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特教“妈妈”蒋玉冰和她的120个孩子

https://appdata.langya.cn/uploadfile/2024/0512/20240512090615367.mp4

在临沂客户端讯人的一生,有多少个24年?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康成长。如果家里有个残疾孩子,怎样让他用笑脸去面对生活?怎样有勇气拥抱不完美的人生?

在临沂,有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大家庭”,生活着120名特殊孩子和他们的蒋“妈妈”。这位孩子口中的妈妈就是临沂市尚善残疾人托养院的负责人蒋玉冰,她用爱心和耐心呵护着她的每一个特殊儿女们,帮他们锻炼“成人”的能力,培养面对生活的勇气……母亲节来临,临报记者一行来到临沂市尚善残疾人托养院(尚善特教学校),探访蒋玉冰和她的120个特殊孩子的感人故事。

你在哪,我的孩子就送到哪!

蒋玉冰成了120名特殊孩子的“蒋妈妈”

初夏到来,暖风轻拂,位于河东区汤头街道的尚善特教学校校园里鲜花已经盛开,整个学校绿意盎然、清香怡人。

上午9时50分,伴随着音乐响起,一个个孩子手牵手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操场进行课间操锻炼,原本安静的校园也变得热闹起来。只见蒋玉冰穿梭在孩子们中间,和孩子们一起舞动,孩子们的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课间操时间,老师和孩子一起互动。

“我就是120个孩子口中的‘蒋妈妈’,从事残疾人教育工作24年了,我喜欢这份职业。”温柔又干练的蒋玉冰说,这些孩子会哭、会闹,会用头撞墙,会把口水鼻涕抺在你脸上,更会随时随地大小便……一般人可能会熬不住,但这些事情,包括帮孩子擦屁股、洗屎洗尿,都是她二十余年如一日的熟悉日常。

和特教结缘还得从1999年说起,当时,中专毕业的蒋玉冰走进河东区一家特教学校,从事残疾孩子康复教育工作。才19岁的她,每天除了给孩子们做康复,更多的还是生活的料理:喂水,喂饭,擦屎,把尿……这些工作虽然辛苦,但是对于农村出身的她,是完全可以胜任。就这样从1999年到2009年,一句“选择特教,就是选择了奉献”,就像一块强有力的磁铁,将蒋玉冰和残疾孩子紧紧地连在了一起!慢慢地她和这些孩子也处得像家人一样,对于她来说,照顾这些特殊的孩子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对孩子的责任和爱,她试图用母爱温暖这些孩子封闭的内心。

2009年,蒋玉冰因照顾生病的家人不得已辞职,让她没想到的是,辞职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有七八个家长将孩子送到她的家里。“你在哪,我的孩子就送到哪,孩子离不开你!”面对家长这份托付,蒋玉冰当时很是感动。就是在这样的机缘巧合和情缘下,她感觉不能放手,既然家长把孩子交到她手里,就是莫大的信任。

把自家客厅改成教室,其他小卧室改成了孩子的休息室,蒋玉冰和孩子们一起生活的大家庭就这样产生了。不到半年时间,家里已经先后送来12个孩子,88平方米的房子已经住不下。在进退两难的时候,她建议家长去给孩子找更好的学校,让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条件。没想到家长却还是那句话,“你在哪,我的孩子就到哪!”

在家长的期盼声中,租赁新校舍、扩大规模,尚善幸福家园应运而生,蒋玉冰解释说,“尚善就是崇尚善良,什么都可以选,善良是不可以改变的,这是刻在骨子里的东西。”从此以后,她和孩子们在这里安营扎寨。

蒋玉冰辅导孩子画画。

转眼间,孩子数量已经到了30多个,场地又迎来新问题。“把婚房卖了,有钱了,盖新的校舍,孩子就有保障了。”2019年6月25日,尚善特教学校新校建成,大家搬到了新学校,16口标准教室, 30间学生宿舍,餐厅、感统训练室、语言治疗室、自闭症画室一应俱全,满足了残疾儿童的教育训练要求,不少家长也慕名而来,目前在校生已经达到120人,蒋玉冰成了这120名特殊孩子口中的“蒋妈妈”。

部分孩子的作品。

为孩子们“安置”工作

让他们品尝到自食其力的幸福

孩子小的时候做康复、大一点的学习文化知识,再大一点怎么办呢?从事特殊教育以来,蒋玉冰一直思索着这个问题,搬到新校后她萌生了一个想法,尽自己的能力,让孩子浅尝到工作的幸福。从2019年开始,她就给大龄的、有工作能力的孩子“安置”了工作,工作对于普通人来说,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但对于这些特殊群体来说,却是难得的幸福。

在学校食堂工作的凯凯,每天在食堂择菜、切菜、擦桌子、拖地、扫地,很是忙活;在尚善门卫工作的程程也很充实,每天早晨他都会在门口迎接每一位老师的到来,主动打招呼,忙着开门,微笑着说再见,看到有老师拎东西,他还主动过来帮忙;在尚善洗衣房工作的大力,虽然身体不是很灵活,但是每一天都会把孩子们的衣服清洗得干干净净,然后整齐地晾晒在小菜园旁边……学校还成立了很多小组,劳动小组、收衣服小组、值班小组……每每看到这些,蒋玉冰就觉得很骄傲,因为在她看来,孩子们带给她的这份成就感是无法用钱来衡量的。尽管收入微薄,但为了让这份工作更有仪式感,蒋玉冰还是为“自食其力”的孩子免去了学费。

蒋玉冰常常这样想,“一个普通人又能干多少?一个普通人能做的事情,我的孩子也可以,所以一个一个的案例激励着我,在尚善这片净土上,会安排他们做更多的事,孩子都那么努力,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

把每个特殊的孩子当成一个社会人去对待,他们一样是可以的,一样可以工作,享受平等的机会。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蒋玉冰也逐渐找到了自己人生的价值,在她看来,她的价值就是为这些特殊的孩子说话、去疼爱每一个孩子,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被人需要就是一种无限幸福。

蒋玉冰辅导孩子做康复。

蒋玉冰说,学校目前面向全国招收5周岁以上的智障、脑瘫、孤独症、唐氏综合征、阿斯伯格综合征、多动症、语言发育障碍、脑发育不良的各类残疾人士。为特殊儿童实施检测、“抢救性”康复训练、早期智力开发、特殊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寄宿托养等服务。

“目前在校的孩子大多数来自农村,最小的刚刚4岁,最大的已经48岁”。每当说起这个年龄跨度,蒋玉冰既骄傲,又有很多的压力和责任。针对不同年龄的孩子,她也安排了不同的课程。其中,9岁之前的孩子主要做康复训练;9岁至16岁的孩子开展正常的知识教学;16岁以上的孩子主要是进行生活能力的一些培训,比如洗衣、做饭、打扫卫生、整理内务,通过这些基础生活的学习,最终让这些孩子尽可能地回归正常的生活。

“温暖的拥抱”期待更多爱心

300余套爱心抱枕等待有缘人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很多人说尚善学校能坚持下来,是因为蒋玉冰付出了很多,但是她想说的是,“我没有付出什么,我只是做了一个正常人该做的事情,我只是把特殊教育当成了我生活当中的一部分。”

蒋玉冰一直努力地给孩子找事情做,在她看来,对于这些特殊儿童来说,他们价值的体现一定是通过劳动得到的才更有尊严,从最开始的橡皮泥包装到扎拖把,再到小手工品制作,在她的带领下,孩子们的手工课堂变得越来越丰富。

蒋玉冰协助孩子做抱枕。

2017年前后,蒋玉冰为孩子们设计了一套爱心抱枕,里面是一个抱枕和一个颈枕,孩子们叫它“温暖的拥抱”,每一套抱枕都有绿色和黄色两个颜色组成,其中绿色代表社会大众,黄色代表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寓意是“尽你所能,予人帮助,给一个温暖的拥抱”。

蒋玉冰说,这样一个简单的抱枕和颈枕,在工厂一个机口每天可以生产800余个,而在尚善特教学校,每人一天最多生产2个,纵然不是那么的完美,却是他们的用心制作,凝结着汗水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想让全世界看到,他们一样也能行!

孩子们做好的抱枕。

但如今孩子们一针一线缝制的抱枕却遭遇销路难问题,由于蒋玉冰把全部精力用在了教学上,也不善于去开发销售市场,抱枕做出来就一直积压在仓库。“这些都是孩子们的劳动成果,倾注了他们的心血,我们很珍惜,所以想把这些抱枕卖出去,之前有爱心企业帮忙采购了一部分,现在还余下300余套。”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母亲节来临之际,“在临沂”客户端发出倡议,带回一个抱枕,种下爱的森林。欢迎拨打0539-8966111、15863988568进行认购(抱颈枕50元/套,单买为30元/个)。您每采购一套就是对孩子最好的认可与鼓励,也是给予残障孩子家庭最大的温暖。

临报融媒记者 付茜 吴慧 褚菲菲

编辑:张彩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临沂   特教   河东区   妈妈   孩子   特殊教育   温暖   家长   学校   工作   蒋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