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易积哪些毒

来源:【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

受访专家:河南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医师 吕沛宛

本报记者 施 婕

中医养生理念中,若饮食、空气、不良情绪中的“垃圾”滞留体内,便会成为“毒素”危害健康,其中有7种“毒素”最易沉积。河南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医师吕沛宛说,遵循治未病理念,通过“对路”的养生方式,可从源头阻止“毒素”形成。

气毒。气毒堆积与气机失调有关,而气机失调又和情志密切相关。《黄帝内经》认为,情绪不好时,气机升降失调,就容易头晕、胁痛、腹胀、乏力、情绪低落抑郁。气毒可出现在任何脏腑,如果造成脑供血不足就会头晕,肺供血不足会胸闷,肝供血不足则会胁痛。解决方法:排气毒要调畅情志,减少烦恼,保持心态平和。

汗毒。汗毒与水液代谢有关,当汗液无法通过毛孔排出体外时,其中的垃圾便积累在体内,成为汗毒。水液代谢与“寒邪”最为密切,“寒”在关节,汗毒聚积会导致关节疼痛、风湿;“寒”在脏腑,汗水无法透出,便易形成相应疾病——许多感冒就是因受寒邪攻击后发生水液代谢异常,进而出现呼吸道症状,中医常用发汗的方法应对。另外,由于心脏属火,水火不相容,临床上汗毒导致心脏疾病的情况也很常见。解决方法:排汗毒要避免骤冷骤热,因此室内外温差不宜太大,一般冬天暖气保持在20℃,夏天空调以26℃为佳。

肠毒。口臭、上火、肠炎,甚至肠癌都与肠毒有关。肠毒堆积的主要原因是胃肠功能紊乱,若胃的升降功能失序,食物得不到很好的消化、吸收、排泄,肠毒便会产生。解决方法:排肠毒要做到规律进食,每天吃一斤蔬菜,食量要适度,以免食物在体内代谢不掉。

尿毒。尿毒堆积与肾脏代谢功能薄弱有关。肾是人体重要的排毒器官,能过滤血液中的毒素,并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如果肾气不充,就会产生一系列泌尿系统疾病。解决方法:排尿毒需锻炼肾气,推荐“提肛法”,即吸气时收缩肛门,呼气时放松肛门,每天做3~5次,每次练5分钟左右。也可按摩肾俞穴(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和太溪穴(足踝内侧,跟腱旁侧凹陷处),不拘频次,每次按2~3分钟。另外,适当饮水有助预防泌尿系统结石。

脂毒。脂毒堆积是肝功能不良和饮食过量的产物。肝是代谢的重要场所,如果肝气不舒,其调节血脂的能力便会下降,导致血脂代谢异常。即使肝功能正常,长期过量饮食也会导致多余的能量转化为脂肪积存在体内。体内有脂毒的人,通常会头晕、嗜睡等。解决方法:排脂毒要均衡饮食、吃动平衡。三餐荤素、粗细搭配合理,适当增加粗粮和西红柿等有助排脂毒的红色蔬果摄入比例。吃动平衡是指体力消耗大时可吃多点,体力消耗少时就少吃点。

血毒。血毒与体内气血淤积、热毒旺盛有关。血液运行于全身脏腑,若气血不畅导致血液淤积,便无法温养脏腑和四肢,从而产生全身性疾病。血毒易在薄弱脏器处生结节,常引起乏力、恶心等症状。解决方法:少碰辛辣食物、海鲜、烧烤、烟酒,多喝绿茶,忌熬夜、过度紧张。

痰毒。百病皆由痰作祟,痰毒堆积与气血运行不畅、气化功能失常有关。中医认为,气血运转通顺时,水液能生津,气化五脏。若气化失常,水液会形成痰和瘀,积聚在体内引发痰毒。痰毒不只表现出咳嗽、痰多、痰稠等呼吸道症状,临床上还常有痰在胃脘、胸部、头部、心脏的病例。解决方法:排痰毒要温通散瘀,比如,用温胆汤治胆腑里的痰毒,或根据四诊对特定穴位进行针灸、按摩。

本文来自【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动平衡   河南省   脏腑   肝功能   肛门   气血   毒素   头晕   体内   人体   饮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