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行业专题报告:AMOLED需求提振,产业链国产化是趋势

(报告出品方:中国平安)

一、需求端:渗透率持续提升,折叠屏等崛起

显示屏是手机的“门面”,尺寸及分辨率提升

显示屏是手机的“门面” ,尺寸及分辨率提升。过去手机的升级换代主要集中在视觉(显示)、光学(摄像头)、硬件配 置(处理器和内存)。显示屏作为手机“门面”,一直以来是重要卖点,以苹果手机显示屏为例:1)早期iPhone以3.5寸 小屏打天下:苹果第一款手机iPhone 3GS的显示屏尺寸为3.5英寸,具有平面IPS LCD技术;2)4.0时代:2012-2013年度, iPhone 5和iPhone 5S采用了广视角LCD技术,屏幕尺寸增加到4.0英寸,但是分辨率仍为326ppi;3)大屏时代:2014年, iPhone 6系列的推出发生了重大变化,4.7英寸的显示屏具有1334×750分辨率;4)OLED时代:2017年至今,苹果推出新款 iPhone X,搭载色彩饱和度更高的OLED显示屏,iPhone12开始新机全系标配OLED显示屏。

智能手机出货趋缓,进入存量替换阶段

2009-2012年,功能机向智能机转变。智能机相比功能机功能更加全面,另外随着人们可支配收入水平的提高,智能机的 渗透率逐步提升促进了手机整体的销量。

2013-2016年,智能手机外观升级。智能手机屏幕从3.5寸逐步升级到6寸屏,内存配置上逐步扩容到4G/6G,操作系统升 级用户体验升级,手机的创新升级引领新一轮增长。

2016年-至今,智能手机增长乏力。随着全球市场上智能手机的边际创新趋缓,消费者换机周期拉长,智能机市场已经进 入存量替换阶段。根据omdia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1.7亿部,同比下滑3.5%,预计2024年手机出货量 同比增长2.6%。

柔性AMOLED与手机可折叠化、轻薄化趋势匹配

OLED按照驱动方式的不同,可分为AMOLED( Active Matrix OLED)和PMOLED(Passive Matrix OLED)。PMOLED以阴极、 阳极构成矩阵状,以扫描方式点亮阵列中的像素,每个像素都是操作在短脉冲模式下,为瞬间高亮度发光。AMOLED则是采 用独立的薄膜电晶体去控制每个像素,每个像素皆可以连续且独立的驱动发光,可以使用低温多晶硅或者氧化物TFT驱动, 优点是驱动电压低。

AMOLED按照基板的封装不同,分为刚性AMOLED(Rigid AMOLED)和柔性AMOLED(Flexible AMOLED)。刚性AMOLED采 用玻璃封装,主要基板是玻璃。柔性AMOLED采用软性封装技术,使用PI(聚酰亚胺)作为下基板,代替刚性AMOLED中的 玻璃基板。柔性AMOLED 屏幕较 LCD、刚性 AMOLED 更加多变且轻薄,与当下消费电子主流的可折叠化、轻薄化趋势更适配。

面板需求结构性变化,Flexible AMOLED渗透率持续提升

苹果在2017年的iPhone X中首次采用AMOLED显示屏,随后在2020年的iPhone 12开始苹果新机全系标配AMOLED显示屏, 其他厂商也在高端机型中(三星Galaxy S系列、华为的mate系列和P系列、小米的数字系列等)普遍采用AMOLED面板, AMOLED显示屏成为各大手机品牌旗舰机的标配。

智能机需求萎缩,面板需求出现结构性变化,柔性AMOLED向下挤压刚性AMOLED和LCD。根据Omida数据显示,2023 年智能手机中Flexible AMOLED为5亿片,同比增长32%。 手机整体需求未见回温背景下显示屏的结构性替换仍将继续, 柔性AMOLED逐步向中档机型(三星Galaxy A/M系列,华为的nova等机型)扩散。

折叠屏手机带来更多应用场景,AMOLED独享

折叠屏手机的大尺寸屏幕带来更多应用场景,考虑显示屏的折叠特性,AMOLED独享。在手机同质化的当下,以显示技 术带动外观屏幕的变化确实是能刺激消费者的一个突破口,屏幕的尺寸越来越大且越来越薄。一方面,全面屏能显著提 升手机屏幕屏占比,在手机上看18:9/19:9快速替代16:9的显示屏;另一方面,更大的屏幕尺寸在观看短视频、电影、玩 游戏等方面较直板机有更好的视觉效果,更大的内容显示空间使得用户拥有更好的阅读体验,多屏交互则可以满足不同 场景下的应用操作需求。对于上游的折叠屏幕而言,为了实现“可折叠” ,显示技术只能是柔性OLED(有机发光二极 管)显示器,传统的LCD(液晶显示器)不能应用在柔性基板上。

AMOLED逐步向PC/平板扩散,23-26年年复合增长达到79%

过去的AMOLED 主要用于手表、手机之类的小屏设备,主要是受限于相对较高的成本。随着技术的迭代以及成本的降低, 搭载 AMOLED 显示屏的设备屏幕尺寸也越来越大,笔记本及平板电脑都开始使用AMOLED的屏幕。目前,Samsung Galaxy、 联想、惠普、戴尔、华硕、华为等都在其PC/平板产品中采用了AMOLED显示面板。

根据Omdia数据显示, 2023年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的AMOLED面板出货量为710万片。其中,笔记本电脑为340万片, 平板电脑为370万片。预计2024 年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AMOLED显示面板的出货量将达到1720万片,同比增长142%。 到2026年有望超过4000万片,23-26年年复合增长达到79%。

二、供给端:产能建设高峰已过,国产技术提升

产能建设高峰已过,26年前暂未有大规模产能释放

AMOLED 技术发展于1980年代,商业化应用则始于1990 年代后期。2015年开始,很多阻碍AMOLED发展的障碍被攻克, 比如生产效率低、收益率管理问题、投资成本高以及发光材料寿命短等问题迎刃而解,从而提高了AMOLED面板产量。 AMOLED已开始在很多应用领域打开快速发展通道,尤其是在智能手机领域。

产能建设高峰已过,26年前暂未大规模产能释放。截止到2023年底全球AMOLED产能在50万片/月(6代线),从产能分布 来看,三星和京东方占据领先地位,分别为15万片/月和14万片/月,26年前暂未有大规模产能释放。

需求提振,带动AMOLED稼动率及价格双升

2021-2022年,智能机全球需求萎缩叠加上品牌库存调整,智能机面板的需求比较萎靡,虽然Flexible AMOLED显示屏在智能 手机渗透率持续提升,但是2019-2022年国内投建的Flexible AMOLED产能集中释放,整个Flexible AMOLED的供给远大于需求, 2021-2022年6代线AMOLED的平均稼动率保持50%-60%低位态势。

AMOLED稼动率及价格双升。2023年下半年手机销售旺季叠加渗透率提升,尤其是LTPO AMOLED显示屏的使用量增加,带动 柔性OLED面板产线平均稼动率持续提升,6代线AMOLED的平均稼动率从2023Q1的51%提升至2023Q4的75%,达到2019年以 来的历史新高。产品价格也出现回升趋势,6.67英寸显示屏(2.5D)平均价格从19美金/片上涨至22美金/片。

中韩差距缩小,国内厂商市占率提升

AMOLED属于技术密集型及资金密集型产业,一条月产4.8万片的产线投资大约在465亿人民币(以京东方绵阳AMOLED产 线为例),目前AMOLED面板的生产厂商主要集中于韩国、中国这两个地区。市场方面,根据Omdia数据显示,2023年全 球手机OLED面板市场中,韩国SDC和LGD合计市占率约为60%。

中韩国技术差距缩小,目前基本处于同台竞争的现状。2023年国内厂商京东方、深天马、维信诺、TCL科技(华星光电) 等合计市占率全球占比约为38%,相比2021年的份额提升明显,提升了30个百分比点。技术方面,折叠面板是AMOLED手 机面板最前沿的先进技术,国内厂商各大面板厂均有布局且已成功出货至下游手机厂。另外,在新的LTPO AMOLED显示 屏国内厂商京东方、深天马、维信诺、TCL科技均有出货。

三、供应链:降本需求迫切,国产化是趋势

降本是主旋律,设备及材料国产化持续推进

FMM技术的AMOLED 显示面板的制造主要包括阵列工程(Array)、有机蒸镀工程(OLED)、模组工程(Module)环节。整 个制造过程比较复杂,涉及较多的设备及材料。包括蒸镀环节的蒸镀机,成膜环节的CVD、PVD以及光刻机、刻蚀机等图形 化设备,与半导体产业中的相关设备相比,但设备尺寸更大,精度要求略低。材料包括panel材料以及后端模组环节的材料。

对于国内生产企业而言,目前OLED已经过了技术导入期,进入到客户开拓及提升市场占有率上,降本是主旋律,预计材料 国产替代将会提速。根据DISCIEN数据显示,AMOLED显示屏(6.67英寸)成本占比比较高的是模组材料、折旧等。出于降 本考量,设备、panel材料及模组材料均具有较强的降本诉求。

设备|蒸镀机是OLED核心设备,国内可提供部分设备组件

蒸镀是OLED技术区别于LCD技术的核心,其在真空环境下将有机半导体材料通过蒸发源加热气化,最终在玻璃基板上 沉积成膜。蒸镀设备技术壁垒高,市场基本由日韩厂商垄断。

根据OLED世代线不同,蒸镀机分为G2.5、G4.5、G6、G8.5等诸多型号,目前G6蒸镀机(FMM技术)是量产主流,市场 基本由佳能旗下的Tokki公司垄断,LGD的G8.5 WOLED蒸镀机(OPEN MASK)由韩国YAS公司提供,日本Ulvac公司在 G8.5垂直蒸镀机方面布局颇深,Sunic、SNU等韩国公司也有较强的竞争力,国内仅欣奕华、莱德等少数公司在低世代 线蒸镀机方面有所涉猎。随着OLED往中尺寸产品拓展,各大面板厂在G8.5 FMM产线方面开始布局,可能将成为蒸镀机 市场未来的主要增量所在。

蒸发源是蒸镀机中的核心设备,分为点源、线源、面源,目前量产主流为线源,国内奥来德已成功实现G6线性蒸发源 的量产,并支持与Tokki蒸镀机的适配,G8.5蒸发源也在积极研发中。

Panel材料|AMOLED核心材料门槛高,专利及配方均是壁垒

有机半导体材料是OLED面板核心材料,按照不同功能可分为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空穴 阻挡层、三色发光层(含Prime层)、载流子生成层、光取出层等近十大类、数十小类细分材料,诸多材料的迁移率、能 级需严格搭配才能构建出性能优异的OLED器件,材料分子功能要求高,设计难度大。

根据Omdia数据,预计2026年OLED有机半导体材料的全球市场规模约214.5吨,折合营收约25.6亿美元。从器件成本分布 角度分析,手机用AMOLEDpanel中,空穴传输、电子传输等Common材料(功能材料)成本占比约31.23%,发光层(含 Prime层)成本占比约68.77%。

模组材料|CPI方兴未艾,UTG后来居上

折叠盖板是折叠面板的核心难点之一,是其折痕的主要来源,目前有UTG和CPI两条技术路线。从技术角度对比,CPI优势 为折叠性更好,成本相对较低,技术相对较为成熟,市场基本由KELON、SKC占据,而UTG优点为折痕较轻,手感优秀, 防刮伤性能更加优异,长期看UTG有望成为折叠盖板的主流技术。

折叠盖板在折叠面板中的成本占比极高(根据Omdia数据,占比超过50%),价值量较大。根据UBI Research 预测,UTG 市场将从 2023 年的 2.4 亿美元增长到 2027 年的 7.4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33%。另一方面,透明PI市场预计将从2023 年的1.7亿美元缩减至2027年的9500万美元。

报告节选: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未来智库 - 官方网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三星   京东方   面板   柔性   产能   产业链   显示屏   趋势   需求   材料   设备   行业   手机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