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的就是个性-南宁发哥与他的开盘磁带宝藏

原创 文/陈国荣 新音响New Audiophile



玩开盘机,

如果没有足够的磁带收藏,

最终那些巨大的古董机只能当摆设。

玩的就是个性


相对开盘机硬件的研发、制造需要大笔资金,开盘音乐磁带的生产就轻省多了,而且预录的磁带可以卖出高价(国外售价从300-600欧元一盘不等,部分售价更高),所以不少唱片公司陆续加入。目前发售的开盘音乐磁带来源有几种,一是重新录音,二是利用版权期限已过的老模拟磁带进行复制,第三种最要不得,根本是拿CD为音源进行制作。


Studer A80不但曾经是录音室的标准,也是发哥的标准


1949年,第一批预录制的开盘磁带(Pre-recorded)在美国推出,那还是单声道时代,曲目种类不到十个,也没有没有知名的音乐艺人。1952年,EMI开始在英国销售预录磁带,两轨/7.5ips的7英寸盘式带利用改进的EMI BTR2录音机复制。RCA Victor于1954年加入开盘磁带市场,1955年EMI发行了2轨立体声磁带,比立体声黑胶唱片更早了一步。由于这些EMI预录磁带比黑胶唱片贵得多,因此销量很差,尽管如此,EMI仍陆续发行了300 多个立体声录音。预录盘式磁带的鼎盛时期是上世纪60年代中期,当时几家主要的唱片公司HMV(EMI)、RCA、Columbia、Mercury及一些小厂,都发行full track (单声道)或是in line track (两轨立体声)的商业7英寸盘式带。这些早期的二轨盘带,不同于后来大量生产。以高速拷贝制作的四轨商业带,它们都是采取低速,甚至1:1拷贝的方式生产,因此效果非常接近原始母带。


1964年以后,由于成本原因,所有的商业盘式带全部改为四轨规格,转速有3.75以及7.5 ips二种,拷贝生产方式也由之前等速(1x)和四倍速(4x)提高到16x倍速以降低生产成本。例如EMI所推出的“Twin Pack”,以3.75ips最低速度录制,包含相当于两张黑胶唱片的内容,消费者仍然嫌贵。另一方面随着飞利浦的卡式磁带流行,汽车音响则引进8轨盒式磁带后,预录开盘磁带发行数量急剧下降。到60年代后期,开盘磁带的零售价格远高于卡式磁带,而且开盘磁带的繁琐穿线只有发烧友会喜欢。再加上1965年推出录音室用的专业杜比A降噪系统,以及1968年推出用于卡式磁带的杜比B降噪系统,缩小了二者之间的声音差距,到1976年,预录制的开盘磁带产品几乎完全消失,甚至在唱片店和音响店都难寻觅。1978年哥伦比亚唱片的广告显示,只有1/3的新发行录音会以开盘磁带形式提供,但1984年他们也停止相关业务。



多部Studer与德律风根的开盘机,是发哥日常欣赏音乐的主要工具,开盘机收藏数量或许不是最多者,但满地摆放的磁带却让人大开眼界


进入80年代,仅少数发烧友依然支撑着开盘磁带销售。1977年至1986年间,纽约Barclay Crocker公司从一些唱片公司购得版权,包括Philips、DGG、Argo、Vanguard、Musical Heritage Society和L'Oiseau Lyre等,重新发行开盘磁带。他们拿到录音工作母带进行复制,不经过任何限制、压缩或均衡处理,这些开盘磁带的效果足可媲美原始母带,是迄今为止所能买到的最佳资源。当时大多数市售的开盘磁带都以非常高的速度(60 -240 ips) 复制,是磁带正常播放速度的8到32倍(卡式磁带生产甚至可到64倍),高速复制中对放大器、磁头造成严重负担,最终磁带的频率响应、噪声水平都会劣化。


Barclay Crocker使用修改的Ampex 440开盘机,以4:1的速度复制(以60 ips播放母带;30 ips录制副本,是正常播放速度7.5 ips的4倍)。这种慢速复制再加上精心挑选的母带,并使用最昂贵的聚酯带基Audiotape Q-15低噪音磁带,某些Barclay Crocker生产的磁带,声音效果甚至超过原唱片公司发行的商业版本。另外他们的磁带使用了杜比B或DBX II降噪处理,杜比磁带第1面的末尾和第2面的开头都有测试音调用来校准杜比偏压,磁带开头还有Sonic Sentry声音信号用于标记磁带第1面内容的开始,所以第1面的内容要比较短。


以SONY的12路调音台MXP2000当前级使用


即便努力维持,这些家用商业盘式带的发行最终还是不敌当时的黑胶以及卡式带,陆续退出市场。美国的HDTT就到处收集这些已经过了50年版权期限的商业盘式带,经过细心整理后用最好的设备进行复制,一方面发行DXD或DSD的数字文件,一方面发行速度15 ips的开盘带,由于无需压缩或调整原始信号,理论上它可以非常接近原来磁带的效果,前提是要能找到状况良好的磁带。与先前的Barclay Crocker不同,前者是找唱片公司授权用母带复制,后者只能找唱片公司发售的商业磁带为音源。由于国际著作权法的规定(我国也是一样),录音类作品的发表权、财产权的保护期为50年,所以国外有些小型唱片公司找到半世纪前演奏大师的广播电台、音乐会录音再重新发行,音响效果不论,艺术性还是很高的。


国内唱片公司经常利用消费者的信息不对等,用模糊的文字进行宣传,例如明明是翻唱的口水歌新录音,却标榜“开盘母带1:1复制”,真想请问他们纯数字录音哪里来的开盘母带?曾听电影《悲情城市》的录音师说,他在广州想展看到有人卖录音师签名的开盘带,但他从未外流母带,更没有授权出版过开盘带,这签名实在有点荒唐。目前国内卖一千多元的开盘磁带,除非是唱片公司以数字母带复制,否则基本上都是CD拷贝,发烧友听到的只是另一种“色彩”而已,根本体验不到开盘录音机的终极效果。玩家倒不如关注一些小型唱片公司发售的开盘音乐磁带,例如Yarlung Records有年轻艺术家创作的当代唱片;瑞典Opus 3有一些首古典、流行和爵士;The Tape Project目录中有一些经典发烧录音(以30 ips速度直接从原始母带录制),它们的共同点除了声音优异,还有价格高昂。现在连空白磁带也要价不斐,昔日Emtec / BASF空白磁带现在以RMGI品牌销售,4个10英寸卷轴售价近200美元,较多录音室使用的ATR磁带也差不多。


除了开盘机,发哥还有Studer的卡式机、SONY的DAT,甚至是SONY的Beatcam数字母带机,完全向专业靠拢


当然最方便的,是自己从黑胶唱片或CD唱片转录成磁带,可以体验开盘磁带不同的音质与音色,但要说效果超过黑胶或CD仍有待商榷。截至2020年,只剩两家公司还在制造磁带,一家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ATR Services,另一家是法国阿夫朗什的Recording the Masters,所以空白磁带的选择并不多。而购买预录的音乐磁带,根本就是个钱坑,南宁的发烧友发哥收藏了一些古典名盘(如柯岗演奏的小提琴协奏曲),据说部分要价高达数万元一盘,普通人只能望而兴叹了。


笔者找查了一下,发现加拿大2xHD、美国2TrackMasters、中国ABC、美国Acoustic Sounds、美国Analogue Productions Ultra Tape、意大利Analogy Records、中国台湾Bel Canto Musicale、英国Chasing the Dragon、美国Delmark Records、意大利Fone Records、美国Groove Note、意大利Hemiolia Records、美国High Definition Tape Transfers (HDTT)、澳大利亚Horch House、美国International Phonograph Inc(IPI)、拉脱维亚Jersika Records、法国The Lost Recordings、荷兰Master Tape Sound Lab(也就是Metaxas & Sins开盘机的老板Kostas Metaxas自己制作)、美国Omad Records、意大利Open Reel Records、瑞典Opus 3、美国Premonition Records、澳大利亚Quinton Records、俄罗斯Reel-to-Reel Tapes Russia、俄罗斯Smart Audio Recording Lab、瑞士straight2tape、荷兰STS Analog、德国Tape Music、美国The Tape Project、法国Tone-Pearls、意大利TRJ Records、加拿大Ultra Analogue Recordings、美国Yarlung Records等公司都有开盘音乐带出售。此外还有一些小品牌,如香港雨果、Base 2 Music(致力于管风琴发烧录音)、MA Records(使用晶彩Crystal发烧线录音)、Djabe(多次获奖的匈牙利爵士/跨界音乐团体自己出版的录音带)等,他们也有部分开盘磁带产品。至于哪里购买,怎么购买,只能各凭本事了。


发哥从世界各地收购来的开盘带,最便宜的也要几千元一盘,贵的甚至要几万元一盘


如果收藏的磁带变形、发霉怎么办?外界条件影响磁带保存的因素有4个方面,分别是温湿度、磁场、粉尘及有害气体造成的污染等。


不管早期的模拟或后来的数字磁带,都是由基材、粘合剂和颜料组成。基材可以是纸(二次战后1946年左右)、聚氯乙烯PVC(1946年-约1950年,是世界上产量仅次于聚乙烯和聚丙烯的第三大合成聚合物塑料)、醋酸纤维素(1946年- 20世纪50年代中期,是一种热塑性树脂,是纤维素衍生物中最早进行商品化生产并且不断发展的纤维素有机酸酯),或者最常见的聚酯(1950年代中期以后)。磁带表面最常见的涂层材料是氧化铁,也有二氧化铬、金属颗粒和金属蒸镀带。在所有磁带介质研究中,发现最不稳定的部分是聚氨酯粘合剂,据美国国家媒体实验室的研究,磁带的预期寿命为10-30年,恒温恒湿条件下保存或者可以超过50年。


珍贵的开盘带必须在恒温、恒湿条件下保存,发哥拥有许多这样的储存柜


此外,对于以醋酸纤维素为基材的模拟磁带,出现“醋酸综合症”的风险很高。“醋酸综合症”是保存醋酸磁带(早期的电影胶片也用同样材料)遇到最大的技术难题之一,被称为磁带的“癌症”,目前还没有较好的治理办法,在保存过程中自然降解释放出的醋酸会严重影响耐久性。其具体表象是醋酸味逐渐增加变浓、带基变软变形、涂层析出成为结晶物,最后磁带会变成碎片或粉末。发烧友手中收藏醋酸磁带的机会很少,后来的聚酯(涤纶)带基有更高的强度和更小的变形,比较容易保存。理论上,磁带保存要求保持10摄氏度,正负1摄氏度,相对湿度要求是40%,正负5个百分点。如果室外温度达到40度,早期的磁带甚至会自燃,自燃以后就无法补救。可能的话,每隔几年要对磁带进行一次通风,就是在开盘机上这边放,那边绕。


磁带内含有的增塑剂、分散剂、粘合剂等成分,能为霉菌的生长提供很好的物质营养基础,当温湿度适宜时,霉菌就可分解带基而迅速繁殖起来,使磁带材料变质,磁带粘连、生成霉斑、磁粉脱落等现象,造成磁带损坏和记录信息的丢失。美国国家录音艺术与科学学会建议:“不要尝试通过多次快进/倒带来清洁发霉的磁带。除了效果不佳,还会损坏发霉的磁带,因为这种磁带通常会遇到其他问题,例如粘合剂水解、粘合剂造成上下沾黏等。


玩的就是个性

如果您想尝试自己处理磁带,这里有一些建议:

①为了正确清除霉菌,必须使霉菌进入休眠状态。试图擦去活跃的霉菌通常会扩散污染物,而不是去除它。将磁带置于低湿度环境中几周即可实现休眠,也就是把相对湿度降低到 30%RH以下。


②应对磁带进行测试以确定粘合剂是否失效。如果存在这些情况,应在播放前对磁带进行处理以使其稳定,以避免对记录层造成永久性损坏。

在处理或清洁带磁带时,务必佩戴防护装备,这一点很重要,至少应该戴乳胶手套、防尘面罩和某种形式的护目镜。因为霉菌会导致健康问题,过敏者甚至可能会很严重。清洁霉菌时可以使用不起尘、无研磨作用的纸巾或棉花,磁带的整个表面,无论是正面、背面从头到尾都需要擦拭。如果无法全部去除,那就需要化学处理,并更换磁带盘。可以用清洁CD专用的高挥发度喷雾剂,将喷雾剂从磁带盘孔洞中喷入,待清洁剂完全渗入磁带后再放入机器中倒带,在霉菌未去除前千万不可放入机器中,否则可能损害磁头。在纸巾擦拭时顺便对粘合剂的稳定性进行粗略测试,纸巾上有“蜡状”残留物或磁带的小“薄片”脱落,则说明存在粘合剂不稳定问题,最好暂停处理,或交给专家。国内处理录音磁带的专家可能不好找,政府单位的电影博物馆因为经常面对电影老胶片,他们倒是颇有经验。



另一种清除模拟录音带霉菌的方法是使用Pellon,一种由涤纶和尼龙纤维混纺而成的无纺布,当磁带运行时轻轻地将一块Pellon放在磁带上以去除霉菌。困难的地方在于掌握力道,既能充分清洁又不会损坏脆弱的磁带。国外也有人用另一种霉菌修复方法是使用带有HEPA(高效空气过滤器)的吸尘器,HEPA主要用于捕集0.5μm以上的颗粒灰尘及各种悬浮物。笔者还见过把整卷磁带取出,浸泡在75%的酒精中10小时以上,再用无尘纸手工缓慢擦拭干净(太快会摩擦发热损坏磁带)。哪一种方式合适请自行斟酌,问题是有哪些音乐值得你如此大动干戈呢?


同时,当湿度过高时,磁带涂层中的粘合剂也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使粘合剂发生水解,导致磁粉脱落或沾黏。相反的,长期在低湿条件也不利于磁带保存,容易使带基变脆,使用时发生断裂现象。发烧友多半是把磁带放置了十年或更短时间,重新打开才会发磁带沾黏现象,由于带基软化与黏合剂粘稠,播放时很快就会堵塞磁带导轨和磁头。可以通过低温烘烤磁带几个小时使其干燥来暂时逆转,恢复后的磁带可能会正常播放几次,但最终会无法使用,只有趁机复制备份。



测试数据表明,在放置磁带的磁场环境中,如果磁强度达到30奥斯特(Oersted)就会对磁性载体产生磁化效应,超过50奥斯特就能产生明显退磁,并可能使磁带上的信息丢失。磁带存储环境外磁场强度应远低于30奥斯特,家用喇叭单元如果是用铁氧体磁体,其平均强度约为0.35特斯拉(400至2000奥斯特),所以最好不要把录音磁带放在音箱上面,或者其他机器设备上面。粉尘除携带大量的菌种,增加磁带生霉的因素外,粉尘中的颗粒也会加速磁带磨损,造成磁带的划痕等,影响磁带的可读性。而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硫化氢、氮氧化物、臭氧等工业废气也会腐蚀磁带材料。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二氧化硫和硫化氢等气体。由于目前城市中空气污染的现象较普遍,因此,良好的存储条件对存储环境的空气净化程度也有一定的要求。


有些磁带以30 ips速度制作,音响效果确实不错

南宁的开盘磁带发烧友发哥,大隐隐于市,位于花鸟市场里面的一栋楼中,是面积开阔的四人发烧天地。发哥早年从军旅退伍,开始经营红木家具赚到第一桶金,整个经商历程犹如一段传奇诗篇,他挚爱的开盘磁带同样充满故事。以收藏录音机的数量来说,发哥可能不是第一,深圳的大烧友大米有整整一屋子的藏品,但发哥以磁带数量众多而闻名。在他的听音室内间有张十多人的大餐桌,珠三角地区的发烧友经常慕名而来,高朋满座,发哥就会亲自下厨款待大家。他用开盘磁带播放音乐,以SONY的调音台当前级,音箱是以JBL单元自己DIY的大号角,在十米开外大音量播放古典音乐,场面宏伟大气。模拟录音最常被提及的优点可能是它的“温暖”,开盘磁带的温暖为声音增添了一定的色彩,主要是软化高音的攻击力,并让低频更饱满厚重有弹性。早期某些摇滚、灵魂和布鲁斯音乐,甚至利用模拟磁带来产生意想不到的失真效果。


玩的就是个性


推荐发烧碟

笔者无法评断开盘磁带的声音效果,一方面这些磁带的来源多样,可能有模拟磁带转录,也可能是数字音源复制,总之是不可能有所谓的录音母带,甚至连60年代发行的商业磁带都很难拿到。另一方面原因是每台磁带机机都有独特的声音,影响因素首先是磁头、放大线路和其他电子设备。其他如速度稳定性的变化(引起哇音和颤动)、磁头的校准和磁带的角度、磁头的状况(清洁度、磁化等)、磁带张力和其他物理因素等等,造成每台开盘录音机的声音都是独一无二的。除了机器本身,所使用的磁带品牌同样会影响声音,比如模拟技术鼎盛时期领先品牌之一的Ampex,其456配方广为使用,而其他品牌如AGFA和3M,就会带来微妙的声音变化。真正讲究的话,每次更换磁带时,每台机器都必须重新调整过。

玩的就是个性


其实目前能买到的开盘音乐磁带不少,内容含括古典、流行、爵士等几大类型音乐,售价从300美元至数千美元不等

再从录音的角度来说,更快的磁带速度会提供更好的频宽与动态,讯噪比也会提升,尽管30 IPS可提供更好的整体音质,但许多录音师反而认为15 IPS的低频听起来更好。在成本就是金钱的世界里,磁带本身丝毫不具有成本效益,一卷录音室专用的两英寸空白磁带平均售价约为200美元,在15 IPS速度下只能录制30分钟的24轨音乐,与可容纳多个小时多轨音频的4TB硬盘价格相比,你就会明白为什么为磁带录音并不是一个最佳选择。再一个原因,现在的DAW(数字音频工作站)已经有声音非常出色的插件处理器,同样可以带来一些模拟磁带的温暖松软感。例如Universal Audio公司的Studer A800和Ampex ATR-102,可能是最真实的磁带仿真插件,无论是在声音上还是在功能上。


我们甚至可以在插件上选择各种磁带速度,两者都提供30、15和7.5 IPS速度,Ampex有一个额外的3.75 IPS设置,通过调整就能获得较干净、较清晰、较凝聚、较暗沉等各种声音变化。有人比较过计算机插件与真实Studer A800开盘机的声音表现,二者之间的差异非常微小,所以许多世界顶级录音师都在工作中使用该插件。另外磁带仿真插件的最大优势之一是其灵活性,录音师可以选择仅处理某些特定乐器,例如将磁带的温暖、低频冲击和凝聚力等特性放在鼓和贝斯上面,而不向吉他和人声添加任何颜色,功能非常强大。

玩的就是个性


从高保真角度探讨,数字录音与数字播放也许有更低的失真,更接近真实乐器的音色与音质,也有更好的频宽与动态。与此同时,却失去了更多的差异化,更多的人性,更多的仪式感。开盘磁带收购不易,保存不易,播放也不易,南宁发哥这样的发烧友,玩的就是个性啊!


END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奥斯特   杜比   磁带   发烧友   南宁   霉菌   醋酸   粘合剂   美国   宝藏   唱片   声音   个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