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资2.6亿元的“天眼”,却沦为装垃圾的锅,美国真的无力重建?

导语

2.6亿美金的科研设备,不是买个生日蛋糕一样,能随随便便倒了就倒。
美国“天眼”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今年十二月倒塌,实在令人不舍。
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天文学家们的“宝贝”,无数次协助科研人员,发现新的星体,探索未知物理现象。

一时间,美国舆论哗然,纷纷痛批美国政府,明明有经费维护,为什么没维护呢?

一、美国“天眼”。

美国国家天文台的“天眼”,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于2016年完工。
射电望远镜,是一种利用电磁波观测星体的科研设备,与光学望远镜不同,射电望远镜观测的是星体的辐射电磁波,因此能观测光学望远镜看不见的星体。

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是全球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其建成和使用,为天文学领域注入新的活力。
在2017年,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拍到吉林卫星发射升空的画面,打破了外界对射电望远镜拍照画质不佳的质疑。

此外,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还拍到一颗500年前爆炸的超新星,此次爆炸产生的能量及粒子,随着时间流逝,逐渐与周围的气体重新结合,产生新的辐射电磁波。
在射电望远镜的观测下,科研人员能够清晰地看到新产生的辐射电磁波,从而发现异常现象,帮助人们了解宇宙的演化过程。

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为科研人员提供了强大的研究工具,对多颗新发现的太阳系外行星进行观测,并将观测结果用于后续的研究。
美国国家天文台,称此次观测结果为“重大突破”,指出此次观测结果,强化了人们对太阳系外行星大气成分的了解,并能为寻找其他星系的生命提供重要信息。

二、中国“天眼”。

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倒塌的原因,自然灾害没少,飓风、地震、闪电等,飞来横祸,都没能打倒它。
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倒塌原因,主要在于年久失修,再加上管理混乱,这才让本该稳如泰山的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倒塌如泥砂。

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虽然立于美国境内,却与全球许多国家的天文研究机构,在天文研究上,一同携手并肩前行,因此被誉为“全球的伟大天眼”。
伴随着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的崩塌,美国“天眼”的光环,也渐渐黯淡,各界舆论不禁担忧起来,美国运营天文研究的实力,是否已经被其他国家超越。

2016年,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的建造,耗资1.1亿美金,而此次倒塌,除去憾,更是狠狠撩了美国一跟,毕竟,2.6亿美金,不是给美国天文研究投资的,就算美国天文研究这几年,经费紧张,也没到不能出2.6亿美金的地步。

“天眼”还有一个,他就是中国的“中国天眼”。
中国天文学界,没有慷慨解囊者,没有奢华的研究经费,但却有无数科研人员,为中国天文事业,每天夜以继日地奋斗着。
2016年,我国的“中国天眼”,也建成并投入使用,此次投资,为7.5亿人民币,折合美金,还不到1.5亿美金,但是却做成了全球口径最大、灵敏度最高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其傲人成果,令全球的科研人员都不得不佩服。

2018年,我国“中国天眼”正式投入使用,仅用两年时间,就发表了30余篇高水平的科研论文,这一数目,甚至超过了某些国家天文研究机构,十年的成果。
2019年,我国“中国天眼”,以其高灵敏度,发现了超过240颗脉冲星,在此之前,全球共计发现2500多颗脉冲星,而“中国天眼”就一年时间,就贡献了全球的10%。

“中国天眼”,的科研成果,让全球各国的天文研究机构,都觉得惊讶,同时,我国也希望,吸引更多国际的科研人员,前来使用“中国天眼”,一同深入研究宇宙的奥秘。
“中国天眼”崛起,正是在全球科学研究,需要全人类共同努力的大背景下,我国天文研究机构,希望,通过“中国天眼”强大的观测能力,共同解答人类对宇宙的诸多问题。

三、美国“天眼”倒塌原因。

2016年,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竣工投入使用,此时,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已经立足于美国波多黎各,有着丰富的天文观测资源,而美国国家天文台,将这些天文观测资源,合并起来,形成了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

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的直径,达到了305米,相当于一个足球场,通过这个巨大的射电望远镜,科研人员,可以观测到更远处的星体,甚至是宇宙诞生的时刻,帮助人类深入探索,宇宙的未知奥秘。

然而,尽管如此,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的巨大体量,也让其在投入使用后,不久,就陷入了经费不足的困境。
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作为美国的科研设备,是由美国政府进行投入的,但由于美国政府,一直以来都只注重科研设备的建设,而忽视了后期维护费用的投入,因此,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就这么年久失修,没有得到及时的维护。

2017年,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的一根绳索,意外断裂,这让美国国家天文台,意识到,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已经无法再自给自足了。
于是,美国国家天文台,向美国国会进行申请,请求对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进行维护,但是,美国国会并没有给予积极的响应,一直拖到了2019年,飓风“热比娅”袭来,造成了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一定的损害,而这一次,美国国会,才同意拨款对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进行维护。

但是,由于飓风“热比娅”造成的损害,让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的维护费用,远远超出了此前美国国会的预测,再加上美国国会,一直对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投入的维护费用,把关非常严格,因此,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到倒塌的时候,维护费用,也只有投入了一部分,剩下的,美国国会,拒绝了进行拨款。

再加上,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的管理混乱,美国国会,对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的拨款,需要通过美国科学基金会,进行核准,而美国科学基金会,又将这笔钱,分发给多个负责维护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的科研机构,因此,这多方的交流,就很容易出现问题,美国科学基金会,核准了拨款,但是负责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的科研机构,却没有收到拨款。

维护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的计划,本来就耗时耗力,再加上美国科学基金会和科研机构之间的交流不畅,导致维护计划,一拖再拖,直到飓风“伊西亚斯”来临,虽然危机被化解了,但是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却再也站不住脚,最终在今年12月,倒塌到了地上。

四、中国“中国天眼”崛起。

“中国天眼”被誉为“中国的新名片”,正是通过“中国天眼”的崛起,中国天文事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中国天眼”建造的经费,约为7.5亿人民币,相比美国的1.1亿美金,要便宜许多,但是“中国天眼”却具有全球最大的观测能力,这就是中国的实力,中国在发展自己的同时,也不忘向全球展示自己的开放合作精神。

“中国天眼”投入使用后,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堪称令人惊叹,除了高灵敏度的观测能力,还有快速的成果转化能力,这些都得益于中国的科研人员,为“中国天眼”投入了大量的心血。
“中国天眼”的崛起,正是我国科事业蓬勃发展的体,中国在实体经济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科技产业,希望,为人类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结语

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倒塌,是美国科研事业的一大损失,也是全球科研事业的一大警醒。
科研设备,不能随随便便就倒,正是通过这次倒塌,也让人们看到了,科研经费的投入,以及对科研设备的维护,都有很大的问题,无论是美国还是其他国家,都需要加强这一块的建设。

全球科研,更需要各国之间的合作,只有联手共同解决问题,才能更快的推动科学事业的发展,推动人类对宇宙的探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天眼   美国   美国国会   射电望远镜   星体   美金   中国   天文   无力   科研   垃圾   全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