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无缺?张幼仪一个鲜为人知的缺点,把徐志摩越推越远

1990年,张幼仪去世后的第一年,徐积锴携手一众孙子女,从张幼仪留下的纽约豪宅中出门前往墓园中烧香祭拜。

作为由张幼仪一手拉扯长大,徐积锴反是跟徐志摩更亲。对于张幼仪,他更多的厌恨,言辞之中皆是张幼仪被徐志摩抛弃罪有余辜。

祭拜礼成后,徐积锴更改祭拜次数,张幼仪不配一年祭拜三次,明年开始减少祭拜次数。

只见徐积锴憎恨看向墓碑上的“苏张幼仪”,不屑叹息道:“世人皆知我母张幼仪完美无缺?但又有谁知道她那个鲜为人知的缺点呢?不怪我父骂她是“土人”。如果我是我父徐志摩,我也不会喜欢张幼仪这种女人的!”

计较又精明母亲—张幼仪。

徐积锴自幼跟随在张幼仪身边,除了享受其母为他提供的优渥物质条件,也承受着其母性格上的缺点。

作为徐家的独苗苗,徐积锴对于其父徐志摩和其母张幼仪的往事熟悉非常,知晓两人是政商联姻,张徐两家皆能受益,唯独联姻的两人吃亏而已。

也知晓徐志摩在张幼仪生他期间,徐志摩两手一挥丢下正在临盆的张幼仪。更知晓其父徐志摩婚内出轨爱上林徽因,又故意促使张幼仪怀孕,让他失去了弟弟彼得。

但徐积锴并不厌恨多情的父亲徐志摩,与其母张幼仪生活多年,他很清楚张幼仪的计较和精明,反而有点同情起徐志摩。

在薛轩清《表姐认识的苏季之、张幼仪》里,有一段对于张幼仪形象很中肯的描述:“说实在的,我不希望张幼仪的缺点让太多人知道,她是一个能干的人,也基本上是一个正直的人,只是太计较太精明了,精明过分,人情味就不够了。”

徐志摩厌恶张幼仪,更多是看到了她身上满满的铜臭味和算计味。连由他一把屎一把尿拉扯长大的徐积锴,也这么认为。那张幼仪到底能精明算计到哪种程度呢?

张幼仪被迫和徐志摩离婚后,大发了一笔国难财,通过卖黑心棉给抗日战争中的士兵,踩着冻死的士兵和百姓完成一波资本原始积累,也让徐积锴能够在美国衣食无忧。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社会动荡,爱国之人如林徽因和梁思成坚守李庄,坚决拒绝了友人相助美国医治肺结核。没有爱国情怀的张幼仪飞速订了机票,飞往香港,远离了动荡。

而后在香港认识了邻居苏季之。插足苏季之的婚姻,苏季之的原配去世后,顺理成章成为了苏季之的夫人。两人一起打理苏季之的中医馆,其中薛轩清的表姐陆锡瑶在苏季之的医馆中帮工。

陆锡瑶是个医生,而且与张幼仪有亲戚关系。张幼仪怀上苏季之的孩子时,生产到坐月子,都由精通医理的陆锡瑶一手照料。

陆锡瑶为人本分,在医馆兢兢业业。甚至有时药材缺了,原本只管行医,她也不辞辛劳帮忙跑腿。

可是到了发工资的时候,张幼仪却克扣工资,不愿意按照先前承诺好的支付,只是发了三分之二,张幼仪比当初承诺的少了三分之一

还说:“下午你只工作两个小时不是四个小时,所以改为小时计算而不能按整日计算。” 陆锡瑶很生气,她一天到晚,除了要行医把脉,还要补缺药,忙得脚不沾地,最终索要无果。

张幼仪强词夺理,陆锡瑶争辩不过,只得找到通晓人情世故的老中医—苏季之,他立马补给陆锡瑶被克扣的钱,还叮嘱她:“以后有什么事,直接跟我说。”

由此可见,张幼仪与丈夫苏季之的思想境界差距非常大,她的精明计较也得不到第二任丈夫的肯定。

徐志摩与她结婚后,便是发现了张幼仪性格上缺陷,渐渐对张幼仪从有好感到完全失望,最终动了婚内出轨的念头

多年前,徐志摩抛下正在临盆的张幼仪,坐上飞机赶到美国,张幼仪的二哥得知后,生怕徐志摩影响了两家联姻的利益,给张幼仪订了机票,让她跟随徐志摩,照顾他的生活起居。

张幼仪一到美国,就夺命质问徐志摩的钱放在哪,都花在哪去了,要一个个把记录写出来。徐志摩本想带她参观一下美国景色,一下子更加憎恨张幼仪了。

看人下菜碟的母亲—张幼仪。

徐积锴自张幼仪离婚后,同她居住在香港,也顺理成章在香港求学。求学期间,张幼仪每月拨一笔勉强能够满足温饱的生活费给他。

如果想要改善生活,就需要拿高分卷子来换。徐积锴正值身体成长期间,张幼仪给的生活费只够饱肚7分。

所以很拼命学习换取更多生活费,课业繁忙复杂,尽管他埋头苦学,也没能考出高分,自然也没能改善伙食。

徐积锴晚年回忆起这段日子,称其母张幼仪是在看分下菜碟。

除此之外,张幼仪还看人下菜碟,也是她精明的另外一种体现。在《表姐认识的苏季之、张幼仪》里,陆锡瑶就曾表示。

张幼仪曾经看她穷,经常送一些旧衣服给她,她很感恩张幼仪。拿回家后才发现那些衣服尺寸都不对,都是没法改的,只能转头扔掉,称张幼仪把她当成免费“保洁”,定期清理不要的衣服。

彼时的陆锡瑶刚大学毕业,生活拮据,她觉得张幼仪是看人送东西,如果她当时没有那么穷,张幼仪一定会送好一点的衣服的。

除此之外,陆锡瑶还披露,张幼仪之前不知道她和陆锡瑶有亲戚关系,后来知道了,才转变态度,反而有些“讨好”。

张幼仪经常让苏季之开宴会剩下的烤鸡送给陆锡瑶,她当然也感恩,可惜拿到手的烤鸡是个骨架子,没有肉。所以不仅是徐志摩不喜欢她,陆锡瑶也觉得张幼仪“看人下菜碟”,有点“精明”过分。

大发国难财的母亲—张幼仪。

徐积锴虽然随着张幼仪辗转于世界各地,但是他是一枚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对于其母张幼仪,在中国最艰难的时刻大发国难财的做法表示不齿,但由于他学费和生活费的需要,他也只能装作不知道。

1922年,张幼仪在哥哥的帮助下,德国柏林生下了次子彼得。徐家由于还想继续混在政治圈里,也知道他们对不起张家。

当时徐申如把财产划成3份,把3分之一的财产给了张幼仪,剩下两份打算一份用作养老,最后的一份给新媳妇陆小曼。

可惜最后徐志摩由于张幼仪的计较,没钱做安全性高一些的飞机,只能坐最便宜的邮机,以至于最后丧命在飞机上。

徐申如得知独子死亡,悲痛欲绝,而此时的新媳妇陆小曼还拿着徐家的钱花天酒地,盛怒之下,把两份财产都给了张幼仪,而且还把上海海格路125号的豪宅送给了张幼仪。

此时的张幼仪,无疑是陆小曼和林徽因之中最后的赢家,一手握着离婚分到的巨额财产,一手握着张家的几个哥哥的权势开启了她“发国难财”的道路。

在抗日战争时期,她拿出张家财产和私房钱,借住几位哥哥的关系,购买囤积了大批的军服染料。

等到抗战爆发,以100倍的价格卖给抗日军队。

抗战全面爆发后,所有的商人都在原价、成本家帮助中国度过难关,张幼仪却凭借特权,把高价卖出军服染料的赚到的巨额金钱,投入到棉花和金条里面,直言要抗日军队按照高价购买,否则她宁愿烧了也不卖。

张幼仪经历两场战乱,踩着许多冻死的军民完成了资本积累。

所以徐积锴对于从小抚养他长大的张幼仪,非常不齿,认为父亲徐志摩会厌恶张幼仪也是“情理”之中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9

标签:彼得   大发   国难   机票   爱国   完美无缺   美国   鲜为人知   表姐   生活费   精明   财产   缺点   徐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