三分之一,尤其我国还是一个农业大国。

因此种子对于农业,具有十分重要且不可代替的地位。但是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会有疑问,我知道种子对于农业的重要性,但是以前都是用留下来的种子,或者前一年自己种出来的种子。那么买新种子这件事是强制性的吗,不买的话又会怎么样?

育种公司“阴谋”?为何农民每年要买新种子,自留种子不行吗?

为什么农民现在每年都要买新的,是因为现在旧种子不能发芽吗?

首先需要明确一件事,那就是旧种子是可以发芽的。

一般来说,在保存条件良好的情况下,大部分种子两年内都是可以使用的。所以说现在不用旧种子,不是因为它们不能发芽。

育种公司“阴谋”?为何农民每年要买新种子,自留种子不行吗?

为什么以前可以用自己种出的种子,而现在不用了呢?

这里我们要知道,以前的种子都是未经过杂交的,血统比较“纯正”的种子。而现在由于农民们买的就是经过杂交改良的种子,所以它们结出来的也是杂交的种子。而这杂交种子第一代经过改良,会提升性能。但是它们的后代却无法扛起继续增产,或者维持良好性状的大旗。

乍听上去这好像难以理解,但是举个例子。大家都知道用来拉货的骡子,它其实是马和驴的后代,骡子继承了马的灵活和强大的奔跑能力,以及驴的忍耐力,因此骡子是很受人们欢迎的牲畜。但是骡子没有生育能力,就因为它是杂交的,体内的染色体无法配对。因此是没有骡子二代的。而杂交的种子虽然是植物,但是原理也和骡子差不多。

育种公司“阴谋”?为何农民每年要买新种子,自留种子不行吗?

简单点说,杂交种子的二代种子,种下非但不会增产,相反还会减产。因此,也造成了现在农民不用前一年种出的种子种地的现象。而农民每年买新种子,更是与强制性没有丝毫关系,这纯粹是为了粮食增产。

就像我国的水稻专家袁隆平在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后,难道会有人放着既抗倒伏还能增产的新种子不用,而固执的继续种植从前的普通水稻吗?这亏本生意也不是说没有人做。有很多种植户坚持用自产的种子,但是那些种子与改良后的种子相比,没有太大的优势。

因此种出的农作物或因为品相不好,或因为产量不高,在市场上流通的比较少。农民的主业就是种植,因此产量和收入直接挂钩。至于那些不买新种子的,面对的结果就只能是看着自己家里地的产量减产,而别人家地的产量增产了。农民为什么不自己进行种子的改良?当然是因为培育种子又费时又费钱,这种为了捡芝麻而放弃西瓜的行为,与直接买新种子相比,还是后者更加实惠。

育种公司“阴谋”?为何农民每年要买新种子,自留种子不行吗?

既然农民每年都要买新种子,那育种公司的收入肯定很多了

这点您可是真的误会了,根据中国报告网发布的数据,我们不难得出,我国的种子公司收入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暴利。虽然大多数企业是盈利的,但是也有四分之一的企业是亏损状态的。即使是登海种业这样的国内种业龙头公司,毛利润也只是百分之五十多一点。而且育种公司的业务可不单单只培育种子。对于综合的育种公司来说,主要收入其实更多来自于动物的培育,因此那些觉得钱都被育种公司赚了,农民都是利益的最底层者的想法,都是大可不必的。

育种公司“阴谋”?为何农民每年要买新种子,自留种子不行吗?

甚至有人觉得每年农民去买新种子,是育种公司的阴谋

“如果农民不买新种子,背后肯定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因为农民不买新种子,育种公司就赚不到钱了。”这些想法真的是多虑了。从某种意义上说,甚至有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意思。

因为粮食产量不仅是农民关心的问题,更是国家关心的问题。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我国在不断地推进城市化改革。但不得不承认,农民在我们人口总数中还是占据很大一部分。因此农民是否过得好,与社会公共治安也息息相关。像前些年法国的农民,由于不满政府的农业政策,将成车的蔬菜倒在市政府前这种事,是断然不会在中国发生的。

育种公司“阴谋”?为何农民每年要买新种子,自留种子不行吗?

而且种子的培育与产量直接挂钩,也与我国的粮食战略储备直接相关,所以育新种买新种,也是顺从市场规律的一个选择。其实不仅仅是种植业农户会选择每年买新的种子,从事家畜、家禽养殖以及渔业养殖的农户也都会去选择每年买新的,进行改良后的品种,这在促进了自己收入增加的同时,对于我国的育种行业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我们会发现,市面上的农产品是越来越好的,而且我国的育种业发展,对于如今我国这种过度依赖外国种子的境况,也会有所缓解。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育种地位将会更上一层楼。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种子   春种   农民   骡子   种植业   公司   水稻   农户   强制性   中国   后代   阴谋   产量   收入   我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