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炊事员在朱德饭菜里下毒,被枪决前,杨奇清说:人不能杀


“他在朱老总饭里下毒,请杨队长批准把他毙了!”


1940年的一天,八路军野战锄奸队队长杨奇清,接到一个离奇的报案。


当时,炊事员高二根正鬼鬼祟祟地往食物里放一种东西,被人发现后当场拿下。


而且食物给鸡吃了后,鸡当场就死了。


高二根给朱老总投毒,可以说就是板上钉钉的事。


没想到,杨奇清听完案件叙述,竟然皱褶眉头说:“案件疑点重重,驳回重新调查。”


说起来,杨奇清队长可是我军大名鼎鼎的“福尔摩斯”,难道这样明显的案件,竟然另有隐情?



01


案件发生在1940年的一个中午,在解放区左权县麻田村,解放军总部炊事员高二根正忙碌地为朱德总司令和其他首长做饭。


“二根,你在干什么?是不是在投毒!”


正当他专注地完成最后一道工序,准备盛饭出锅时,民兵队长莫三航,突然大喝一声,从身后蹿了出来。


高二根吓得一哆嗦,哐当一声手中放料的勺子掉进锅里了。


“别瞎说,我放的是调料。”高二根回头一看是他的好朋友,马上反驳。


莫三航感到他有点不对劲,就想走近锅台仔细看看,可是高二根伸出双臂,母鸡护犊似的不让他靠近。


二人撕扯期间,惊动了附近的同志们。


为了验证真假,大家让莫三航盛出一部分饭,喂给了门口的一只鸡,结果那只鸡不一会就口吐白沫死了。


见状,众民兵一拥而上,七手八脚把吓得瘫在地上的高二根捆了起来。


尽管铁证如山,可是高二根却高呼冤枉。


高二根平时老实巴交的,他为什么会毒害首长?难道真冤枉了他?


左权县的公安人员立刻对高二根展开了调查。


最后,看到调查结果,他们竟然倒吸了一口冷气。



02


高二根,祖籍四川,出身贫农。由于自小跟着大厨爷爷屁股后,耳濡目染,练就了一手好厨艺,川菜做得远近闻名。


后来高二根被日本鬼子抓去当壮丁,被强行编入日伪军,充当了一名炊事兵。


没过多久,高二根又成了八路军的俘虏,经过教育改造,他放弃了返回老家的机会,自愿参加了八路军,当了一名普通战士。


由于厨艺精湛,一次偶然的机会,高二根妙手回春,竟然把粗茶淡饭的食材,变成色味俱佳,口舌生香的美味佳肴,众人吃后无不啧啧称赞,直呼好吃。


于是,高二根从一线战士又成为了一名炊事兵。


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人们便不再因为高二根的身份而处处提防他,甚至还把他推荐到八路军总部,专门给爱吃川菜的朱总司令及其他首长们做饭。


“二根,恭喜你成了领导们的御厨!”


当时,炊事班的同志们羡慕地和他开玩笑,而高二根“日伪军”的标签,随着时间和职业的变迁,竟然被他们忘到了九霄云外。


面对祝贺,高二根憨厚地咧嘴笑笑,人们都知道二根老实木讷,不善言谈,所以和他密切交往的人很少,唯独除了莫三航。


莫三航又是何人?他怎么会和高二根混在一起?


办案人员又把狐疑的目光转到了莫三航身上。



03


莫三航出身当地贫农,人很机灵,能言善辩,和群众打成一片,被大家推选为麻田村民兵队的队长。


每次参加游击战时,他都冲锋在前,奋勇杀敌。


群众都说“他是个对党绝对忠诚的好同志”。


尤其是在一次游击战中,莫三航不幸被日军抓走,正当同志们想方设法营救他时,他自己竟然一瘸一拐、衣衫褴褛地逃回来了。


当时,同志们呼啦一下,惊喜地围住了他,询问他是怎么逃回来的?


莫三航说,他被捕后,敌人对他严刑拷打,逼他投降,但他宁死不屈。


无奈,敌人准备把他移交给上级部门处置,当经过一个山坡之际,他趁天黑敌人不注意,就从车上纵身一跳,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从山坡上滚下,逃了回来。


“就是死也要死在战场上,我还没杀够鬼子呢。”莫三航咬牙切齿地说。


看着伤痕累累的莫二航,大家心疼地帮他包扎伤口。


于是,莫三航虎口逃生,英勇无畏的故事,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美谈,大家无不对他充满了敬意。


莫三航本人则更加低调,对每个人都很热情,尤其是对高二根,一有空莫三航便向他请教川菜的做法,一来二去,二人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有人还看到高二根偷偷地多次给莫三航拿好吃的。


政治觉悟如此高的人为什么会和高二根走得如此近?


面对办案人员,莫三航痛心疾首地说,平时看高二根没朋友怪寂寞的,便主动和他交往,顺便学点厨艺,谁知他竟是一条毒蛇。


自此,办案人员心中已有了定论,当他们再次审问高二根时,对方对犯罪事实也供认不讳。


于是,高二根被判为下毒凶手。


可是,当办案人员把案件报给杨奇清队长,请求执行枪决时,杨队长看后,竟然驳回了他们的请求。



04


看着满脸狐疑的办案人员,杨队长反问道:“喂鸡吃的食物确保都是经高二根一人之手吗?”


再有,如果高二根是特务,那么当初给我军首长当炊事员时,他是如何通过政审的?


案件汇报人听完杨队长的质疑后,浑身的冷汗嗖嗖地往外冒:真正的幕后凶手会是谁?难道会是“案中案”?


事关首长们的安全,必须尽快把案件调查得水落石出。


所以杨队长便和左权县的同志们一起返回事发地,亲自审理此案。


对于案发现场的每个人,杨队长逐个排查后,最后目标锁定上了莫三航和高二根。


当杨奇清队长了解到,莫三航不清不白地从敌军逃回的那段经历时,杨队长的眉毛快皱成了一团。


为证实自己的推断,杨队长带领一名锄奸队员,深夜提审高二根。


“我认罪,是我鬼迷心窍毒害朱老总的。”


可是,无论杨队长怎么询问高二根有关细节,他都卑微地低着头,不断地重复这句话。


尤其是被问到“是谁指使他干的?怎样联系到他的?他是如何下药的?”这些问题时,高二根憋得满脸通红,结结巴巴,说得前言不搭后语。


陪同的一个锄奸队员不耐烦了,怒斥道:“高二根,毒害朱老总是要杀头的,杨队长却认为你有点冤,你还不赶快如实交代!”


闻言,高二根如五雷轰顶,随后扑通一声跪在杨队长面前,高呼冤枉。



05


杨队长双手扶起高二根,问及原因,高二根就开始痛骂莫三航。


“莫三航对我说,若不认错,我就会一直被关着,还会连累到家人。毕竟没毒死人,我党一向是宽厚待人,只要认罪态度好,关几天我就会被放出来的。”


“所以你就按莫三航说的做了,见人就主动认错,妄想像上次当日伪军一样,被宽大处理。”


高二根不住点头,他还说莫三航前一段给了他不少银元,让他往老家寄,他不要,莫三航就硬塞给他,现在那些银元还在他床底下藏着。


“莫三航给你钱,让你干什么?”


高二根说,莫三航三番五次地劝说他,让他往朱老总饭里投毒,可是每次都被他严厉拒绝了。


最后一次被拒绝后,莫三航竟然哈哈大笑,拍着高二根的肩膀说,他没看错朋友。


“我原以为他让我在朱老总饭中投毒是在考验我,现在发现他竟然来真的,还骗我背黑锅。”高二根愤愤地说。


“唉,还没见过这么憨的人,简直憨到姥姥家去了。”


陪同的锄奸队员看着高二根直摇头。


凶手真的是莫三航吗?高二根的话可信吗?



06


杨奇清队长反复斟酌推演案情,认为莫三航作案的可能性很大。


为确保万无一失,同时又不打草惊蛇,杨队长安抚好高二根后,便动用了我党隐藏在敌方的特工力量,对二人进行调查。


最后,核实了莫三航确实是潜伏在我军中的日伪特务。


原来,莫三航多次以金钱诱惑高二根,唆使他毒害朱总司令失败后,莫三航便想铤而走险,亲自下毒。


奈何警觉性强的高二根根本不让任何人接近给首长做饭的锅边。


狡猾的莫三航便声东击西,故意高呼饭中有毒,然后趁混乱之际在饭中投毒,并诬陷高二根,妄想借机除掉他,再推荐自己的心腹取而代之。


起初,高二根死不承认自己是凶手,但是莫三航多次私下做他的工作,连哄带骗加威胁,高二根就糊里糊涂地替人背了锅。


最终,案件的结局,令群众大跌眼镜:被枪决的却是举报人莫三航,而原犯罪嫌疑人高二根却被无罪释放。


当人们了解到实情后,无不佩服杨奇清队长的办案能力。



杨队长办案缜密、认真,明察秋毫,绝不冤枉任何好人,但也不会放过涉猎的任何坏人。


他从烽火狼烟的前线退居幕后,一生默默地为我军众首长保驾护航,屡建奇功。


向这位传奇的“红色侦探家”致敬!


---end---


参考资料:

1.《红墙警卫》何建明 2012 作家出版社

2.抗日烽火中的“神探”杨奇清.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作者:九九

编辑:池鸿


#头条创作挑战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炊事员   左权县   伪军   总司令   首长   同志们   凶手   饭菜   队长   案件   老总   杨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