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寒心!妻子生产3月,丈夫却只做自己1人份的饭,网友劝赶紧离

【文章中的人名均为化名,故事情节的真实性由口述人负责】

清晨的阳光透过薄薄的窗帘,洒在渐渐恢复生机的田野之上。在这充满朝气的农村小村落,一段不和谐的家庭生活正在上演。

张华,一位三十出头的农村小伙,身强力壮,平日里在村里的合作社打工,负责运送新鲜的蔬菜到周边的城市。他的妻子,李青,刚刚在月子里闹完满月,才稍微有些恢复。按照乡间的风俗,妇女生完孩子需要好好坐月子,调养身体,李青的月子自然也不例外。

家里的老房子虽然显得有些年头,但张华平时还算是勤快,把屋里屋外收拾得井井有条。只是,自从李青生完宝宝后,张华就开始只顾打工,家中饮食起居几乎全部落在了李青的肩上。

“张华,你怎么又不吃早饭就去了?”李青拖着还未恢复的身体,喊着门外忙碌的丈夫。

“忙啊!”张华匆匆回了一句,声音随着门外的拖拉机声渐渐远去。

厨房里,一锅稀饭冒着热气,两盘小菜摆在桌上,李青坐在桌边,望着那空空如也的对面,叹了口气。她知道,张华又是只为自己准备了一份饭。

“妈妈,怎么了?”刚学会走路的宝宝扭扭捏捏地走过来,小手拉住了李青的衣角。

“没事,宝宝。”李青低头,勉强挤出一丝笑容。

事实上,她的心里并不好受。在自己最需要关心的时候,张华似乎变了一个人,每天只顾着自己的饭碗,而对她和孩子的关注却少之又少。周围的邻居们都知道李青家的情况,私下里议论纷纷,甚至有好心的大婶还特地来劝她,说这样的日子不能这么过。

“青啊,张华这是怎么了?过去不是这样的人啊。”邻家的刘大婶一边帮着洗菜,一边对李青说。

李青努力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不让泪水落下:“我也不知道,自打我生完后,他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

“哎,这孩子就是个拖油瓶,这么不懂事。”刘大婶愤愤地说,“要是我女儿遇到这样的,早就闹上离婚呢。”

李青勉强笑了笑,眼角却是隐隐的湿润:“大婶,先不说这些了,免得宝宝听见。”

看着李青委屈的样子,刘大婶无奈地摇了摇头,叹了一口气。

与此同时,张华正在田间地头,肩头挑着沉重的担子,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裳。他并不是不心疼妻子,也知道自己的做法欠妥,但望着不远处老屋的方向,心中的压力让他只能用工作来麻痹自己。他需要更多的钱,为的是那个他无法启齿的秘密。

村头的药店的门口,一个熟悉的身影匆匆离去,手里拿着一堆药品。李青远远看见,那不是别人,正是她的丈夫张华。满脸的愁容,背上的压力似乎比平时更加沉重。

“张华,你买的这些药?”李青忍不住问道。

张华闻言,愣了一下,随即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噢,这些是给咱妈的,她最近身体不太好。”

李青的心里五味杂陈,婆婆身体不好她是知道的,但张华为何连这种事都瞒着她?自己的紧张焦急,难道就这样被漠视了吗?她觉得更为难堪的,是在镇上偶然翻看手机,发现网友在一个小视频下的评论,讨论一个悲催妻子的故事,不曾想那个主人公竟然是她。

“哎,这男的也太自私了,明明老婆才生完孩子,还这样无心。”

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家事会成为别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婆婆的身体,张华的压力,网友的议论,在李青的心头重重堆叠。决定再也不能这样下去了,她要去城里找婆婆谈一谈,或许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乘上前往城里的班车,她的心情忐忑不安,几个小时的车程,思绪纷飞。

城市的医院,冰冷的长廊,婆婆的病房内,白色的床单,静静躺着的婆婆。

“婆婆,您这身体怎么样了?”李青走进病房,柔声问道。

婆婆缓缓睁开眼睛,勉强笑了笑:“小青啊,老身子骨了,哪还管得了什么好歹。”

看着婆婆的样子,李青心中不忍,又想到张华那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忍不住问道:“张华他最近是不是有什么难言之隐?”

婆婆瞧了一眼门外,仿佛在确认没有旁人,低声对李青道:“其实,自从我得了这个病,治疗费用就一直是个大问题。华子一直瞒着你,不想给你添担心。”

李青感到自己心中的情绪瞬间有些崩溃,原来,这么久以来,张华忙碌,不闻不问,不是不关心家里,而是肩负了太沉重的负担。

“可是,我们家也不是很富裕,这些钱…”李青蹙眉问道。

婆婆闭上眼睛,叹息着:“你也知道,你公公早年离开我们,家里就靠华子一点点打工攒钱,这病来得突然,他自己也措手不及。”

李青握着婆婆的手,眼角泛红。突然,手机的震动打断了沉默,是邻里发来的微信群消息。打开一看,是村里的人正在筹款帮助另一个家庭度过难关。

一个念头突然在李青脑海中闪过,也许村里的人也愿意助她一臂之力。

夜幕降临,村中的灯光点点,一间间小屋里传出家家户户温馨的对话声。在张华家的客厅,一场关于家庭未来的讨论正悄然展开。

“我们不能一直这么下去,华子,你也得顾顾家里。”李青一边给宝宝喂着粥,一边认真地看着张华。

张华苦着脸:“我知道,可是妈的病…”

“你也看到了,村里的人都在帮忙。我们可以筹筹款,大家一起帮你妈。”李青抬头,眼神坚定。

张华摇头,内心挣扎:“这能行吗?咱给别人添麻烦…”

“好了,华子,人与人之间不就是应该互相帮助吗?再说了,你看,村里的人都很热心。”刘大婶走进屋,打断了张华的自责。

李青点头:“对啊,之前大婶家遇到困难,不也是村里人一起帮忙的吗?”

张华沉默了,看着李青和刘大婶,心里渐渐有了决定。

在全村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张华鼓起勇气,在微信群、QQ群中传播筹款消息。刚开始,他还是有些不好意思,但村里人一个个都转发支持,募集的款项很快就超过了预期。

随着筹款活动的进行,张华和李青的家,再次成为了村民们热议的话题。

“张华啊,别愧疚,这难关咱们大家一起扛。”镇上的老张拍着张华的肩膀说。

“是啊,华子,你这么拼命工作,谁心里还没数啊。”邻居大爷也笑着插话。

筹款成功后,张华比任何时候都感到村里的温暖,他决定不再逃避,把心中的秘密告诉李青。

“青,其实我一直在省城打工,存钱是想给咱妈做手术。我每天除了工作,就是在想怎么省钱。”

李青听后,泪目了,“你这个傻瓜,为啥不早说,我还以为…”

张华抓住李青的手,“对不起,我该早点告诉你,我们是一家人。”

“傻话少说,现在我们得一起想办法,还有工作的事,你也得想个长久计。”李青轻声说。

张华的眼中闪过一丝坚决,“我打算向单位申请调动,如果能调回附近的城镇,就能照顾得了妈妈,也能回家帮你。”

第二天,张华带着满腔的勇气和希望,走进了单位的主任办公室。“主任,有个私事想和您沟通一下,我想申请调动到城镇。”

主任抬头,目光深邃,“张华,我知道你家的情况。你这么久的努力大家都看在眼里,调动的事,我全力支持你。”

话音刚落,张华眼里泪花盈动,他知道,转机终于来临。

春日的暖阳洒在了温馨的小院,张华手里拿着新鲜的蔬菜,脸上洋溢着久违的笑容。单位的调动申请已经批准,他能回家帮助李青,照顾孩子了。

“哎哟,看你这个样子,多久没这么欢实过了?”李青看着忙碌于厨房的张华,忍不住打趣道。

张华笑着回头,“是啊,现在我可是咱家的大厨了。”

“你啊,别光顾着做饭,记得孩子作业还没辅导呢。”李青温柔地提醒。

孩子跑了过来,一把搂住张华的腿:“爸爸,今天晚上可不可以讲故事给我听?”

“当然可以,爸爸给你讲一个勇敢的小勇士的故事。”张华低头,摸摸孩子的头,感觉一切辛苦和努力都是那么值得。

餐桌上,一家三口其乐融融,菜香四溢,张家似乎又回到了从前的欢声笑语。吃饭的时候,张华提起了申请调动的事。

“调回来真好,我们可以每天在一起了。”李青温和地说。

“是啊,妈的病情稳定了,我在合作社的工作也不错。这样一来,家里和工作两不误。”张华眼里闪着光,看来一切都在朝好的方向发展。

“我们一定要好好过日子,还得谢谢村里这么多热心的帮助。”

“没错,回头我得去每家每户表示感谢。”张华认真地点头。

一阵微风吹拂过,风铃在门口响起悦耳的声音,他们知道只要家里人团结一心,任何困难都不是问题。

“文青,咱们的日子会不会一直这么温馨下去?”张华看着妻子,眼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遐想。

李青微微一笑,眼含深情,望着张华:“只要我们一起努力,一起面对,会的。”

夜幕降临,一家人围坐在客厅,张华开始给孩子讲故事。在这个小小的故事时间里,他们忘却了世间的忧虑,享受着这仅属于他们的平凡又幸福的时光。

李青静静的看着幸福的家庭画面,心中涌上一阵暖流。或许,这就是生活的本来面目,平淡中见真情,艰难里现真诚。

外头的星空璀璨,屋内的笑声温暖。阵阵清风扬起窗帘,李青似乎听见了他们对未来的诺言——无论风雨,都要手挽手,共同走过。那么,对未来的承诺,可以永远坚持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大婶   村里   婆婆   眼里   丈夫   妻子   家里   样子   身体   心中   孩子   网友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