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早期干预,让残疾儿童在阳光下成长

5月15日上午,在宿迁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原宿城区人民医院)康复室内,张奶奶(化名)正陪着孙子小雨(化名)进行康复治疗。

在康复治疗师的辅助下,小雨扶着康复器具,一边努力站稳,一边做着抬腿练习。今年3岁的小雨是一名脑瘫患儿,从两个月大时,就开始了康复治疗。

“孩子出生后,我们拿到诊断结果时,每天以泪洗面。”张奶奶叹气道。上周刚从徐州的医院回来,下周还得再去一次,6月份还要去上海的医院看眼睛……张奶奶清楚地记着小雨的每一项就医计划,而每天带着小雨到康复室报到,成为祖孙俩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和小雨一样,每天来进行康复治疗的残疾儿童还有很多。对他们来说,加强早期干预,做好早期康复,对预防、控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十分重要,而康复治疗频率高、时间长,对许多残疾儿童的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为了抓住幼龄儿童发育的关键时期,加强残疾儿童早期干预,提升残疾儿童康复服务质量,宿迁市残疾人联合会(以下简称“市残联”)作为“十四五”残疾儿童早期干预试点单位,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2021年,市残联印发了《宿迁市“十四五”残疾儿童早期干预试点实施方案》,确定泗洪县、宿城区为试点县区,于2021年至2025年,每年为0至3岁听力、肢体等残疾儿童及其家庭提供家长培训、亲子同训、家庭环境评估与康复指导等早期干预服务,这也是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资助项目。

小雨正是早期干预服务的首批受益儿童。经过近三年的康复治疗,现在小雨已经能够坐稳和辅助站立,下一步的康复目标是能够做到独自站立。宿迁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部副主任武文龙介绍,残疾儿童需要经过成千上万次的训练,才有可能获得一项简单的技能。与小雨刚出生时的情况相比,他如今的恢复状况称得上是“奇迹”,早期干预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据统计,自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宿迁市共对600余名新生幼儿进行出生缺陷或残疾筛查,在早期干预定点康复服务机构,组建由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教师等组成的专业干预团队,对残疾儿童康复服务对象进行筛查。截至目前,全市共为133名0至3岁的听力、肢体等残疾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早期干预服务。

“小雨能够恢复到现在的状况,我们很感激市残联的帮助和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的资助。”张奶奶说,康复治疗的对象不仅仅是小雨,医生还通过“亲子同训课堂”“家长大课堂”,对家长们开展了早期干预康复教育,为家长们提供残疾儿童早期康复的教育和喂养知识,使家长们能够得到面对面指导。

如今,小雨充满好奇地探索身边的事物,和同龄的孩子玩成一片,疾病影响了他的肢体行动,而他的心头已洒满阳光。(祁秋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宿迁市   残疾儿童   公益金   残联   肢体   试点   小雨   奶奶   医院   家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