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里爬外?她带领30名演员留美,发誓永不回国,如今过得怎样?

齐淑芳舍我其谁?一代京剧大师的大起大落人生

大戏小人生

"啪啪啪"一阵热烈的掌声在剧院响起。谢幕的时候,一个身穿绣花旗袍的中年妇女缓缓起身,笑容满面地向观众鞠躬致意。台下的大老爷们儿直放狗叫,有的甚至拿着大饼拉住她合影。

要不是我亲眼所见,还真难相信台上这个京城名伶曾是二十年前被痛骂为"下等人"、"叛徒"的那个人。

没错,她就是原华中京剧团一姐齐淑芳,也曾被誉为"小常宝"的京剧后起之秀。只是在1988年,这个天之骄女做了一个惊世骇俗的决定,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宁缺毋滥,艺术理想上的决然

1988年,正值改革开放的春风刚刚喷薄而来。那一年,齐淑芳率领由30余名演员组成的京剧艺术团远赴美国进行一次为期三个月的访问演出。

可没想到,等到演出结束回国的时候,齐淑芳竟带头带着整个团队集体"造反",拒绝乖乖回国,而是留在了美利坚。

我的妈呀,这哪跟哪啊?!莫名其妙就背上了"叛国"、"卖国贼"的骂名,立马成为了千夫所指的对象。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位当红京剧红伶做出了这个惊世骇俗的决定呢?回想起当年的一地鸡毛,总有一些猜测:

或许是看到了国外发达的艺术环境,彻底打消了在京城小圈子里打转转的想法。

可能是觊觎着国外的高薪酬,想要从艺术家摇身一变成暴发户。

说不定也是受了别有用心的人的蛊惑和怂恿,被骗了呢?

不过无论是哪个版本,齐淑芳后来自己都给出了解释。她说当年之所以做出这个决定,完全是出于对艺术理想的追求。

她说:"在中国,京剧一直都被当作落后、守旧的代表在批判和边缘化,完全无法呈现它应有的价值和光芒。"

"相比之下,在美国,人们对于不同文化有更高的包容度和欣赏力。我真挚地希望,能让这种古老而优秀的艺术精粹在海外扎根发芽,绽放出它独有的魅力。"

嘿,你们别太较真儿。在1988年的中国,那可真是个封闭保守的小社会。大家对于京剧这种"旧事物"的鄙夷情绪也是有目共睹的。

作为艺术家,齐淑芳能有如此远大的抱负和追求,着实让我肃然起敬。不过,要完全把她的解释都信下去,也未免太天真了些。

世俗生存,不得不低头的无奈

我们且不论她的动机是什么,单就后来发生的一切看,齐淑芳在美国的最初几年还真是颇为坎坷。

刚到美国时,齐淑芳只带了一身破旧的戏服和一点积蓄。他们一行人在外无亲无靠,靠在街头表演维持生计。

某种程度上,她算是背弃了组织和国家,不配得到任何体制内的支持。连工作都没处找,别说享受到什么优厚待遇了。

就在大家以为这位名伶就此要"归隐江湖"时,一位美籍华人钢琴家黄博文伸出了援手,聘请了她们参加了一场大型的慈善音乐会。

"我当时看到齐淑芳她们状况太悲惨,就决心要帮助她们一把。京剧毕竟是中国的瑰宝,我不愿让它在海外就此没落。"黄博文说。

正是靠着这场音乐会的收入,齐淑芳等人才得以摆脱当下的困境,同时也趁机申请到了美国绿卡。

事到如今,已是家珡无门可归,只能在异国他乡扎根求存。那一次音乐会,成了她们在海外立足的开端。

自力更生,在异域绽放异彩

从此之后,齐淑芳就闭关多年,潜心钻研并着手创办自己的京剧艺术团。直到1996年,她终于成立了"美东京剧团"并担任团长一职。

一时间,这个团体就成了海外传播中华文化的排头兵。她们在大大小小的场合上频频亮相,除了传统剧目,还将歌舞杂技、武术等元素充分融入其中,打造出了一种全新的"中西合璧"的表演形式。

别看齐淑芳是在海外闯出了一片新天地,但她心中对祖国的那份眷恋却始终不减。在每一场演出结束时,她总是郑重其事地向观众们解释:

"今天演出的这些节目,它们都来自我的祖国中国。它们融合了悠久绵长的文化底蕴,充满着我们祖先的智慧。我希望通过我们的表演,能让更多的外国朋友了解并热爱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斗转星移,20年后的重返与反思

时光飞逝,一晃就是20年过去了。2008年,已年过花甲的齐淑芳再次踏上祖国的国土,这一次却饱含着别样的情怀。

没错,这位久居海外的京剧大师在20年后终于重新回到了故土。只不过这一次,她再也不是初来乍到的那个年轻姑娘,而是一位备受推崇的艺术家了。

时过境迁,国内的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与20年前判若云泥。现在,很多年轻人也开始热衷于学习京剧、戏曲这些古老的艺术形式了。

但是,齐淑芳当年那个遭人口诛笔伐的"叛国"决定,却始终是她心头一块无法抻平的疙瘩。这一次回国,她难免要就此事作出一些解释和反思。

一身绿袍,老年回乡话当年

第一次踏上祖国的土地时,齐淑芳就被国内的媒体狂轰滥炸般地追着采访。大家最关心的自然就是她20年前选择离开祖国的原因。

面对川流不息的质疑,这位老者缓缓摇了摇头,叹了口气开始娓娓道来:

"我当年之所以作出那个决定,确实是一时的冲动和年轻人的任性在作祟。但更重要的,是我当时被美国那种包容和欣赏传统艺术的环境所深深吸引。"

"在当时的中国,我所热爱的京剧一直被贬低、边缘化,缺乏应有的重视。作为一介艺术家,我的内心是何等地渴望能在一个包容、开放的环境里传承和弘扬这门古老的艺术。"

"退一万步说,我当年即便留在国内,在那个保守闭塞的环境里也未必能获得太多发展。但我明白,离开祖国是一个鲁莽的决定,我由衷地向所有人道歉。"

说到这里,这位90高龄的老人语重心长地继续说道:"不过,值得庆幸的是,今天的中国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正在重新肯定和弘扬传统文化的价值。我由衷地感到欣慰。"

"我已经在美国扎根二十余载了,生活和事业都已经就此奠定。但无论走到哪里,我都始终怀着一颗热爱祖国的心,这一点是永远不会改变的。"

话音刚落,现场一片肃然。虽然她的解释未必能让所有人都怀柔,但总算也让不少质疑声偃旗息鼓。更多人开始尝试用一种更开放的视角,来审视和接纳曾经这个艺术家所做出的"离经叛道"的选择。

不知所终,但行之有理

细想起来,齐淑芳这一生的际遇着实离奇。她这一个让人难以捉摸的"叛国"举动,即便到今天也仍有人对她狠狠地唾骂。

但不可否认的是,正是托了她的福,京剧这门瑰宝才得以在海外生根发芽,为世界民族文化的百花园添砖加瓦。其杰出贡献也让她获得了无数国际大奖的殊荣。

是对艺术理想的虔诚追求,还是出于某种狭隘私心?这么多年过去了,大概只有当事人自己才最清楚吧。

但行为即便有悖常理,若出于一种更高的价值理想,或许也不无其正当性可言。就像齐淑芳所说,"无论走到哪里,我都始终怀着一颗热爱祖国的心"。有这份家国情怀在,即便歧路也终会有一个正当的归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吃里爬外   京剧团   名演员   美国   京剧   中国   艺术家   祖国   当年   演出   环境   艺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