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杀、AR寻宝、当讲解员,博物馆的新玩法每季都翻新

有人说,博物馆这个行业近年来也是越来越卷,面对快速兴起的博物馆参观热,每家博物馆都使出浑身解数,不断挑战自我。年轻人也不断从博物馆里获得新的灵感,在社交平台上碰撞出新的博物馆玩法——博物馆文创、博物馆奇妙夜、沉浸式观展、AR导览、直播导赏、国潮舞蹈、文物表情包、文物cosplay、博物馆研学项目等等,博物馆的玩法几乎每季都在翻新。

在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博物馆业界、社会机构以及这届年轻人共同发明了哪些最新的博物馆玩法。

博物馆里的剧本杀

悠久的历史文化、相对密闭的空间、设定的剧情、古装的工作人员、藏品中隐藏的秘密线索,这些,都是博物馆里上演剧本杀的有利条件。

从2019年上海玻璃博物馆首次推出剧本杀《消失的艺术家》,到目前国内已有多家博物馆推出了剧本杀,活动配合博物馆的展览,在解密的同时,让大家学习历史知识,欣赏藏品之美。

上海玻璃博物馆于2019年就推出剧本杀《消失的艺术家》

盐城市博物馆推出《盐引疑云》剧本探秘游活动,观众可通过观察、推理、破解谜题等方式,体验穿越到宋朝去侦破案件的过程,不仅获得了探秘的成就感,还能由此了解盐城的历史文化,更能与古装工作人员互动,并得到意想不到的礼物。活动第一天就吸引了500名观众前来解锁博物馆新玩法。

盐城博物馆推出《盐引疑云》剧本探秘游活动

河南郑州商代遗址博物馆推出了《商都往事》沉浸式互动剧场,观众可通过观看演出、解谜、角色扮演等方式刷新观览体验。

洛阳博物馆推出多款融该馆馆藏文物知识的剧本杀,跨界融合的方式,让年轻人乐在其中,洛阳博物馆也很快就成了网红博物馆。

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馆推出《商都往事》沉浸式互动剧场

洛阳古墓博物馆推出的夜游活动“古墓探秘”

青岛啤酒博物馆打造的实景穿越剧游《觉醒的酿造师》,将情节设定在民国末期,一场保卫啤酒厂的斗争中,观众化身啤酒厂的酿造助理,伪装潜伏、收集情报、破解机关、调配秘酒。活动将企业发展史、品尝生啤、参观工艺流程等完美地融于剧中,广受玩家好评。

青岛啤酒博物馆推出的实景穿越剧游《觉醒的调酒师》

在博物馆里玩剧本杀,利用了博物馆与剧本杀的天然契合度。博物馆里有丰富的藏品资源,有利于剧情的设定,让玩家在游戏中感知文化魅力;同时,博物馆里天然的场景和空间优势,能带来更多更好的沉浸式体验。

需要提醒:

1、干扰问题。剧本杀不能干扰博物馆其他观众的正常参观,所以建议主要活动放在非主展区。2、 文物安全问题。文物安全是根红线,应该把文物安全作为能否开展剧本杀活动的重要标准。3、成本问题。项目如果是公益活动,博物馆往往只能在特定节假日做短期宣教活动;如需长期运营剧本杀,鉴于各项成本,还需要酌情收费,或通过剧情包装文创产品进行销售,或与第三方社会机构合作等。

沉浸式AR寻宝游

在博物馆剧本杀的基础上,考虑到活动成本、文物安全等诸多因素,在元宇宙和AR技术的加持下,如今,一种沉浸式AR剧本寻宝游的方式开始在各大博物馆、古镇、主题公园内推行。

相对于剧本杀来说,AR寻宝游的模式更轻,而且适合亲子家庭。观众只要手机下载相关App,就可以参与寻宝游戏了。

近期,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就联合魔法特工团队,依托馆内特展“经世济民——上海大都市圈近代爱国实业家展”,合作制作了《经世济民》数字化亲子互动体验项目。5·18国际博物馆日当天,博物馆方面将邀请特需儿童和亲子家庭来体验这一博物馆的新玩法。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联合魔法特工团队推出的《经世济民》数字化亲子互动体验项目

这款AR游戏设计了多个关卡,每个关卡都围绕爱国实业家的故事展开。通过解谜、寻找线索、互动体验等方式,参观者可以深入了解这些实业家的生平和贡献。引入了AR技术后,文物能够活起来,历史人物能够与参观者亲密互动。同时,用一个“小侦探调查异常事件”作为故事剧情,把任务和任务之间进行有机的串联。运用游戏化的手段,让参与者在不知不觉中,沿着既定的动线,寻找线索,推进故事剧情。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方面表示,结合展览内容,我们尝试将游戏元素融入其中,让参观者在互动中学习和体验。从目前的反馈来看,效果非常好。许多家长表示,这种展览方式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爱国实业家的故事,孩子们也乐在其中。

《经世济民》数字化亲子互动体验

上历博方面认为,游戏化的展览方式可以为博物馆注入新的活力,未来博物馆在展览的策划中也会继续融入科技化、创新化元素,注重互动体验,让参观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展品和背后的故事,让文物活起来,让历史人物与观众产生链接,这种创新的设计方式也为数字化文旅的发展探索了一条新的道路。

最大特点:

1、只需手机下载App,即可参加游戏,适合亲子家庭。

2、不干扰其他参观者。

3、利用元宇宙概念,在AI辅助工具的帮助下,这种模式很容易在各类博物馆、美术馆、景区、乐园等文旅场所推广。

当文博爱好者,不如去博物馆当公益讲解员

当一名文博爱好者,不如去博物馆当公益讲解员。眼下,去热门博物馆当一名志愿者,甚至担任公益讲解员,正在成为一批年轻人的选择。

网友“雅子同学”从2014年起就由一名文博小白成为了一名博物馆志愿者。在10年的公益讲解中,她认识了很多志愿者,他们中有媒体记者、国企职工、教师、公务员等上班族,也有退休人员、全职宝妈和自由职业者等。

“雅子同学”说,到博物馆当公益讲解员好处真不少:可以认识更多爱学习文博知识的小伙伴成为朋友;有机会认识有趣可爱的观众,看到更加多样的生活方式;锻炼自己在公开场合的表达能力,克服社恐;可以经常看到国宝,免费看热门的展览;还能通过专业培训,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博物馆志愿者在讲解

当然,成为一名合格的公益讲解员要求也不低。通常馆方会要求应聘者有很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一定的文博知识储备,要满足一定的志愿者服务时长,也就是要有足够的时间到馆服务。

虽然要求颇高,但人们还是报以很大的参与热情。据悉,某省博物馆目前在册的公益讲解员就有1100多人,涉及教师、记者、学生等群体,年龄跨度从6岁半到72岁。通常,公益讲解员需要通过层层选拔,经过多轮面试,通过后还要参加讲解培训,期间还要经过试讲考核,合格后才能开启讲解员的见习期。正式的公益讲解员每年都有一定的讲解次数和时长要求,甚至有的博物馆还会对公益讲解员进行“末位淘汰”。

可见,要当好一名博物馆公益讲解员也不容易,但大家对此都能理解,因为只有严格的机制,才能保证博物馆高水准的讲解服务。而一些优秀的博物馆公益讲解员,也会被传播到社交平台,成为文博小网红,吸引更多人去博物馆听他们的讲解。

优秀的公益讲解员会吸引很多粉丝

5·18国际博物馆在即,你准备到哪家博物馆打卡?你会参与上述博物馆的新玩法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讲解员   历史博物馆   剧本   经世济民   博物馆   博物   参观者   文物   公益   观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