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无线电三厂参观记

文:PAI401 此文作于2000年前后

  这是我成为广播论坛注册成员以后一直想为上海无线电三厂写的一点东西。

  我记的是在1967年1月以后,我又有了一次串联的机会,同行有一位姓杨的同学,我们的路线是先到上海,然后再下广州。

  火车上人很多,连行李架上都有人,幸运的是我们有座位,而且是靠车窗的,所以旅途上不是很累。火车开得已经没有点了,开开停停,到上海时已经是晚上九点左右。上海火车站有接待站,把我们安排在一所中学住宿。我们拿着这张条子出了上海站。

  我们两人从来没到过上海,只问了这个中学的大概方位,路上遇见一位下了班的中年工人师傅,这位好心的师傅一直把我们送到那所中学附近并给我们详细指明路线才放心地离开我们,多么好的工人师傅,谢谢你,工人师傅,谢谢你,上海人。

  晚上一觉睡到天明,吃过早饭,就迫不及待去逛大上海,上海的秩序很好,只是有一点让我吃惊,男性小便池就在路边,且随处可见,无任何遮拦,一开始我不好意思使用,后来看见上海本地男性成人旁若无人地撒尿,而上海本地成人女性表现得视而不见,毫不在乎,我才大着胆子使用,不过后来也就习惯了。所以那时一个外地人到了上海也不必为找厕所发愁。上海方便直方便。若干年后我重游上海就没有这样的景观了。

图片:网络

  作为一个小小的无线电爱好者,参观无线电厂当然是我一心愿,有如到麦加朝圣一般。我就向我们住宿的中学接待站打听上海无线电三厂,并在一个弄堂里找到了上无三厂。

  进了厂,我们说明了来意,厂方专门派了一个年轻的阿姨接待我们,上无厂的大门很普通,不大。记得有一个拱门,只有一辆解放卡车那么宽,厂里的厂房布局也不整齐,都是些有木制地板的旧房子,一点也不像苏联援建的内地的厂那样正规。那位接待的阿姨问我们想先看什么,我说要看生产美多28A收音机的地方,于是她领我们上了一个车间的二楼。

图片:网络

  这个位于二楼的车间挺大,大概有五十米长,十几米宽,正中间是总长几十米的工作台,两边靠墙还有一些工作台。中间的长工作台是一条生产流水线,工人好像都是女性,有年纪大,也有年纪轻的。她们很专心往印刷电路板上插元器件,并且立刻用电烙铁焊上,工作熟练,训练有素。我印象最深的是,有的焊点连在一起了,她们趁着焊锡没有凝固,用手一弹电路板两个焊点就分开了,真棒。这条生产线的起点处印刷电路板是空的,到了后面就焊接完了,最后几道工序是调试、装壳、检测、装箱,眼看一台复杂而精美的美多28A就制造完成了。

  靠两边墙的工作台是绕制和测试线圈的,我记得好像被绕的线圈和Q表连在一起,绕制和测试一次完成,成品立刻被送到生产线,这样可以实现零库存,上海人真聪明,真能干。

  正在工作的阿姨都很专心,发现我们走到她们身边,抬起头向我们微笑一下,又低下头去工作,有的也和接待我们的那位阿姨轻声交谈几句。上海人真敬业。

  接着我们又参观了电子管收音机生产车间,这个车间没有生产28A的车间大,但也是流水作业,焊接调试检测一次完成。这个车间后几道工序有一些男性工人师傅。

  我们还参观了电源变压器的真空浸渍车间,这个车间不大,光线也不好,只有一个男性的工人师傅,非常热情,给我们详细讲解了变压器真空浸渍的式艺流程。

  接着参观了变压器的绕制车间,车间也不大,有十几个工人,有男也有女,都是用得很普通的绕线机,工作非常熟练,绕得很快,工作很专心。在一个角落,有一个年轻的男工在一个很大的木制框架上绕一个很大的变压器线包,我们在旁边看了很久,我觉得那位工人的姿势很美。

  参观完了,那位接待我们的阿姨很热情郑重地把我们这两个毛孩子送到厂门口。挥手告别后,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上海无线电三厂,回头看,那位阿姨还在门口远远望着我们。

  这次参观使我的心情多年来一直不能平静:多么简陋的生产条件,多么敬业的工人师傅,多么好的产品!如果把生产条件改善得好一些,会作出多么大的贡献!

  上海人真棒!上海的产品真棒!

  衷心向你们致敬,上海人!

编辑+配图:收音机评论译介 来源:广播论坛

由衷感谢“PAI401”前辈的分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无线电   上海   接待站   工作台   上海人   车间   阿姨   师傅   工人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