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台湾老兵回乡探亲,以为发妻改嫁晕倒在地,村民:你有儿子

本文内容均基于权威历史资料整理撰写,文末有文献引用来源。

当吴淳宝回到他在台湾的老家,他期待着与多年未见的亲人们团聚的那一刻。

当他怀着激动的心情敲响家门时,门开启的不是他期待的母亲和发妻,而是一个瞪着一双水汪汪大眼睛的小女孩。

这一幕让他心头涌上一股难以名状的绝望,难道妻子改嫁了吗?由于冲击过大他晕倒在门口。

1950年的春天,吴淳宝和唐秀兰即将喜结连理,当地的媒人,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妇人,挑选了一个吉日,前往双方家中传达并确定婚事的具体安排。

她带着两家人的礼单和聘礼,往返于吴家与唐家之间,确保每一项细节都符合乡村的婚俗。

婚礼的前夕,吴淳宝的家中忙碌非凡。村里的邻居们帮忙搭建帐篷,准备宴席,家家户户都派人来帮忙,这是村里的传统习惯,大家共同庆祝这个喜事。

唐秀兰的家中也是一片喜气洋洋,女方的亲戚们忙着为新娘打点嫁妆,缝制新衣。整个村庄都沉浸在一片喜悦和祝福之中。

终于,迎亲的日子到来。吴淳宝身穿一套青色的长袍,头戴红花,骑着骏马,由伴郎和亲朋好友的簇拥下,浩浩荡荡地前往唐家接亲。

唐秀兰则在家中由媒人和女亲们帮助穿戴整齐,身着红色的凤冠霞帔,脸上盖着喜庆的红盖头,按照习俗等待着新郎的到来。

当吴淳宝抵达唐家门口,两边的鞭炮同时齐放,象征着驱邪迎福。接亲队伍中的人们高声唱着迎亲曲,气氛达到了高潮。

按照传统,吴淳宝在唐家门外等候,由伴郎代表新郎进入唐家,象征性地“劫”回新娘。随后,新娘在亲友的伴随下,踏出家门,由手持红伞的伴娘遮掩,这象征着护佑和祝福。

到达吴家后,新人按照传统,在家门口的一对高挂的红灯下进行了交杯酒仪式。

1950年5月,吴淳宝抵达舟山,原本是前来办理一些货物交易的事务。

吴淳宝站在码头边,检查着货物单据,准备将一批货物运送到另一座岛屿。他身边是几个当地的搬运工和几位合作的商人,大家都在忙着各自的事务,码头上充满了海鸥的叫声和船只的鸣笛。

突然,一队军队巡逻人员走近了码头。他们在搜寻逃避征兵的年轻男子,以补充正在进行的军事行动的人力,他们的目光很快就锁定了吴淳宝。

由于当时的紧张局势和地方上对兵员的迫切需求,征兵行动常常简单粗暴,不问原由地强行带走合适的年轻男子。

吴淳宝被一名军官错认为是逃避征兵的青年,几乎没有机会解释就被强制带走。他的抗议无效,很快就被带上了一艘军舰,开始了意想不到的军旅生活。

船上的环境简陋而拥挤,吴淳宝与其他被征入伍的男子挤在一起,共同面对着未知的命运。

由于他的体格不壮实,加入军队后的体检很快揭示了他的体质问题。军中对此类新兵通常有特别的安排,吴淳宝被分配到了后勤部门,负责仓库的物资管理工作。

在仓库工作意味着他不需要参与前线的激烈战斗,但这也代表着他要和沉重的物资日复一日地打交道,处理各种物资的进出记录,确保前线部队的物资需求得到满足。

在军队的仓库里,吴淳宝每天的工作开始于清晨天蒙蒙亮时分。他需要检查仓库的锁和门窗,然后根据物资分发表准备当天需要分发的物资。

他学会了如何分类存储不同的物资,从食品到弹药,每一项都需要特别的注意以确保其安全和保质。

此外,他还需要和运输队伍进行沟通,协调物资的装卸问题。

每当夜深人静时,码头上的喧嚣已远,吴淳宝会静静地坐在仓库的门口,望着远方的海面,思念着他的家乡和新婚不久的妻子唐秀兰。

在吴淳宝被征入军中后,唐秀兰不得不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家中只剩她一人要照顾年迈的婆婆以及日渐长大的孩子。

在这段时间内,她的小叔子也选择结婚,增加了家庭的成员与开销,婆婆的健康状况也在逐渐恶化,最终导致去世,这一系列的事件使得唐秀兰不得不承担起更多的家庭责任。

唐秀兰每天早上天刚蒙蒙亮就起床,开始她繁忙的一天。首先是准备早餐,然后送孩子去村子里的小学。

随后,她会回到家中照顾公婆,同时忙于家务和田间的劳作。她耕种家中的小块土地,种植稻谷和蔬菜,这些不仅供家里人食用,剩余的还能拿到市场上去卖换取一些必需的生活用品和少量的现金。

午后,唐秀兰通常会去附近的河边洗衣服,同时也把其他村民的衣物带去洗涤,以此赚取一些额外的收入。

这项额外的劳作虽然辛苦,但为家中带来的经济帮助使她能够支持孩子继续上学,并支付其他一些基本的生活费用。

除了农活和洗衣,唐秀兰还养了几只鸡和一头猪,这些家禽家畜是她为冬天准备的额外食物来源。每天晚上,她还要抽时间缝制和修补家人的衣物,尽可能延长它们的使用寿命。

在婆婆去世后,家中的重担更加沉重。为了应对日益增加的经济压力,唐秀兰开始接受一些村里的裁缝工作,她用在婚前学到的裁缝技能,为村里的妇女和孩子制作和修补衣物。

尽管这份工作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精细的技巧,但它也为她家的经济状况提供了宝贵的支持。

除此之外,每逢集市日,唐秀兰会挑起家中种植的蔬菜和养的家禽,到集市上进行交换或售卖。

她在集市上的交易技巧也逐渐熟练,经常能换回一些家中急需的物资,如盐、油以及布料。

尽管生活充满艰辛,唐秀兰却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岗位,确保家庭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让孩子能够继续接受教育,不至于因为物质缺乏而辍学。

她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坚强,维系着这个小家庭的生活,尽管困难重重,但她始终坚持,确保家中的生活可以逐步改善。

1990年的春天,吴淳宝在妻子的支持下,终于完成了所有回国探亲的手续。几十年的异国生活让他对故乡充满了无比的思念,尤其是对那些亲人的思念更是难以抑制。

搭乘长途飞机,转多次车,他终于到达了自己昔日的家乡——一片他曾经耳熟能详的土地。

他站在那扇熟悉的老门前,深呼吸一番后,轻轻地敲响了门。心中充满了激动和期待,期待着能见到多年未见的母亲和妻子。

当大门缓缓开启,迎接他的不是久别重逢的母亲或是妻子,而是一位面带茫然的小女孩,她用那双大眼睛好奇地上下打量着他。

孩子的眼神中没有认识的痕迹,这让吴淳宝心头一沉。他几乎不敢相信眼前的情景,整个人在门口僵立了片刻,终于因为情绪的剧烈波动而晕倒,身体重重地倒在了门槛上。

不久,邻居们听闻动静纷纷赶来,他们扶起了吴淳宝,并迅速找来了他的一位老朋友,即他的叔叔,来帮忙辨认。当老人走近,看到躺在地上的吴淳宝,初时也是一脸的困惑。

吴淳宝努力地站起身,眼圈红润,声音带着颤抖和哭腔,向老人确认自己的身份:“阿叔,你不认得我了啊。我是淳宝,吴淳宝啊!我从台湾回来了。”这一刻,他的声音中满是哀求和希望。

老人愣了愣,显然是被眼前这位归来的侄子所震惊。他仔细地打量着吴淳宝,试图从这个已经被岁月雕琢的面容中找回那个年轻时的侄子。

片刻之后,老人的眼中终于闪过了认识的光芒,他上前紧紧地抱住了吴淳宝,激动而又复杂地说道:“淳宝?你回来啦!你先别急,别急,虽说你娘和你媳妇都没了,可你还有个儿子。这女娃就是你孙女。”

老人的话语如同重锤击打在吴淳宝的心头,事实的残酷让他几乎难以接受。他望向那个小女孩,这才知道她是自己的血脉,是自己儿子的女儿。

虽然心中充满了对失去亲人的悲痛,但在这份突如其来的亲情面前,吴淳宝感到了一丝慰藉。

吴淳宝归来后,他的弟弟开始向他娓娓道来这些年家里的变迁与历经的风霜。

他们坐在老家的小院里,弟弟拿出了家中珍藏的茶叶,泡上一壶热茶,开始诉说那些藏在心里的前尘往事。

他提到了当年吴淳宝被强行征召入军的情形,以及此后唐秀兰如何独自支撑家庭的重担。

他告诉吴淳宝,尽管婆婆曾多次劝说唐秀兰改嫁,以减轻她的生活负担,但唐秀兰始终坚持守着这个家,她坚定地摇头拒绝了所有提议。

接着,弟弟又谈到了家中其他的变化。小叔子已成家立业,婆婆在几年前去世,他们的孩子也长大成人,已经结婚。

在那些艰难的岁月里,唐秀兰承担了无数的家务和田间劳作,直到有一天,她终于因为过度劳累和长期的压力而倒下,病重在床。听到这些,吴淳宝感到心中一阵剧痛,那些他未能参与的岁月如刀割一般。

在返回台湾之前,吴淳宝特意去了母亲和唐秀兰的墓地,面对着她们的墓碑,他默默地放下了鲜花,泪水沿着脸颊无声滑落。他在墓前长时间地跪着,表达着对两位生命中重要女性的哀思与感激。

2003年,吴淳宝携带着他在台湾的妻子再次回到了宁波。走过一生的风风雨雨,见证了太多的变迁与不易,75岁的他决定不再回到台湾,而是选择在自己的故土宁波安度晚年。

李响.台湾老兵后代口述 父辈的流亡与乡愁[J].国家人文历史,2011(22):27-31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台湾   发妻   回乡   村里   婆婆   村民   码头   仓库   家中   妻子   物资   儿子   老人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