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母婴健康的“暖男”

“怎么是男的来给我接生?”

作为男助产士,来自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下称“中山一院”)的委红锁、庞庆广,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陈晨都曾被问过同样的问题。

在女性为主的护理团队中,男护士是稀有的存在,而在男护士中更寥若晨星的是男助产士。作为迎接新生命来到世界的“第一个人”,他们如何成为守护母婴健康的“暖男”?5月5日是国际助产士日,笔者走进产科,探寻他们的答案。

不放过任何微小的疼痛变化

2014年,委红锁从武汉大学毕业,来到中山一院应聘,一心向往成为手术室、急诊或重症监护室的护士,但耐不住师姐的盛情“邀请”,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成为产科四名男助产士之一。

不仅产妇需要适应男助产士,委红锁也要适应新身份。他回忆,刚工作时,产房的男性比较少,加之自己对助产工作还不熟悉,导致自己面对产妇时十分害羞。

而现在,他笑称早已忘记性别,“当你对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非常自信时,就不存在性别之分了,在产科男生也能干得很好。”

如何“干得好”?以往,有些产妇认为男助产士不如女助产士心思细腻,可能会忽略异常表现,但委红锁却不认同。“敏捷的判断力是助产士不可或缺的能力之一,面对着母婴两条生命,每一个细节都不容有错。”他坚定地说。

谈起抢救一名子宫破裂的产妇的经历,委红锁仍心有余悸。

准备生二胎的阿萌,经历着宫缩疼痛,打了分娩镇痛后,安静地躺在待产室等待生产。

刚接班的委红锁对阿萌进行临产前的体格检查,当按压到子宫下段时,阿萌隐约感觉到疼痛。这个小小的异常让委红锁警觉了起来,他立马将情况报告给产科医生,经过再次体格检查,医生诊断阿萌是先兆子宫破裂。

由产科医生、助产士、儿科医生、麻醉医生等组成的快速反应团队迅速集结,为阿萌开展紧急剖宫产手术等一系列抢救。打开腹腔后,医护团队发现子宫破裂口有3—5公分,胎儿的肩膀已经顶在裂口处,幸亏委红锁发现得及时,否则母婴都会面临生命危险。

“每位产妇都会疼痛,但我们要留意高危产妇的疼痛变化,哪怕是一点点改变,我们都要提高警惕,仔细识别、评估,及时上报异常情况。”委红锁说。

给产妇“无声的力量”

下午5时,夕阳透过窗户照进中山一院产房。此时,小柠已待产近24小时,但宫口只开到1公分。小柠坐在分娩球上,每次宫缩时下腹就会传来一股强烈而短促的酸胀,她的脸瞬间涨得通红。

“屏气、呼吸,身体放松,把注意力慢慢放到呼吸上来。上下晃,左右扭,静坐舒服还是晃动幅度大一点舒服?”庞庆广一边温柔地引导小柠使用拉玛泽呼吸减痛法,一边不停地按摩她的腰部以缓解腰痛。

时间回到2014年,庞庆广大学毕业后就一头“扎进”了产房。乐观的他认为,男助产士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比如他们力气大,可以帮助打了麻醉药的剖宫产产妇从一张病床转移到另一张病床。

但工作最初,庞庆广男性的身份引起了产妇或家属的顾虑,他们认为女助产士能切身体会到产妇的痛苦,与产妇“共情”。

“助产士是整个生产过程中陪伴产妇最久的人,与她们共情很重要。”庞庆广说,虽然他无法感受到产妇生产时的疼痛,但他完全理解产妇疼痛后做出的反应,并通过各种方式缓解她们的痛感。

面对因疼痛而大叫的产妇,庞庆广总是紧握她们的手,不停地按摩着她们的后背,用肢体语言给予产妇最大的心理支持,让她们不再因疼痛而惊慌。

庞庆广的这种“无声的力量”还真管用,待产妇在他的引导下减轻了疼痛,安全顺利地分娩出宝宝,质疑声也就慢慢消失了。

伴着生育观念的进步,他几乎没有被产妇拒绝过。“医护人员都是专业的,我们之间只有医护和患者的区别,并没有性别的区别,专业性才是我首要考虑的问题。”小柠说。

重视助产技术提升专业技能

4月28日7时50分,陈晨匆匆走进产房办公室,仔细看了看挂在墙上的“产妇情况一览表”。随后,他换上蓝色短袖制服,快步走向待产室。

见到陈晨,28岁的产妇若楠向一旁陪产的丈夫嘀咕:“现在怎么有男的接生小孩?”

面对若楠的顾虑,陈晨并没有介意,而是主动与她沟通起来:“打完无痛,感受如何?生产会持续消耗能量,还是要吃点东西。”经若楠同意后,陈晨开始为她做基础检查,叮嘱注意事项。

看到陈晨细致而专业地为妻子做产前准备,若楠丈夫悬着的心也落地了,“关键要看助产士的技术和专业水平,保护母婴的安全是最重要的。”

而在陈晨看来,接下来的产程将是一场“战斗”,他与产妇要建立“合作关系”,共同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战斗”也是陈晨的工作常态,一个月前的一天,他和同事6个小时接生了20个新生儿,下班时他累得瘫坐在椅子上,一动也不想动。

尽管如此,陈晨还是热爱着产科,“产科充满朝气和幸福,看到母子平安的那一刻,成就感满满”。

12年来,陈晨从“小白”成长为分娩室小组长,技术愈发成熟。如今他不仅关注母胎安全,还关注产妇的分娩体验,牵头在科室开展降低会阴侧切率的研究。

“现代的助产士要有更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支撑,才能更好地服务产妇。”陈晨说,新的生育形势和生育理念下,做好一名助产士要把路子走“专”,不仅要提升专业技能,还要具备及时分辨危急情况的能力,重视人文关怀。

(阿萌、小柠、若楠均为化名)

南方日报记者 厉思璇

通讯员 彭福祥 梁嘉韵 白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7

标签:母婴   待产室   助产士   产科   产房   中山   产妇   子宫   疼痛   医生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