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老君山

问道老君山

作者:杨迎勋

要检验自己,体悟生命,请上老君山;

要返璞归真,读解自然,请上老君山;

要溯源铭史,鉴今彰后,请上老君山。

———题记

5月17日,在洛阳小住两天后,妻驾车从洛阳前往老君山。车子穿行在乡间小路上,周边是连绵的青山和田野,老君山的山形便映入眼帘。巍峨的山峰直插云霄,山势雄浑壮阔。远远望去,几座高峰连成一线,中间有缕缕云雾飘荡,增加了些许神秘感。

哦,这就是我心心念念了很久的老君山。

老君山,原名景室山,位于中国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城东区,是中国道教名山。老君山是八百里伏牛山的主峰,海拔2217米,它拥有丰富的人文历史和自然景观,是集自然风光、道教文化、避暑胜地于一体的旅游胜地,也是道教中历史最长的山脉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东周时期,因“守藏室史"李耳(老子)到此归隐修道,被道教尊为太上老君,唐太宗赐名为“老君山”沿袭至今,成为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天下无双圣境,世界第一仙山。”是国内唯一一座不对外国人开放、独属于中国人拜谒的圣地。

老君山是传承和弘扬老子思想的圣地,景区内建筑采用汉代建筑风格,园区内的老子铜像是最大亮点,锡青铜铸造,重达360吨,通高59米,于2014年被大世界吉尼斯收录为“世界吉尼斯之最——最高的老子铜像。”铜像后方是半环形石刻长廊,是多位著名书法家,各自运用不同的字体书写的《道德经》全文,可谓是众星云集,经典至极的完美大作。

“远赴人间惊鸿宴,一睹人间盛世颜。”爱人携我乘坐缆车到达半山腰,梯次上来的人们,喘着粗气,在石阶与石阶的间隔,一块不大的平台上喘口气,深吸一大口负氧离子,又继续攀顶,因为前方有老君山主峰——道观群!

途中的栈道,建在了绕山的半山崖子上,三尺宽,如“带子”般牢牢地系在了盘旋而上的山腰上,十步一曲,廿步一弯,凭栏向下,万丈深渊;平视雾海,茫茫无边;云里雾里,梦幻一般。

老君山景区有别于其他名山的景点,这里观览都是沿着山上的半山步道,远远望去就是挂壁栈道,依着山的逶迤而崎岖山路栈道,我们行走在这老君山悬崖峭壁、山峦叠嶂的群山环抱里,云里、画里,而我们也成为了画中人。

栈道有一米多宽,如迎面来人须侧身而过。山崖刀劈斧削,上望高不见顶,下看深不可测。冷风嗖嗖,令人不寒而栗。到此处不由想起李白笔下的《蜀道难》: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我想用来形容老君山的栈道也不为过。

我们一方面感叹山之惊险,一方面被老君山的自然景观所迷。越往上行,越见山势雄伟,群峰竞秀;峰涧林洞,千姿百态。山峰犹如斧砍刀削,犬牙交错。真是:”连峰云天不盈尺,枯峰倒挂倚绝壁。“金顶之上的建筑群金光灿灿,抬头仰望,参天古树被云雾拦腰截断。

近处,座座山峰,聚首耸立,特别是那倚着崖边生长的树,演绎着船桨的舞动,它又像锚抛在沟壑里,那高高的山体,如倒映水中的一幅山水画卷。

远处,群山朦胧可辨,特别是那远近可见的树梢,如行进在大海中的帆船桅杆,随波浪忽上忽下,起伏在碧波浪涛中,向着老君山涌来。

无论是近处的仰慕,还是远处的互动,一句话,它承载着以善为本而来,带着大爱无疆而归。

我已临近古稀,爱人年过花甲。我们相互鼓励:”爬到极顶处,领略好风光!”

离开观日峰,继续往上攀爬。翻过两座山头,终于到达老君山的顶峰——玉皇顶。眼前的道教建筑群依托山顶修筑,占地1.1公顷。据导游说,总投资1.47亿元,全部采用明清风格皇家宫殿式建筑形式,特别是金殿、亮宝台、玉皇顶三座金顶的打造,成为老君山道观群落的点睛之笔。登上山顶,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站在山顶远眺,崇山峻岭壮观,千山万壑密布,纵目四望,可隐约看到华山南峰。这里云雾缭绕,仿佛置身天外。游走其中,如行云流水,飞渡蓬莱。环视四周,数座高峰矗立,湖光山色尽收眼底。我不禁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物之伟大令我们震撼和敬畏。

感恩祖国富有无穷无尽的名山大川。这时,心里颇感自豪,为祖国的秀美山川骄傲,为自己勇敢的登上山顶自豪!

下山的路上,我回味着诗人王心鉴的诗句“金顶倾紫气,石林逸仙风。深涧皆静寂,蛱蝶不知名。”这不正是老君山的最真实写照么……

这真是老子一生"修德悟道生一生二生万物,明志清心法天法地法自然",他的哲学思想自会源远流长,彪炳千秋。

伏牛山为秦岭向东展伸的余脉,主峰上有司马武当题写的“长江”“黄河”分水岭岩石,标志着此石以南为长江,此石以北即黄河。伟人说,不到长城非好汉。有智者说,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此时此刻,体会最深的是毛主席的名言,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站在山顶,看着八百里山之偌大,突然觉得在大自然面前我们又是那么的近,我们无不称赞祖国大地辽阔,老君山这里的风景独好。

登上老君山,你会感受到一种超越世俗的宁静与和谐。这里的风、这里的水、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似乎蕴含着老君山的灵秀之气。我们的心是虔诚的,对待老子这样一位高智慧的古人,对《道德经》的崇拜以及那深奥的哲学,洒脱的五千字,涵盖内容之广,思想之深刻,看透宇宙天地万物,看透人心的真善美及丑陋,看透了人的天性之弱点……名垂千古,人性心灵的洗礼!

在老君山,除了欣赏美景和感受历史文化之外,更可以体悟道家文化的内涵。老子提出的“道法自然”的思想,正是老君山道家文化的核心。他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于是清静无为,却看透了世间;他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于是看尽祸福,顺其自然;他说“功成身退,天之道也”,于是骑着青牛而去,留下了一部《道德经》和种种谜团。

游览中,我们可以看到道家崇尚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精神如何在老君山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老君山是一个奇迹,它超越了我们的想象。老君山,感动游客的不仅是奇峰秀水,更重要的是它厚重的文化,而老君山感动游客的是它博大精深的道学文化,是矗立在中华传统文化高峰的老子思想。让我们用心去感受这里的美景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去体悟道家文化的真谛。正如古人所言:“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老子的思想永远留存在人们心中,那思想的博大精深将长长久久地传承下去。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老君山之旅,给了我诸多联想和感悟。我和爱人已是年过花甲之人,如果没有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恐怕已是老态龙钟、步履蹒跚,面对高山只能望而生畏。所以,只要心态不老,什么困难都能克服,一切美好的愿望一定都能实现。

2024.5.18河南洛阳初稿,5.19于山西五台山修正,5.20晚定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道德经   半山   道教   圣地   栈道   道家   山顶   老子   思想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