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病了,你伺候好”“放心,我坐月子吃啥她吃啥”婆婆愣住了

王阿姨站在厨房里,手里拿着一本发黄的食谱,眉头紧锁。她不时地抬头望向窗外,似乎在等待着什么。这时,门铃响了,她快步走过去开门,门外站着的是她的儿媳李晓梅,手里提着一篮子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妈,我回来了。”李晓梅微笑着说,将篮子递给王阿姨。

王阿姨接过篮子,脸上的表情有些复杂,“晓梅,你这又是买的什么?”

“一些有机蔬菜和水果,对身体好。”李晓梅回答,然后走进厨房,开始整理食材。

王阿姨跟在她身后,忍不住说:“你这孩子,坐月子怎么能吃这些呢?我准备了老母鸡和红枣,那才是补身体的。”

李晓梅停下手中的动作,转过身来,耐心地说:“妈,我知道您是为我好,但现在的医学研究都推荐均衡饮食,这些有机食品能提供足够的营养。”

王阿姨有些不高兴,但还是说:“你这孩子,就是不听老人言。”

这时,张强从书房里走了出来,看到两人的对话,他赶紧打圆场:“妈,晓梅也是为了自己和孩子好。”

王阿姨叹了口气,转身继续准备食材,嘴里嘟囔着:“现在的年轻人啊,真是……”

晚上,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王阿姨端上了一锅热气腾腾的鸡汤。李晓梅看着那油腻的汤面,皱了皱眉头,但还是礼貌地说:“谢谢妈,这汤看起来很有营养。”

王阿姨得意地说:“那当然,这可是我特意为你准备的。”

李晓梅微笑着,然后轻轻拨开汤面上的油花,舀了一勺清汤,小口地品尝着。她的动作虽然细微,但王阿姨却看在眼里,心中有些不是滋味。

晚饭后,李晓梅坐在沙发上,手里拿着一本育儿书,认真地阅读着。王阿姨走过来,坐在她旁边,看着那本书,忍不住说:“这些书里的东西,能比得上我几十年的经验吗?”

李晓梅抬起头,认真地说:“妈,我知道您经验丰富,但科学也在不断进步,我们都应该学习新的知识。”

王阿姨沉默了,她看着李晓梅,似乎在思考着什么。过了一会儿,她站起身,轻轻地说:“好吧,晓梅,你自己决定吧。”

随着预产期的临近,王阿姨的行动也变得越发积极。她开始频繁地往家里搬回各种传统食材,如桂圆、核桃、红枣等,甚至还有一只活蹦乱跳的老母鸡。李晓梅看着这些食材,心中有些无奈,但也理解婆婆的一番好意。

“晓梅,你看,这些都是我精心挑选的,坐月子的时候吃最好了。”王阿姨一边整理着食材,一边对李晓梅说。

李晓梅微笑着回应:“妈,您的心意我领了,但医生建议我坐月子期间要吃得清淡一些。”

王阿姨有些不悦:“清淡?那怎么行?坐月子就是要大补,不然身体怎么恢复得过来?”

张强听到两人的对话,从客厅走了过来,试图缓解气氛:“妈,晓梅有自己的饮食计划,我们还是尊重她的想法吧。”

王阿姨叹了口气,显得有些失落:“我这都是为你们好,你们怎么就不明白呢?”

李晓梅走过去,轻轻握住王阿姨的手:“妈,我明白您是出于关心,但我也有我的考虑。我们可以一起商量,找到一个折中的办法。”

张强也附和道:“对啊,妈,我们都是为了孩子和晓梅好,大家一起努力。”

王阿姨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点了点头:“好吧,那你们说说,这个折中的办法是什么?”

李晓梅拿出了一本孕期饮食指南,翻到了坐月子的部分,指着上面的内容说:“这里推荐了一些适合坐月子期间吃的食物,我们可以结合您的传统食材,制定一个合理的饮食计划。”

王阿姨凑过去看了看,虽然还是有些半信半疑,但看到儿媳这么认真,她的态度也软了下来:“那好吧,我们一起看看。”

接下来的日子里,王阿姨开始尝试着接受一些新的饮食观念。她和李晓梅一起研究食谱,甚至还会上网查一些科学的坐月子方法。张强看着两人和谐相处,心中感到十分欣慰。

随着预产期一天天临近,家里的气氛也变得越来越温馨。王阿姨和李晓梅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多,两人的关系也在不知不觉中变得更加融洽。

王阿姨的突然生病,让这个原本和谐的家庭气氛变得紧张起来。张强焦虑地在客厅里来回踱步,他看着沙发上脸色苍白的王阿姨,心里满是担忧。

“晓梅,妈现在这样,我实在是走不开,公司那边项目又到了关键时期。”张强对刚从医院检查回来的李晓梅说。

李晓梅坐在王阿姨身边,轻轻拍了拍她的手,然后转向张强:“我知道,强,但我现在也需要人照顾,坐月子不是小事。”

张强显得有些无奈:“可妈现在更需要我们,她身边不能没有人。”

王阿姨听着两人的对话,心里不是滋味,她虚弱地说:“晓梅,要不你就辛苦一下,妈以后会补偿你的。”

李晓梅看着王阿姨,眼中闪过一丝不忍,但她还是坚定地说:“妈,不是我不想照顾您,是我现在的身体状况不允许。我们是不是可以请个护工,或者让小丽回来帮忙?”

张强的妹妹张丽在外地工作,平时很少回家,但家里出了事,她应该会回来帮忙。

王阿姨沉默了,她知道自己的病情给家里带来了麻烦,心里有些自责。

张强想了想,觉得李晓梅的提议也是个办法,于是拨通了张丽的电话。

“小丽,妈病了,我这边走不开,晓梅又快生了,你能回来帮忙照顾妈吗?”张强在电话里说。

张丽在电话那头立刻答应:“没问题,哥,我请几天假,马上就回来。”

挂断电话后,张强松了口气,对李晓梅说:“小丽说她会回来,这样你就不用操心了。”

李晓梅点了点头,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她对王阿姨说:“妈,您放心,小丽回来后,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王阿姨看着李晓梅,眼中充满了感激:“晓梅,谢谢你,是妈给你添麻烦了。”

李晓梅握住王阿姨的手,温柔地说:“妈,我们是一家人,互相帮助是应该的。”

张丽一家的到来,为这个家庭带来了久违的热闹。饭桌上,孩子们的笑声和碗筷的碰撞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氛围。王阿姨虽然身体不适,但看到家人团聚,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张丽给王阿姨夹了一块红烧肉,关切地问:“妈,您的身体怎么样了?听哥说您最近身体不太好。”

王阿姨笑着摆了摆手:“没事,没事,老毛病了,不打紧。”

李晓梅坐在对面,也给王阿姨盛了一碗汤:“妈,您多喝点汤,对身体好。”

张丽看了看李晓梅,又看了看王阿姨,突然说:“对了,妈,我听哥说,您之前生病的时候,晓梅姐还忙着坐月子,没能照顾您,您没怪她吧?”

饭桌上的气氛突然凝固了,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王阿姨和李晓梅身上。

王阿姨愣了一下,然后笑着摆了摆手:“傻孩子,说什么呢,晓梅也是为了孩子,我怎么会怪她呢?”

李晓梅也赶紧接过话茬:“是啊,小丽,我那时候确实需要照顾,但我也一直在关心妈的病情。”

张强见状,赶紧打圆场:“好了好了,大家都是为了家里好,没有什么怪不怪的。”

王阿姨看着李晓梅,眼中闪过一丝愧疚:“晓梅,是妈之前太固执了,总想着让你按照老规矩来,没考虑到你的身体状况。”

李晓梅握住王阿姨的手,温柔地说:“妈,您也是为了我好,我明白的。”

张丽看着这一幕,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她知道自己的母亲和嫂子之间的关系,可能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

饭桌上的气氛渐渐缓和,大家又开始有说有笑。王阿姨看着李晓梅,心中暗暗下了决心,以后要更加理解和支持儿媳。

家庭聚会过后,王阿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她坐在自己的房间里,手里摩挲着那张已经有些褪色的全家福,思绪万千。李晓梅的宽容和理解,让她感到既温暖又惭愧。

第二天,王阿姨主动找到了李晓梅,两人坐在客厅的沙发上,开始了一次深入的谈话。

“晓梅,昨天小丽的话让我想了很多。”王阿姨开口,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李晓梅握住了王阿姨的手,轻声说:“妈,我们都是为了这个家好,没有什么过不去的。”

王阿姨深吸了一口气,继续说:“我知道,我有时候太固执了,总想让你按照我的方式来。但我看到你那么努力,那么用心,我...我感到很惭愧。”

李晓梅的眼中闪过一丝感动:“妈,您能这么说,我真的很感动。我也有自己的坚持,但我更在乎的是我们的家和和睦睦。”

王阿姨点了点头,眼中有些湿润:“晓梅,你能这么想,我真的很欣慰。以后,我会尽量理解你,支持你。”

李晓梅也认真地说:“妈,我也会在您需要的时候,尽我所能地帮助您。”

两人的手握得更紧了,彼此之间的理解和尊重在这一刻得到了升华。

张强下班回家,看到母亲和妻子和谐相处的场景,心中感到无比的欣慰。他走过去,坐在两人中间,笑着说:“看到你们这样,我就放心了。”

王阿姨笑着拍了拍张强的手:“强子,以后你要多关心晓梅,她是个好儿媳。”

张强点头,眼中满是感激:“妈,您放心,我会的。”

从那以后,王阿姨开始尝试接受李晓梅的现代观念,而李晓梅也在婆婆需要的时候,尽自己所能提供帮助。两人的关系变得更加融洽,家庭的气氛也变得更加和谐。

本文是微小说,请勿对号入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儿媳   月子   篮子   婆婆   阿姨   气氛   眼中   家里   放心   心中   身体   饮食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