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张学良唯一在世的儿子回国,飞机上请人照顾:64岁不会汉语

1990年少帅张学良结束了长达50多年的囚禁岁月,按理说张学良内心是激动的,然而此时的张学良嘴边却没有一丝微笑,张学良之所以开心不起来,那是因为他的身体状态恐难重返大陆。

眼见回乡之路遥遥无期,最后张学良只能将这个夙愿放在唯一还在世的儿子张闾琳身上,为了了却父亲的夙愿,张闾琳决定带着妻儿回趟老家,那么张闾琳归国前后经历了什么?

作为炎黄子孙的何张闾琳为何一句汉语都不会说?这其中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想要了解这些,还得从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被蒋介石软禁说起!

一、骨肉分离只是权宜之计

张学良被软禁的消息传开后,此时的赵四小姐内心是焦虑的,她的焦虑一、蒋介石的手段残忍,一旦张学良落入他之手,随时都有被暗害的危险:焦虑二、国民党特务绝对会张学良的家属进行暗中追踪,一旦他们被特务们找到,那后果不堪设想。

为了避开国民党特务眼线,赵一狄便将儿子张闾琳托付给好友伊雅格照顾,在伊雅格的安排下,张闾琳很快便在美国扎下根,在这里张闾琳系统的接受了西式教育,这让他的思想有了很大的提升。

中学毕业后,张闾琳顺利考上了旧金山最好的加州大学,在大学期间张闾琳主修工学专业,在卫星研发、电磁波的空间开发上受益匪浅。

加州大学毕业后,经过层层的官方考核,张闾琳最后被美国太空署录取,成为一位资深的航天专家,此后几十年张闾琳一直从事航天工作,为美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二、亲人团聚荣幸之至

1955年夏董显光受美国外交部邀约,前往纽约大学进行学术交流,临行之前董显光专程拜访了趟张学良,眼见好友将要远行,张学良内心不免有点感伤,但是一想到董显光这是要广大中华文化,他心里又多了几份温馨。

董显光在辞别之前张学良向他提出了一个小小的请求,那就是委托董显光找寻失散多年的儿子,而这个失散的儿子就是张闾琳。

董显光按照赵一狄给的提示去了趟伊雅格调在旧金山的住宅,奈何时光飞逝,昔日的民宅早已不复存在,经多方打听,董显光才了解了一些实情,原来在1952年的秋天,旧金山湾格林大道发生过一起火灾,因为火势猛烈不少居民的住宅被烧成灰烬,这其中也包括伊雅格的家。

为了找到伊雅格夫妇的下落,董显光动用人脉进行多方寻找,皇天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董显光最终在洛杉矶的林淮社区找到了伊雅格夫妇,在伊雅格夫妇的帮助下,董显光在美国加州航天署见到了张闾琳。

当董显光将来意说明之后,张闾琳先是一阵惊讶,紧接着眼泪便悄悄的落下来,此时距离他离开中国整整15年了,15年的流光岁月让他早已记不清亲生父母真实的样貌,如今要去见他们内心难免有些波澜。

在伊雅格夫妇的劝解下,张闾琳最终释然了,在董显光的精心安排下,1955年秋,张闾琳协同夫人陈淑珍乘专机前往台北,在宋美龄的协助下张闾琳见到了阔别多年的张学良。

看到儿子健健康康的的站在眼前,老迈的张学良情不自禁的流下激动的眼泪,为了让张闾琳体会到家的温暖,赵一狄亲自做了几个地道的东北菜,在张学良的引导下,张闾琳对当年的东北老家有了点滴的了解。

在跟儿子拉家常时,张学良这样说:“自从离开大陆之后,就跟东北的大多数亲人中断了联络,真想在有生之年回去一趟。”奈何在那个特殊环境下,重返大陆却是困难重重。

看到父亲顾虑重重,张闾琳内心也是波澜起伏,临别之前了张闾琳跟张学良这样说“一定会找合适的机会陪他回趟东北老家。”

三、踏上归国之途

回到美国之后,张闾琳就向美国外交部提交归国申请书,然而这份申请书最后被外交部辞退回来,看到回国的希望落空,张闾琳也只能独自叹气?

中美外交关系正常化后,两国人民互便频繁起来,在形势一片大好之下张闾琳再次提交访问中国的申请书,经过外交部多轮的严密审核,1985年张闾琳的出国护照终于被审批下来,这样下来访问中国便有了保障。

当张学良听到这个消息后,心里非常的高兴,在给儿子的回信中他这样说:“重回故土的日子又近了一步,今后好事会一桩接着一桩!”

真如张学良预料的那样,好事会一桩接着一桩,1990年台湾当局立法院经过多轮会审,最后同意恢复张学良人身自由,这就意味着被蒋氏父子囚禁54年的张学良彻底解放了。

当听到这个喜事后,张学良在家里高兴的跳起来,,也许只有他本人才能真正体会到其中的不易。

父子俩商定好1991年开春之际便乘美式专机回国,奈何计划赶不上变化,1990年底张学良却在户外运动中扭伤了腰,这样下来归国计划便被搁置了,眼见身体颓废下去,张学良只好将归国的夙愿托付给张闾琳。

1994年5月9日,在父亲的嘱托下,张闾琳从美国旧金山机场出发,经过长途跋涉,终于回到大陆,当飞机从北京西苑机场降落之时,机舱外早已有人在此等候!原来张闾琳访问中国之事,早已上报国务院,为了好好款待张闾琳,国务院专门安排部级干部来机场迎接。

看到中国政府如此高度重视,张闾琳内心激动万分,在外经局的安排下张闾琳坐上前往钓鱼台宾馆的专车,在去宾馆的路上国务院台前办工作人员跟张闾琳进行了友好的交流。

在交流之中工作人员发现张闾琳全程只用英语交流,经过了解才知晓,张闾琳一直接受的是西式教育,64岁的他并不会汉语,为了愉快交流,张闾琳只能委托随身秘书进行翻译。

在北京的那段时间,张闾琳除了进行航天考察外,余下时间便是参观北京的各处名胜古迹,每到一个地方张闾琳都会留影纪念!

在北京停留一个星期之后,张闾琳夫妇便搭上前往沈阳的专列,5月17日下午当专列达达沈阳站之时,月台上早已有工作人员前来迎接!

在辽台办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张闾琳先是去了一趟张家老宅,辽台办负责人向他讲述了张家老宅的的陈年往事,美美讲到精彩之处,张闾琳都会深呼一口气,在家乡父老的指引下,张闾琳夫妇在张氏道场祭拜了先祖,拜完先祖后,张闾琳夫妇被辽台办的专车送往沈阳国宾馆。

此后一段时间在辽宁航空局陪同下,张闾琳夫妇参观了沈阳飞机制造厂,看到祖国航天事业的高速发展,张闾琳倍感欣慰,参观完飞机制造厂后,在辽宁国资委工作人员陪同下张闾琳夫妇参观了鞍山钢铁生产基地,看到鞍钢基地发展的如此迅速,张闾琳嘴边露出欢快的笑容。

鞍钢之旅结束后在辽宁教委的陪同下,张闾琳夫妇参观了东北大学,比起以前人才凋零、师资匮乏,如今的东北大学早已成为教育行业的中流砥柱,看到东北大学盛况空前,张闾琳的喜悦之情再一次显现出来。

当张闾琳将回国后的所见所闻告知张学良后,张学良的激动的说了一句“这一辈子总算没有白活!这句话看似对人生的感悟,实则是张学良对人生意义的重新思考。

参考资料:

辽沈晚报《张家后人今安在?张学良的三个儿子均早逝》2010.1.5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旧金山   外交部   儿子   汉语   国务院   美国   北京   中国   夫妇   工作人员   内心   飞机   张学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