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接受KDDI现场审核,福田带着3件套,一通拍照后:93项不合格

【风起堂原创 | 不编不传,有源有据,分享商业大佬创业传奇,解读管理智慧。】

参考资料:

田涛、吴春波著《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田涛著《华为访谈录》,吴春波著《华为没有秘密》,林超华著《任正非传》,王育琨《苦难英雄任正非》。


稻盛和夫,被称为日本的经营之圣

稻盛创建了两家世界500强企业(京瓷、KDDI),其中的KDDI是日本第二、全球排名 12 的电信运营商。

任正非,也被称为中国的经营之神

任正非创建的华为,更是全球唯一一家不上市的500强企业。

华为作为通讯设备企业,要出海,当然也避不开日本,避不开和稻盛和夫的KDDI的合作。

华为在和KDDI的合作过程中,也并非一蹴而就

甚至,在KDDI考察华为的时候,华为一向自视为傲的质量管理上,竟被KDDI虐的体无完肤。

01

KDDI检出华为93项不合格,
福田:华为质量水平不行

那是在2008 年,KDDI 对华为制造现场进行了第一次审核。

当时的华为,各种质量管理认证证书拿了一大把,自认为要通过KDDI的审核自然不会有问题。

福田是KDDI 审核的主审员,随身携带手电筒、放大镜、照相机和白手套,他检查的细致程度和严谨性让很多华为员工觉得不可理喻。

最近网络爆火的“提灯定损”热词,如果用在KDDI的审核员身上,简直只能算是小巫见大巫了。

福田的白手套用来抹灰尘,放大镜用来看焊点的质量,手电筒用来照设备和料箱的灰尘,照相机用来拍摄实物照片

华为制造车间的每个华为人看到福田这样检查灰尘,无不细思极恐!

没有意外,华为的自信被打击到了。

第一次审核完毕,华为生产现场管理93 项不合格!

华为工程师当然不服气,和KDDI审核专家据理力争,认为日方审核文件条文和标准不合理。

福田对华为的封闭和自满非常生气,丢下93个问题点就回了日本,并传回话来说:“华为质量水平不行,而且华为工程师太骄傲,不够谦逊。”

不只福田,还有其他KDDI 专家,也对华为过于乐观的态度提出了质疑和批评,告诫华为不要做“井底之蛙”。

02

华为震惊之后

面对KDDI审核员丢过来的93 个问题,华为人的第一反应是震惊,第二反应是争论。

有人说华为早已达到行业规范,福田这是吹毛求疵。

一时间,华为各部门都很难接受这个结果,每天晚上都讨论到 12 点,讨论福田提出的问题和批评,争论不休。

确实,KDDI给出的这 93 个问题,每个问题都有非常高的要求,且很多地方远远超出行业标准。

华为不服气,通过相关渠道向摩托罗拉打听,原来摩托罗拉也没有通过整个认证

但是,摩托罗拉说,如果华为能通过KDDI这个认证,那么其他任何公司的认证也都能通过

最后,华为高层讨论决定,抛开分歧和异议,接受审核结果,以 KDDI 的要求为标准,以客户的眼光来改进现场,用更开放的心态,更高的进取心,在质量上迎难而上,不退缩,不放弃,投入大量资源对设备、现场进行优化改造,准备迎接第二次审核。

4个月之后,华为接受KDDI的第二次审核,华为市场部和日本代表处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福田等人请来(因为第一次审核冲突,福田不愿意再来)。

二次审核完毕,福田列出问题项 57 个

不过,让华为高兴的是,虽然这次问题有57个,但审核的结果是通过!

KDDI福田肯定了IQC 部门,只有 9 个问题,在所有区域中做得最好,而有些做了 10 多年的公司审核问题都不下 30 条。

次年,KDDI 给了华为第一份合同,但它对华为并未完全信任,因为华为还要经历第三次审核

2009 年 11 月,KDDI 派出 8 名专家第三次来到华为,在华为生产线上全程监测华为生产流程,从原材料分料到成品最后装箱,KDDI 的专家都要亲眼看到、检查过才放心。

这对华为来说是第一次。

从员工到高层主管,都在现场,一丝不苟,全程投入,用真诚和努力感动了客户,使客户终于对华为产生了信任感。

最后,虽然仍有问题点(含建议)共 24 个,但华为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系统得到了KDDI的认可和满意。

也是从2009年开始,华为正式走进日本,和稻盛和夫的KDDI开启了正式合作

2011 年,福岛核事故期间,西方通信巨头撤走,但华为人在灾难中逆行的服务精神再次折服了日方。到 2013 年,华为在日本的销售从 2011 年不到 5 亿美元,增长 3倍接近 20 亿美元。


03

任正非和稻盛和夫

其实,作为华为的创始人任正非,和KDDI的创始人稻盛和夫,在两家合作背后,也建立了高端友谊。

早在华为和KDDI建立联系之前,稻盛和夫视察上海京瓷工厂,看到京瓷对面华为研究所的时候,就曾感叹:哎呀,中国还有这么大的公司!

2009年,现任华为董事之一的阎力大,在主持华为日本市场的时候去拜访稻盛和夫,稻盛再次表达他对华为的惊叹:没想到中国还有这样的公司!

也是在这一年,两位“经营之神”见面了。

一个在日本被誉为经营之圣,创立2家企业并成功带入世界500强;一个在中国也被人称之为中国的“经营之神”,43岁创立华为,从一个二道贩子成长为全球唯一未上市的500强企业——任正非和稻盛和夫,两位企业创始人和精神领袖,开启了他们的第一次“火花碰撞”

......

此后,任正非与稻盛和夫先后4次会面交流。

阎力大作为亲历和见证者,认为稻盛和任正非之间“有很多共同语言”,两人之间堪称就是“相互吸引”!

这当然不是成功学,但这两位经营传奇人物,其经营理念和管理思想,很多地方“英雄所见略同”。

任正非评价稻盛和夫时自称“赶不上他”,并称赞稻盛和夫的京瓷引领了一场电子陶瓷的新材料革命,华为是追随者

稻盛和夫也给予任正非很高评价,稻盛先生更是亲自为任正非题跋并赠与其《活法》一书

在日本,稻盛和夫将其一生的经营传奇提炼成了经营哲学,被世人尊为“经营之圣”。

研究稻盛哲学的王育琨表示,中国的企业经营史上,虽“前无古人”,但后有来者却是可能的,与稻盛先生拥有诸多共同的任正非,或许就是这个“来者”

经济学家张五常称,在中国的悠久历史上,能被写进史书的天才,商业上只有一个任正非

国防大学金一南教授,多次在演讲中表示,任正非称得上“中国的经营之神”

盛誉之下的任正非,却坚称自己不过是“一个土民,不懂技术、不懂市场、半懂不懂管理,被一帮精英抬着登上了山顶,成了‘体面的小老头’”

有记者问任正非,华为管理哲学和管理思想的精髓是什么?

任正非答道:如果说华为公司有哲学,就一点,那就是"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创造价值"

——END——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华为   福田   京瓷   现场   摩托罗拉   日本   中国   哲学   质量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