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食用小龙虾不要超10只?专家提醒,吃龙虾要注意这些……

进入夏季,麻辣鲜香的小龙虾上市了,一下子成了饮食界“顶流”。近日,话题#建议一次食用小龙虾不超10只#冲上热搜,引发热议。

热搜中,有多地疾控部门发布提醒:一次食用小龙虾不要超10只,以免得哈夫病。龙虾吃出哈夫病是危言耸听还是确有其事?来听听南京市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郑以山的介绍。

吃小龙虾会引起哈夫病?

近年来,多地出现数例因食用小龙虾导致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病例。而此次引发关注的“哈夫病”,正是一类原因不明的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横纹肌溶解征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类具有相似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引发原因多种多样。除了食用小龙虾等水产品外,还包括过度运动(如跑马拉松、不当使用筋膜枪)、中暑等;部分药物、感染、某些代谢性疾病或遗传性疾病也会引发相关症状。

郑以山介绍,哈夫病在世界各国均偶有发生,一般是吃水产品后24小时内发病。这个“水产品”,可以是小龙虾,也可以是海鱼、淡水鱼等。

小龙虾引起的横纹肌溶解,目前发病机制并不清楚,但是横纹肌溶解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小龙虾引起的横纹肌溶解发病率比较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上海疾控等专业机构都公开表示,目前没有足够证据证明“吃小龙虾会诱发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小龙虾吃多少算过量?

小龙虾味道鲜美,但食用多少才算“过量”呢?郑以山提醒,从横纹肌溶解风险的角度,“十只”是否过量因人而异,但需要注意的另一个风险是嘌呤。小龙虾蛋白质含量较高,属于中嘌呤食物,过敏体质人群、痛风患者等要谨慎食用。

郑以山说:“现实生活中吃十只以上的大有人在,并不是吃多的人就一定会发病。但是从吃的角度来说,食物还是浅尝辄止,吃多了即使不会横纹肌溶解,也会有其他问题,所以我们建议适量吃。”

不要“谈虾色变”,这样吃更健康

现在小龙虾正应季,不少消费者会自己买原料回家烹饪。专家提醒:小龙虾一定要充分煮熟,并且尽量不食用虾头,因为虾头容易富集重金属,也是微生物、寄生虫的藏身之所。如果在外就餐食用小龙虾,建议选择正规的、卫生条件较好的餐饮店。

郑以山说:“大家无需‘谈虾色变’。第一清洁做好,第二不要用特殊的洗洁精。小龙虾洗不干净会有寄生虫,所以,我们不主张吃野生的小龙虾,尤其是处理不好的、加工不好的,甚至生吃,风险更高。”

专家提醒:这些行为也会引发横纹溶解

郑以山提醒,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挤压伤、剧烈的运动,特殊体质的人吃了海鱼或者特殊的海产品,也会引起横纹肌溶解。

横纹肌溶解的主要症状是肌肉酸痛,酱油尿,到医院检查会发现肝肾功能损伤。如果横纹肌溶解能早发现,早治疗,大部分人预后不错。但是,如果发现比较晚,肝肾功能引起不可逆的损伤,可能会引起长期肾功能衰竭。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王甜

通讯员 朱诺

图源 视觉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横纹肌   嘌呤   海鱼   寄生虫   综合征   水产品   龙虾   体质   风险   建议   专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