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礼河源于会泽

文/邹飞 图/蒋加祥、赵璐

幽深旖旎的以礼河从3080米海拔的待补镇野马川车鲁箐姗姗而来,像一台蒸汽渡船,冒着白气驶入金沙江,开始了乌蒙山腹地的漫漫旅程。于我而言,就是坐在这艘渡船上的游客;抑或,以礼河的一朵小小的浪花。

以礼河,取自彝语,意即:“柳树成荫的河”。据清《东川府志》记载:“以”为水,“礼”为柳,意即“柳树河”。言外之意,沿岸柳树遍布,遮天蔽日,穷尽眼目,是怎么也望不到边际的。

这里是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是彝族六祖分支所在地,自古以来,彝族群众就依赖于这片热土休养生息、繁衍后代;这里还是会泽海腔、洞经音乐及各类民间山歌传承和发扬的地方。会泽海腔,是生生不息的彝族先民在以礼河畔的水田里劳作时,为了解除疲劳、增添劳动情趣而即兴编唱的一种原生态民歌。洞经音乐,是非常古老的传统器乐乐种,乐曲集吹、拉、弹、唱、念、法、唱、拜、祭于一身,风格优美、朴实、典雅,旋律古色飘香,格调庄严肃穆,唱腔清脆、圆滑,具有滇戏剧曲韵味,又兼佛、儒、道三教的音乐风格,既能表现雄伟壮丽、气势磅礴的场面,也能表现优雅婉转、九曲连环的意境,既能登上大雅之堂,也能为民间演奏,因其旋律优雅动听,音韵自然流畅,被称为“雅乐”或“仙乐”。或许缘于水源、民俗风情、人文地理等缘故,会泽的洞经音乐,自从四川省流传于此后,便获得了肥沃的成长土壤和优质的气候环境,在文化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以礼河畔的各类民间山歌,也极富盛名:“家乡有条以礼河,流来了蓝天白云朵,白云朵;鸟语花香哟飘在白云上,清波下垂柳舞婆娑,舞婆娑……”这是歌曲《以礼河母亲河》中的一段唱词,多么美好啊!早晨或傍晚,若行走在以礼河畔,耳边随时都会回响起歌唱以礼河的民歌。

我登上以礼河畔的制高点之一——像剑一样直插天边的大海梁子,踩着高原草甸,用手轻捧着云朵,远眺以礼河蜿蜒曲折,柔美而逶迤地流向远方。以礼河一脉清流,像一条涓涓的白色飘带,缓缓地扭动着舞姿,没有吓人的咆哮、怒吼与浑浊,一切是那样的静谧与安详,一切是那样的幽深与旷远,一切还那样舒缓与温柔。瞬间,诗意大发,抒写新诗《以礼河寄语》:

拈几片江山

来此地沽酒

借文笔塔的一枝瘦笔作剑

佯装醉里挑灯

不用五花马

也不用千金裘

笑看风云坠落以礼河畔

滚滚东流……

自古以来,一江春水向东流。但是,这里的以礼河却颠覆了人类长久以来对大江大河走向的一贯认知。河水到了这里,一头扎入小江,然后猛地向右折转九十度的大弯,直奔滇蜀两省交界处的白鹤滩水电站。这个九十度的大转弯,是以礼河遭遇了群山峻岭的阻挡,折向东北而形成的。依山势行走,来来去去,往复不断,由此滋生出广袤无垠,却又美丽富饶的乌蒙大地。

紧随着以礼河蜿蜒流淌的前行步伐,行至会泽县新城,感觉自己的血脉也随之升温,以礼河----母亲河的形象,在心中渐渐滋长。由源头的涓涓细流一路抵达会泽坝子的流水,经过新城的滋养和补给,变得愈加宽敞,也愈加清澈明亮。河流不断复回,孕育出了成片的湿地。59条错综复杂的支流,加上丰茂的水草和肥壮的牛羊,点缀出会泽的原始生态之美,广袤、苍凉,却富饶。曾经有人把这片以礼河畔的湿地形象地称之为“会泽之肾”。肾,是清除体内代谢产物,排出废物、毒素的重要器官。它还具有再吸收功能,可以保留住水分和其他矿物质,调节人体的生理平衡。湿地的作用正与之相似,它维护着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在吐故纳新与新陈代谢中绵延着人类福祉,不断地造福于沿岸的生灵,造福于人。凡此这种种功能,赋予以礼河生态之美和会泽人民的精神之魂,一点也不夸张。

河水流经会泽新城,仿佛停滞了,酷似有什么心心挂念的东西一时放不下、割舍不断似的,左顾右盼,还一步三回首。

长河落日圆,九曲回环转。从车鲁箐的襁褓中分娩的以礼河,保留着原本的天真模样,胜似一个刚出生的婴儿,惺忪睡眼里,一切都是新鲜的,充满梦幻和神秘。她一边行走,一边摸索,一边成长;也一路吸纳着不同的支流,最终融入金沙江的肌理。

终成滔滔大江的她,在会泽新城尽情舒展柔和之美。她的欢快、她的喜悦、她的激情,在这里通过哗哗的流水声响表露无遗。也是在这里,遇见更美的风景,来了一次完美的邂逅,蓄势赋能后,以礼河方能养足精神面对尔后千里之行中的高山、深谷、险滩。源源不竭的水源补给,包括高原融雪,赐予她巨大的力量,让她得以高峡出平湖。自此,她再也用不着惧怕下游那些流传民间已久的传说:五岭逶迤和崇山峻岭。

一滴水折射出世界,一个安置点看到全国。站在新城,我看到,鳞次栉比的“幸福新城”拔地而起;也看到,从“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贫瘠大山搬迁而来的农民摇身变作城市居民的“美丽蝶变”;还看到,勤劳、智慧的会泽人民,着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同频共振、同轴共转、同向共进,积极探索出了一条构建各民族互嵌式发展环境的新路子,切实让搬迁群众真正实现了“安置”与“安心”同在、“安居”与“乐业”同行。各族群众在这里结成了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谱写了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的美丽新画卷。

站在以礼河畔,我还望见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成群的牛羊在奔跑;还有交相辉映的雪山与湖泊,让辽阔与苍茫,在河畔勾勒出无垠的秀丽与妩媚。朴实的劳动人民,在劳作,也在歌唱,在有条不紊地维系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河边,两个穿绛红长袍的女子俯身从河中取水,然后先将水珠弹向天空,再弹向大地,最后抹一下额头,她们的脸上,露出了微微的笑容。在感恩以礼河,将以礼河呵护在手心,捧上额头,百般怜爱和珍惜,她们是热爱以礼河的。我想。

以礼河是实行河长制的,但凡是有河水流过的地方,都有一名干部担任河长,而且每周都要巡河。要想方设法保护以礼河,不让一滴污水流入以礼河,像保护人类的眼睛一样保护。如此,方能放心地把清澈、透明的以礼河水交托给下游。

黄昏时分,夕阳西下。我在以礼河畔站了很久很久,我的裤脚被风鼓鼓地吹起,衣领也被揪扯个不停。我知道,以礼河已经翘首远方,催我出发了。

那就走吧!沿着以礼河畔,徐徐前进,且行且回头。但愿以礼河在跌宕坎坷的旅途上,懂得以退为进的道理,起伏而不忘绵延,莽撞却不失细心,一如既往地给这片土地留下命运与共的生态之美。也惟愿,远去的她,再次回返,在另一个人生的路口,再次相逢、相遇、相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会泽县   会泽   金沙江   彝族   河源   柳树   湿地   河畔   河水   新城   民间   于会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