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有闲?卫健委二胎宣传大跌眼镜,网友:生了娃谁来养? 谁来带?

视频加载中...

"哈哈哈,这宣传片把我都看笑了!"我的好友小林看完视频后,忍不住感慨道。只见画面中,一家四口其乐融融,父母带着儿女双全的孩子们游山玩水,尽享天伦之乐。这理想化的场景,简直就是在给大家洗脑:生二胎有多幸福美满啊!

但现实呢?emmm,怕是大相径庭。视频一出,网友们纷纷在评论区表达不同声音,理由五花八门,但殊途同归,万变不离其宗:不生!

"父母居然有闲情逸致带孩子到处玩,一看就是家里有矿啊!"一位网友调侃道。是啊,光看这些个宣传画,无不在传递一种"有钱又有闲"的人生状态。

但你我身边,又有多少人能达到如此理想化的条件呢?尤其在当下高房价、高物价的大环境下,养一个孩子都捉襟见肘了,何谈奢侈地生养二胎?

除却经济压力,照看孩子更令人望而生畏。"生是容易,养是难啊!"网友小夏感慨道。她和丈夫从小接受的观念就是"只生一个好",如今有了宝贝女儿,便想让她独享父母的疼爱。对此,许多人表示认同,自己当够"老大"的辛苦,自然不愿意再让孩子重蹈覆辙。

还有的朋友索性"躺平",表示自己享受单身生活,没有结婚生子的打算。"等你老了,就知道这个选择有多明智。"看来,他是铁了心做个"无业游民"了。

网友晓晓分享了身边一个触目惊心的案例:邻居家生了4个孩子,小儿子还不满月,丈夫就因病去世。如今,年轻的母亲独自抚养孩子们,每天天不亮就要带着他们去茶园采茶。

面对专家指导"可以多请几个保姆,多置办几套房产收租"的"金玉良言",晓晓忍不住反问:说得轻巧,我们普通百姓哪来那么多钱啊?

更令人唏嘘的,还有那些常年在外打工、孩子却成了留守儿童的父母们。他们朝九晚五,拼命工作,回到家却精疲力尽,哪还有心力辅导孩子功课?相比之下,宣传片里其乐融融的一家人,简直像是天方夜谭。

不过,官方数据显示,全国二胎比例高达38%,这让我不禁感到费解。环顾四周,恐怕连10%的人都没打算要二胎吧?难道是周围人都太穷,达不到生育标准?亦或是数据有水分?

总之,在当前高压力、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下,生二胎已然成了一个"豪赌"。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没有充裕的时间精力,又怎能承担起抚育孩子的重任?与其盲目追随所谓的"人口政策",倒不如量力而行,给孩子一个优质的成长环境。

诚然,多子多福曾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观念。但时过境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这一价值取向是否还适用,值得我们深思。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物质基础,更需要父母悉心呵护。在这一点上,无论生一胎还是二胎,都应本着"负责任"的态度去考量。

与其发布脱离实际的催生宣传,不如多出台一些实实在在的利民政策,切实减轻百姓的生活压力。比如,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发放育儿补贴,加大对女性就业的保护力度等等。只有家庭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人们才更有信心生养后代。

当然,生育与否,本就是一件私事。每个家庭的情况不同,选择也各有差异。对于晓晓邻居那样的极端案例,我们固然要给予人道主义关怀,但也不应以偏概全,将其作为论证生育弊端的依据。关键是要尊重生育自由,给予父母更多选择权,而非简单粗暴地"逼生""催生"。

说到底,对于国家而言,出台生育政策,当然要立足大局,统筹考虑。但落实到每一个家庭,却也要因地制宜,尊重个体差异。在"国之大者"与"民之所需"之间,找准平衡点,方能助推新时代人口均衡发展。只有站在百姓立场,以民为本,二胎政策的推行,才能取得实效。

所以啊,对于生二胎与否,我们还是要理性看待。一味跟风盲从,只会让自己陷入两难境地。相反,立足家庭实际,权衡利弊得失,才能做出最有利于孩子、有利于家庭的选择。也唯有如此,才能为祖国培育出更多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免责声明:本文,视频,图片,文章内容都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网友   大跌眼镜   其乐融融   观念   有钱   父母   压力   百姓   政策   孩子   家庭   视频   卫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