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文绣向法院起诉离婚,控告溥仪:同居九年,未得一幸

这样的事情听起来实在令人匪夷所思。在那个旧社会,皇帝可以说是所向无敌,妃嫔们岂有胆量公开起诉离婚?但事实确实如此,末代皇帝溥仪的淑妃文绣不仅勇敢地提出离婚,更是将溥仪告上法庭,要求与他分手。这背后又藏着怎样的故事?两人的婚姻为何走到这一步田地?皇妃为何不愿再与皇帝同住?溥仪又做了什么,让文绣铁了心要离开他?难道溥仪真如文绣所控诉的那样,在九年的同居生活中从未"得一幸"?

文绣的出身与进宫

九龙环绕,金戈铁马,八旗子弟傲然挺立。满洲镶黄旗人家中,1909年迎来一位新生命,命名为文绣。虽然她出生时正值外族动荡,但好在父亲端恭曾在内务府任职,且祖籍锡珍亦是大员。家资虽已不复当年,但稳妥温和,足以令文绣有书可读。

女儿天生聪慧绝伦,读书期间,琴棋书画无一不精。师长们无不夸赞有佳器晚成之资。于是乎家人遂放纵孩提年纪,使其随心所欲,顺其自然。文绣五年书龄后便恣意挥洒,品味生活,不再为读书劳形。

然而好景不长,转眼之间,辛亥革命爆发,满族家族从此失去根基。虽尚得皇族优渥,但亦已是强弩之末。三太妃随朝野望族商定,为少年溥仪择选配偶。机缘际会,五叔额尔德特·华堪觉得是时机良机,力挽家族濒危颓势,不请自来,将侄女文绣肖像送入府中,最终遭选上。

时年14岁的文绣就此走上人生巅峰,备受眷顾,被载入溥仪清宫。母亲蒋氏亦随之受封赐,在京中购置大宅,过着骄奢淫逸之生活。可谓是人生赢家了。

溥仪对文绣的冷遇

锦衣玉食,华贵无比。可淑妃文绣的宫中生活,却与表面上的荣耀格格不入。新婚当夜,溥仪未曾踏足文绣寝宫,事后也甚少往来。虽在养心殿相见,但亦无亲密可言,只是冷冰冰地吩咐一声"下去歇息"便作罢。这般疏离态度,一直延续至迎娶皇后婉蓉。即便在重大婚礼之后,溥仪仍是独自回房,对两位妻室均未理睬。

日复一日,文绣披盘棘冠,涂脂抹粉,在宫中行走于各主妃寝宫之间,行请安之礼。唯有寂寞教宫女识字,消磨时光。偶有冯玉祥逼宫,溥仪不得不携文绣婉蓉离开紫禁城。离宫之后,虽不再有皇帝、皇后、淑妃之尊号,在外租界过着普通人家的生活,但溥仪仍旧囿于旧习,要求文绣给他与婉蓉请安。

这种陈规礼数,受了新思潮冲击的文绣自是深感反感。有时她便不去行礼,直招来婉蓉愤怒,向溥仪进言。更令溥仪大为光火,嫌弃文绣无理无礼,目无尊卑。从此,溥仪便彻底晾置了文绣,二人只能同住在外租界一所洋房,但分住楼上楼下。出行游玩、置办家什,亦从不与文绣同行,一应事物皆只与婉蓉共享。极少数情况下,会因婉蓉寻衅而谩骂凌辱文绣,婢仆亦因文绣失宠而拳打脚踢,置之不理。

就这样,日日年年,文绣以泪洗面,身心备受折磨。即使如此,溥仪也置之高阁,对妻室的痛苦视而不见。清廷的宠冷曾导致太多悲剧,而今仍是如此。这一家之主,对妻妾竟如此轻慢,岂不是助纣为虐?

文绣的痛苦经历

梦想着被呵护、宠爱的美好生活,文绣却不曾料到会遭此耻辱。自从冯玉祥逼宫,溥仪被迫遣散宫人,带着文绣和婉蓉离开紫禁城后,文绣的处境就陷入了困顿境地。

作为抛弃了皇权、无一己之地的溥仪,带着两位妻室在外租界租赁一所洋房度日。由于家徒四壁,生活窘迫,溥仪不得不接受政府拨付的赡养费维持基本开支。在这种情况下,文绣自然也失去了原有的优渥地位,沦为寄人篱下的可怜虫。

尽管如此,溥仪依旧固步自封,对待文绣故作高傲,把她完全排斥在外。起居饮食全不予理睬,出门购物亦无一人通知,只与婉蓉形影不离。每每婉蓉惹是生非,就会趁虚而入诬陷文绣,诽谤之词句句犀利,溥仪也不加阻拦,任由婉蓉言语羞辱。

很快,连伺候的婢女们也跟着对文绣冷嘲热讽起来,百般刁难,把主从尊卑完全抛诸脑后。一旦出现纰漏,文绣就会遭到拳打脚踢,叱骂不已。就连最基本的用度也无人管理,许多事情只能自己亲自操持。

在这种环境下,文绣别无他法,只能终日在独居的楼层流泪哀号。她曾一度绝望到拿起剪刀想要自残,可当太监通报此事时,溥仪却视而不见,对妻子的痛苦充耳不闻,依然沉浸在与婉蓉的无忧无虑中。

如此重重打击,令文绣身心俱疲。她不懂为何要承受这番凌辱,明明最初只是一腔热忱想给溥仪操办家事、生儿育女,可现在连活路都别说有了。曾经被溥仪匆匆看了一眼后便被赶下去的屈辱,如今被无情重演,真是生不如死啊!

离婚诉讼的酝酿

忍无可忍之下,文绣终于下定决心,要与溥仪了断这段耻辱的姻缘。她远房表亲岑家人看不过眼这般遭遇,多次劝说她离婚重获新生,振作起来。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文绣认为这确实是解脱的出路。自己尽心尽力想给溥仪一个温馨家庭,可他却对此熟视无睹,更别提给自己一个名分了。眼下的煎熬比死还难受,与其留在梦魇般的环境,不如一了百了,从此摆脱这无望的婚姻。

就这样,文绣暗地里开始为离婚做准备。她先是拉拢了几名忠心佣人,悄悄将自己的贵重物品收藏起来,以备日后离开时带走。随后便着手寻找律师,向他们阐述自己的遭遇,希望最终能帮助自己提起离婚诉讼。

终于,在1931年3月,一位律师答应为文绣撰写控告书,准备向北平地方法院提起诉讼。在这之前,他们还专门派人暗中查探溥仪的行踪作息,以防被发现阻扰。

4月4日这天夜里,借着夜色掩护,文绣带着赡养费和随身物品,偷偷逃离了溥仪居住的静园别苑。在外等候的是她的表亲和律师团队,就这样文绣彻底脱离了溥仪的控制。

第二天,律师团队便按计划行动,正式代表文绣向北平地方法院递交了控告溥仪的离婚诉状,罪名是"遗弃"和"无钱财养妻"。这在当时无疑是一件震惊全国的大事,文绣竟敢公开起诉离婚、控告她的皇帝丈夫,简直是不可思议!

离婚官司的进展

文绣敢于公开起诉皇帝丈夫溥仪的举动,在当时无疑是一件轰动全国的大事。毕竟,在旧社会,皇族妃嫔岂能对皇帝如此无礼?这无异是对清王朝至高无上权威的公然挑衅和反抗。

一时之间,朝野上下、街头巷尾,无不对此事热烈讨论。有人同情文绣遭受的冷遇和侮辱,认为她起诉是理所当然。但也有人批评她不知检点,竟敢诽谤皇亲国戚,违背"纲常"大伦;还有人预测,这件案子定然以文绣的失败告终。

而在紫禁城内,一向自诩生人勿知的溥仪也终于感受到了来自世人的无情审视。作为前朝的皇帝,他一向盛气凌人、目空一切。但如今,自己被曾经的妻子如此贬低,着实损伤了他的尊严。

为了维护权威,避免丢人现眼,溥仪不得不设法应对这起官司。他第一反应是要通过"祭天祭宗"的仪式,将文绣的封号剥夺,将其贬为庶民,从而压制其诉讼资格。

但此招并未奏效,文绣毫不畏惧地继续进行诉讼。而随着案情的进一步曝光,越来越多的细节被公之于众,更是给溥仪雪上加霜。比如证据显示,文绣在九年的同房期内,溥仪竟从未与她行房。人人都知,"纳妃"的主要目的就是为皇帝生儿子,可他却对此不闻不问,令文绣白白蹉跎青春年华。

这无异彻底击溃了溥仪在民众心中最后一点威信。再加上当时北洋政府对这一"昔日独裁"者也并没有什么好印象,法院似乎很难全力维护他的利益。

眼见形势不利,溥仪终于选择与文绣私下和解。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他须每月支付文绣100元的赡养费,并负担她的全部生活开支,直至她改嫁或离世为止。至此,这起轰动一时的离婚官司终于落下帷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优渥   紫禁城   北平   表亲   妃嫔   妻室   租界   赡养费   在外   皇帝   法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