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复榘被枪毙后,他的三个老婆和五个子女们后来怎样了

韩复榘,民国时期的大军阀,人们的印象中,他是一个大老粗,是有勇无谋的武夫,民间流传着不少关于他的笑话。但这只是人们对于他的嘲讽,他不但不是目不识丁的大老粗,而且他的书法还相当不错。韩复榘出身书香门第,父亲是位很有名望的私塾先生。他从小读书也很用功,但他天性好赌,后来为了逃债,被迫去辽阳闯关东,正赶上当地招兵,19岁时参军入伍,投身在冯玉祥部下。正是由于他有文化基础,不到半年就由正兵提升为营部司书生,后来他各方面都表现出色,便获得连续升迁。他敢打硬仗作战勇猛,屡立战功,与石友三、孙良诚、刘汝明、孙连仲等成为冯玉祥的得力战将,成为冯玉祥手下的十三太保之一。

1930年9月,韩复榘被蒋介石任命为山东省政府主席。他主政山东期间,还是非常有作为的。尤其是教育事业,他的投入非常大。他聘任何思源为教育厅长,使山东省的教育在全国名列前茅。他还专门划出一片区域,大力支持梁濑溟的乡村建设计划。后来,梁漱溟评价韩复榘说:“他对儒家哲学极为赞赏,且读过一些孔孟理学之作,并非完全一介武夫。”另外,他还严厉打击土匪烟贩,在山东大力禁烟。他在山东被人戏称为“韩青天”,只因他经常像县太爷一样,坐在省政府大堂上亲自审案。他审案并不依据法律,而是凭自己的喜好,给犯人相面。他认为是好人的就当庭释放,他认为有罪的就拉出去枪毙。他在山东杀不了少人,但大部分是烟贩。

对于整顿吏制,他深得朱元璋真传。他组建了一支“高级侦探队”,选用高中毕业生充任队员,对各部门的官吏明察暗访并向他密报,就像朱元璋的东厂西厂,是直接向他负责的特务组织。发现有贪污受贿官员立即逮捕,以军法处置。

1937年12月底,韩复榘身兼山东省主席、第五战区副司令、第三集团军总司令,负责国民党在山东方面的对日作战。然而为了保存实力,他违抗军事委员会命令,放弃了黄河与泰山天险并主动撤出济南,并暗中与日本人谈判。1938年1月,蒋介石以“违抗命令,擅自撤退”为罪名,在武汉把他秘密枪决,据说死时身中7枪,7发子弹都击中要害。

韩复榘的私生活极度糜烂,他主政山东期间,大力排斥南京政府的势力渗透,使山东成为了他的独立王国,俨然就是山东的土皇上。伸手五支令,拳手就要命,他不光杀人无数,而且风流成性,吃喝嫖赌,欺民霸妻的事他也没少干,民间对他的骂名也多源于此。

“管家夫人”高艺珍

韩复榘有三个老婆,14岁时娶了结发妻子高艺珍。高艺珍和他都是1890年生,出身名门,是个大家闺秀,也是位小脚女人。她受到家庭的熏陶,深受传统“三纲五常”的封建礼教影响,为人温顺贤良,是位典型的家庭妇女。他们结婚以后,韩家放松了对韩复榘的管束,不久便迷上了赌博。十赌九输,韩复榘也不例外,很快就债台高筑。但高艺珍并没有因此而报怨他,而是主动变卖自己的嫁妆首饰等,为韩复榘凑足了闯关东的盘缠。两个人逃到辽阳,过了一段夫妻恩爱的生活。

韩发迹后,又纳了两房妾室,但对原配夫人总是客客气气,并没有产生休妻的想法,这也是韩复榘一生所做的正确事情之一。以后来人的角度看,高艺珍在韩死后,成了韩家人的主心骨,为韩家子女们的日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高艺珍共给韩复榘生了3个儿子,长子韩嗣燮,次子韩嗣燠,三子韩嗣烽。

“外交夫人”纪甘青

纪甘青,原名徐水仙,河南源河人,是唱河南坠子的名伶,不光样貌好看,口才还好。跑江湖卖艺的吃的就是张口饭,所以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滴水不漏。她本来和当地的税务局长打的火热。1928年,韩复榘担任河南省主席,一眼便相中了色艺双绝的徐水仙,那个局长害怕韩复榘的势力,便忍痛割爱,不再与徐水仙来往。不久徐水仙就被韩复榘娶进了家门,成了他的二姨太,而且给她改名纪甘青,可见韩对她的宠爱。

影视剧中的纪甘青

韩复榘如获至宝,常常与纪甘青饮酒寻欢,出席各种社交场合,形影不离。深谙人情世故的纪甘青颇有社交能力,也为韩复榘化解了不少人际关系上的矛盾。据说韩能出任山东省主席,纪甘青功不可没。因此,人们把纪甘青称为韩复榘的“社交夫人”。她虽没有给韩生个一儿半女,但韩的后事却是由她一手操办的。

韩复榘的后事本该由原配操办,为什么却由妾室出面呢?原来,当得知韩复榘被枪决的消息后,韩的大儿子韩嗣燮便被吓得精神失常,以至生活不能自理,高艺珍只好将长子送入精神病院,可惜天不遂人愿,不久长子韩嗣燮暴毖而亡。高艺珍分身无术,只好让次子韩嗣燠和纪甘青出面,为韩复榘收尸。

“娱乐夫人”李玉卿

李玉卿出身贫寒,为生活所迫流落到山东济南落入娼门。因为她长像不俗,再经过老鸨的调教,练就了一身钩人摄魄的好本领,很快就跻身为头牌花魁,艺名“红菊花”,结交了不少济南城的富家公子。

韩复榘到山东后,吃喝嫖赌的本性更暴露无遗。他先骗后诱,花重金把“红菊花”收入了自己的金屋。此时的徐甘青因为给他戴绿帽子,已被他打入冷宫。“只见新人笑,不闻旧人哭”,韩复榘有了新欢,自然又是夜夜笙歌。

李玉卿本就是妓女出身,专业学的就是如何拿捏男人的七寸。韩复榘为了仕途稳固,自然少不了攀权附贵,结交党羽。其中青岛市市长沈鸿烈、胶济铁路委员会委员长葛光庭、蒋介石的心腹蒋伯诚,以及以姚以阶为首的一些参议员,和韩复榘都是“同道中人”,李玉卿作为他们之间的润滑剂,为韩复榘忙前忙后没少卖力气。因此人们称李玉卿为韩的“娱乐夫人”。

民国时期的风尘女子

韩复榘死后,他的大部分家产被罚没,他的下属也是树倒胡孙散,各奔前程去了。亲朋好友害怕受牵连,也不敢上门。真是人走茶凉啊,原来门庭若市,如今冷清的门可罗雀。若不是孙连仲出手相助,这一大家子的生活都是问题。

纪甘青此时向高艺珍提出远走他乡另谋生路。高艺珍觉得她还年轻,为了韩复榘的后事也做了不少事,而且她又没有子嗣,便准了她净身出户的请求。从此纪甘青离开韩家,消失在人海茫茫的江湖之中,至于结局如何,再没人知晓了。

就在纪甘青净身出户的三四年后,三姨太也要离家出走。但她却提出了两项要求,一是带走她的儿子韩嗣熿,二是分走一部分家产。高艺珍断然拒绝了她的条件,双方各不相让,最后对簿公堂。李玉卿婚后经常劈腿,不守妇道,法院以此为由驳回了她的诉状,以高艺珍胜诉告终,李玉卿也净身出户了。

偌大的韩家也曾风光无限,如今走的走,亡的亡,济南再也呆不下去了。于是高艺珍拖家带口开启了流亡之路,她们先到西安,接上了三姨太生的四子韩嗣熿,后到武汉、上海,1942年到了北平。此时一家人还有她两个亲生儿子,三姨太生的四子韩嗣熿,过继自五弟的女儿韩嗣虑。

正在为生计犯愁的节骨眼儿,次子韩嗣燠指腹为婚的媳妇救了她们一家。原来韩复榘生前和好友谷良民商定,等他女儿长大了,就嫁给他的次子韩嗣燠。谷良民很讲信用,得知她们全家在北京定居后,派人把女儿从重庆送来和韩嗣燠完婚,并陪赠了丰厚的嫁妆。得到谷良民的救助,韩家终于不用为吃饭发愁了。

那么除了因精神病暴死的长子韩嗣燮,其他三子一女后来命运如何呢?

韩复榘的恶名被永远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家产也被充公,留给子女们最大的财产便是一位坚韧不拔、慈祥和蔼的伟大母亲高艺珍。她的子女们在高艺珍的教导下,不仅摆脱了父亲“骂名”的束缚,而且各各出类拔萃,在各个领域不仅建树颇多,有的还大放异彩,这实在是一件极其难得的事。

其中最富传奇的便是次子韩嗣燠。父亲去世后,韩嗣燠给自己改名为韩子华。韩子华在父亲生前,学习成绩就很优异,尤其是英文水平很高。定居北平后,他们过了一段相对平静的生活。他曾找何思源帮忙给自己找工作,但由于时局动荡,始终没有如愿。

北平解放前期,很多国民党高官选择逃往台湾,高艺珍为何去何从也犹豫不定。韩子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第一、父亲是被蒋介石杀死的,不能跟着他去台湾;第二,那些有钱人逃到香港或台湾,都是利用台湾为跳板,最终都想去美国。而我们都是穷人,根本没钱出国,最终只能落在台湾,到了台湾,一定没我们的好果子吃,所以我们不能去。经过商议,他们全家决定留在北平,等待解放。事后,他们全家也为这一正确决定感到欣慰。

1949年5月,韩子华考入北平的华北大学(现在的人民大学),不久聂荣臻到学校号召有文化的年青人入伍参军,韩子华便响应号召,毅然报名参军,成为了人民解放军的一员。1950年,韩子华参加志愿军被派往朝鲜,在朝鲜战场挥洒青春与热血,并荣立三等功,完成了命运的蜕变。

1955年,韩子华转业到了兰州电业局,韩子华工作热情,作风正派,视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渐渐被党和国家重用,一路从兰州市人大代表做到了民革中央候补委员、中央监察委员的位置,以沉甸甸的政绩报答了党和国家的信任与栽培,直到2013年于北京逝世,享年90岁。在韩复榘所有后代中,在中共内部担任如此高位的,仅此一位。

韩复榘的三子韩嗣烽也是一个胸怀壮志的大好青年,成年之后他便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号称黄埔最后一期的成都中央军校。但此时蒋介石已退守台湾,他便被我党分配到了西安运输公司工作。

工作之余,韩嗣烽利用军校毕业的优势,兼职负责黄埔军校留在大陆的同学会工作,在两岸军人之间,都发挥出了不小的积极作用,他的余生基本都在党的爱护与栽培下平稳度过。

韩复榘的四子韩嗣熿是五个子女中文化程度最高的一个。

韩嗣熿是李玉卿所生,自从他的生母出走后,他就被接来北京和大妈高艺珍一起生活,高艺珍对他视如己出,对他的呵护与疼爱甚至超过了亲生母亲,对他的教育更是倾尽了全力。韩嗣熿不负众望,学习成绩相当优秀,成功考入了清华大学。毕业后,在北京电力学院研究生部(现华北电力大学)做教授,社会地位颇高。

后来韩嗣熿又到了奥地利留学深造,所有开支均由高艺珍一家提供,尤其是大妈妈对他关心备至,书信来往频繁,始终牵挂着这位在外的游子。正是由于高艺珍对他的爱护,毕业后他放弃了在奥地利优厚的生活待遇,毅然决定回国赡养母亲,直到1957年高艺珍去世。

回国后韩嗣熿的事业一帆风顺,最终做到了民革北京市委秘书长的位置,其职级仅次于二哥韩嗣燠。2000年为国奉献一生的韩嗣熿去世,享年67岁。

韩复榘只有四个儿子,没有女儿,因此从五弟家过继来一个女儿名叫韩嗣虑。高艺珍对这个唯一的女儿更加疼爱,对她的教育也更加重视,这在当时来说是极困难的一件事,不仅需要有远见卓识,还要有相当的精力、财力支撑。在高艺珍无微不至的关怀下,韩嗣虑最终考入了北京电力专科学校,毕业后被安排在了电力局工作,最终成为了一名高级工程师。

韩复榘的死对他的家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的妻子高艺珍和儿子韩子华在他死后经历了巨大的痛苦和磨难。高艺珍带领四子一女,颠沛流离,艰难度日,曾流落到武汉、上海、西安,最后定居北平。她含辛茹苦,把三子一女都培养成人,而且都有不俗的建树,所有这一切都与源自她的坚韧和勇气,从她特殊的身份与所处的时代来看,如果说韩复渠的三子一女是成功的、绚烂的一生,那么他们的母亲高艺珍则是伟大的一生。

1957年,67岁的高艺珍在北京病故。韩复榘的家人在他死后的生活中,曲折的人生故事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变迁和历史的沧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徐水   北平   次子   台湾   长子   山东   蒋介石   北京   夫人   子女   女儿   老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