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起义时他还是营长,南下潮汕后一度曾入寺“出家”,那后来呢

1892年,一个普通的云南农家迎来了他们家的第一个孩子,周建屏。在这个贫寒家庭,他从小就体会了生活的艰辛和社会的不公。然而,命运似乎并没有束缚他的雄心壮志。16岁那年,他毅然加入了云南新军,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

初入伍营,周建屏被军旅生活所激励,然而,战争的残酷和腐朽统治的黑暗现实很快让他认识到了推翻这种不公的必要性。于是,他开始接受现代军事教育,并逐渐接受了先进的革命思想。在辛亥革命的炮火中,他首次体验了战争的苦涩,也初尝了革命的甜美。

然而,革命的道路从未是一帆风顺的。1926年,周建屏进入了著名的黄埔军校学习,接受了现代化军事理论知识的洗礼,更是接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思想的熏陶。此后,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革命队伍中的一员。

南昌起义,国共合作,北伐战争……革命的号角在大地上嘹亮回荡,而周建屏也是其中的一员。然而,革命的道路充满坎坷,充满荆棘。在南昌起义失败后,他被迫南下,身负重伤,逃进了一座古寺。在这里,他暂时成为了一名和尚,暂时忘却了革命的火热,沉浸在宁静的生活中。

然而,革命的火种从未熄灭。在革命的怀抱中,他再次振奋精神,投身到了地下党的工作之中。从此,他开始了漫漫的革命征途,跋涉在中国大地上,艰苦卓绝,但始终坚定不移。

1934年,他奔赴红军主力,参加了艰苦的长征,跋涉万里,浴血奋战。1949年,他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见证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他是那个默默无闻的革命者,是那个戎马一生的老党员,是那个从古寺走出来的"和尚"。

今天,我们回首那段历史,回顾那个伟大的时代,周建屏的故事或许只是那个时代无数英雄的缩影。然而,他的坚韧不拔,他的信念坚定,他的革命情怀,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

在新时代的征程中,让我们铭记历史,珍惜和平,为了我们的国家,为了我们的人民,让我们继续前行,勇敢无畏,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南昌起义   北伐战争   黄埔军校   辛亥革命   潮汕   无畏   营长   云南   军旅   不公   和尚   见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