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陷入“擦边—罚款”的循环

来源:【昆明日报-掌上春城】

​椰树集团的广告语,再次成为舆论焦点。近日,椰树集团有限公司被海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龙华分局行政处罚40万元。原因是公司在自设网站发布的宣传图文,出现使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商业营销的情形,并使用“用椰子擦乳”“南太平洋美女很少‘飞机场’”等违背公序良俗的广告语,涉嫌违反广告法有关规定。

因广告低俗而被罚款,椰树集团不是第一次,相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公开报道资料显示,2008年,椰树集团因其广告涉嫌欺骗性有奖销售,被列为当年吉林省工商局的“打假维权典型案例”之中;2009年,椰树因在公交车上投放印有“老婆喜欢老公喝椰树牌石榴汁”等文字的广告,被罚款1000元;2019年,椰树因妨碍社会公共秩序或者违背社会良好风尚的行为,被罚款20万元;2021年,椰树因招聘广告中宣传“入学就有车、有房、有高薪、肯定有美女帅哥追”被罚款40万元……

一边擦边,一边被罚款;一边被罚款,一边擦边,椰树集团在“擦边—罚款”的循环中不能自拔,正如有网友的调侃:“擦边的快乐,只有椰树最懂”。为何这样说呢?先看一下2023年椰树集团的销售业绩就知道了:2023年椰树集团全年销售总额达到50亿元;今年1月份的销量较去年同期增长20%。此外,椰树集团全年总销量70万吨,同比增长10.26%;上缴税金6.82亿元,同比增长15.39%。

也就是说,虽然擦边营销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道德争议和法律风险,但由于椰树集团控制擦边的尺度,不至于过于露骨,引起社会大众的反感,以至于每一次罚款看似是被处罚,实质上因此引来媒体报道、引起大众关注、冲上网络热搜,相当于变相的用低成本获取高流量的方式打了一次广告。我们从广大网友对此事的留言中能看得出来,整体的负面评价并不是太多,更多的是一种调侃和玩味。

如果任由椰树集团玩“擦边—罚款”的游戏,显然是行不通的。一方面会消解法律法规的意义。行政罚款是严肃的,是有法律背书的,处罚的目的是警告当事人或者当事企业不要再犯,也警惕其他人或其他企业不要效仿。倘若行政罚款非但达不到处罚目的,反而会变相鼓励违规行为,就需要重新审视这种行政处罚的有效性,避免陷入以罚代管、罚而不管的窠臼。另一方面会带来破窗效应,在社会上形成不良示范。毕竟,在利益的刺激下,只要这条路径是可行的,注定会有后来者。此外,椰树集团也需要意识到,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在广告营销上始终游走在道德和法律的边缘,挑战公序良俗的底线,难免有反噬的时候。

昆明日报评论员

责编:谢春梅

编审:周晓雪

终审:周健军

本文来自【昆明日报-掌上春城】,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椰树   昆明   大众   春城   行政处罚   日报   法律   集团   社会   广告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