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访让孩子亲手砸玩具,“教育专家”亲身示范就这招数?

让男孩亲手砸碎自己心爱的手办、让女孩将自己的玩具漫画书都扔进垃圾箱、在男孩的房间里安装监控……近段时间,社交媒体账号“赵菊英家庭教育”“家访中国”“赵菊英聊教育”发布的几段视频引发争议,不少网友质疑视频中的做法是“霸凌式教育”。

“赵菊英家庭教育”账号资料显示,她是“33年资深家庭教育专家,33年资深语文名师”,“在全国各地巡回演讲超过1000多场”,出过两本书,有一个“3岁背完150本纯英文世界名著、7岁精通四国语言”的儿子。该账号早期发布的视频有不少是一位英语流利的男孩的视频。

在上面的描述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3岁背完150本纯英文世界名著”——3岁的孩子,能读完150本纯英文世界名著,已令人感觉不可思议,能够“背完”,更是惊为天人。

出于好奇,我搜索了一下赵菊英的儿子。早年间关于赵菊英儿子的消息,都离不开“神童”两个字,其中就包括“3岁在家自学英语,并认识2000多个汉字”。

“3岁自学英语”,跟“3岁背完150本纯英文世界名著”,可谓天差地别。这种追忆式描写,显然更多来自于家长的叙述。巨大的前后反差,或许源于一种角色转换——早些年,“神童”儿子是赵菊英全力打造的重点;如今,赵菊英已经从幕后走向台前,全力打造“家庭教育专家”的人设。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赵菊英视频中那位英语流利的男孩,应该就是她引以为傲的儿子。通过这些梳理,不难对赵菊英作出一个初步判断:无论她是否算得上“家庭教育专家”,仅就策划包装而言,她的表现堪称“专家级”,她不仅了解受众的兴趣点,而且总能不失时机地发掘自身的“看点”与“卖点”。

家庭教育是绝大多数家庭无法绕开的课题,而很多家长往往陷入“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本领恐慌。因此,社交媒体上,关于家庭教育的内容总是格外火爆,各类“家庭教育专家”竞相传经送宝。赵菊英曾在视频中表示,家长在家中要尊重和信任孩子。这也是如今引起网友质疑的关键——其身体力行的“霸凌式教育”,与“尊重和信任孩子”相去岂止千万里?

坦白说,赵菊英亲身示范的“霸凌式教育”,非但不足以展现所谓的专业性,反而是一种常见的家庭教育误区:家长不是通过协商去解决问题,而是利用权威逼迫孩子就范。当赵菊英以逼迫孩子损坏玩具,来标注自身权威的时候,实际上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破坏性试验”,由此破坏的不仅是孩子心爱的玩具,同时还有一颗渴望被了解的稚嫩童心。

账号内容显示,赵菊英家访的地点包括重庆、江苏、四川、云南、广西、贵州等地。作为一种营销行为,赵菊英四处家访不失为一种直观的品牌宣传。不过,如果赵菊英每次都拿“霸凌式教育”作为杀手锏,难免会给被家访的家庭留下更多问题——“教育专家”亲身示范的时间很短,但激化家庭矛盾的负面效应,却需要家长用很长时间去慢慢修补。

家庭教育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能力。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孩子,也没有能够“一招鲜吃遍天”的教育专家。所谓因材施教,首先建立在了解并尊重孩子的基础上。就此而言,每个家长都应从家庭实际出发,从孩子需求着手,努力成为自己家庭的“教育专家”。如此,面对那些行为偏僻性乖张的网红专家,才能多一些冷静,少一些盲从。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赵志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9

标签:家访   专家   英文   英语   家庭教育   儿子   家长   玩具   孩子   家庭   视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