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曝光后才知道的真相:地方财政吃紧的原因,钱都是这样子花掉的

#精品长文创作季#

中国经济近年来迎来飞速增长,中国城市基建进程不断加快。但目前全国大量地方部门存在财政吃紧的窘境,背后多半是我国地方部门对于财政资金的不合理花费、分配导致!

地方财政资金的不足,不仅令我国城市化进程被拖缓,更是令中国老年人的养老以及医疗出现障碍!那么我国为何多地频繁出现财政吃紧窘境,又该做出哪些调整进行整改呢?

一、中国地方财政面临吃紧窘境

目前中国正处于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过渡的重要阶段,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深,关于城市建设所需的财政资金投入更是逐年增长。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积极推动城市化进程,目前中国城市化概率已经达到了65%左右。这一数据与诸多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较,都属于上流水平。

我国积极推动基础城市建设,地方财政自己你被大量消耗。例如在生产基础设施方面,我国建设完整的供电、供水网络。即使是居住在山沟子里的居民,我国也不远万里帮助其解决基本的用水用电问题。

其次则是公共交通方面,我国积极建设高速公路、地铁、高铁等。力求将公路修建到家家户户的家门口,帮助老百姓解决出行困难的难题。

除此之外,我国城市基础建设还体现在社会基础设施中。其中包括医院、学校等医疗资源、教育资源等必需品,更是建设大量的动物园、植物园、博物馆等城市建筑,保障居民的消遣生活所需。

最后则是关于制度保障机构的建设,像是城市必备的公安局、管理部门等等。城市基础设施的大量铺设,需要大量的财政资金来满足。

我国关于城市基础建设的资金投入可谓是不断增长,我国公共预算的财政资金。仅仅在2022年便已经达到了20万亿元,同年中国GDP总额为121万亿元,财政支出的公共预算占据总GDP的16%。

而在全国公共预算中,其中中央公共预算为94885亿元。地方财政的公共预算则是108818亿元,这一数据已经是多年来的连续涨幅。同比上涨幅度更是达到了2.1%。

而在2023年最新公布的财政支出数据中,全国公共预算的支出更是达到了惊人的21.6万亿元,同比增长6.4%。这在全球经济全面下行的背景下,显得有点格格不入。

尽管中国财政投入近年来不断增长,地方财政资金更是前赴后继地填充,但大量的城市仍旧面临财政赤字危机。

而面对此等现状,央视媒体更是进行深入调查,发现其中猫腻。央视媒体曝光,原来钱是这样花掉的。怪不得全国各地纷纷出现财政吃紧情况。

那么央视媒体对于全国各地财政吃紧现状爆出了哪些猛料?全国地方财政吃紧的根本原因究竟为何?

二、全国地方财政吃紧的根本原因

全国地方财政吃紧是一个复合问题,其并不是单纯的某项政策、某项措施导致,而是由外部环境以及内部原因共同导致。

对于全国地方财政吃紧的外部原因,主要分为经济环境的萎靡以及房地产市场的衰落两个方面。

对于国家地方财政的主要来源来说,税收无疑是地方财政增加的最大助力。但随着疫情的猛烈袭击,全球陷入经济发展窘境,我国制造业、商品经济遭遇滑铁卢。

中国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商品供应市场,中国制造的物美价廉商品可谓是享誉全球。

但中国自从2019年疫情以来,便受到海运物流停摆的影响,导致海外贸易无法正常运行。大量制造业公司破产倒闭,地方税收不断走低。

除此之外,作为中国最大的合作伙伴之一,美国对于中国商品产业有着旺盛的需求。但疫情的发生令其发现本国制造业的缺陷,积极推动产业回流。对于中国商品提高关税,令我国不得不砍单美国订单。

疫情的冲击以及全球产业回流,导致我国商品制造业即使是疫情结束仍旧深陷囹圄。甚至部分制造业年假被延长至两个多月,开工困难。

疫情的过程中,财政收入大幅下滑。与之相对的则是地方财政的大量支出,其中大部分都用在疫情防控方面。

根据国家统计部门发布的数据显示,仅仅是2020年的第一季度,我国全国各地用以疫情防控的财政支出便达到了1775亿元,对于地方财政造成了严峻的财政压力。

三年疫情的抗疫支出,令我国地方财政的积蓄面临枯竭。大量城市基建工程面临停摆,养老金财政储备、医疗保险财政储备出现缺口。

疫情过后全国经济面临下行局面,我国房地产营收遭遇滑坡。对于中国房地产市场来说,其并不是简单的商品市场,更是我国过去20年内城市化建设的最大助力。


我国过去20年的时间内,房价迎来飙升。从21世纪初的2000元/平米上涨到巅峰时期的11000元/平米左右。

地方部门将土地售卖给开发商获得大量的财政资金,进而用以城市基础建设。完善居民基础生活设施的建设,推进城市化进程。

但随着后疫情时代的经济下行,全国人民收入遭遇困难。下岗失业潮不断延续,房地产市场遇冷。房地产市场的冷淡令地方财政无法通过售卖土地获得财政补充,频频出现财政吃紧窘境。

再者则是对于购房群体来说,大部分刚需客户已经在房价高涨时期购置了房产。因此未来地方财政想要继续通过卖地获得财政补充的方式,将会愈发困难。

以上皆是地方财政吃紧的外部原因,但即使全球经济环境表现不佳,地方财政仍旧不至于沦落到财政赤字的地步。而地方财政之所以面临赤字危机,主要还是内部对于财政资金的不合理分配。

我国大部分的地方财政面临严重的面子工程、绩效工程现象,建设大量不合理项目、居民需求不匹配项目。

大量城市连居民生活所必须的基础设施都没有建设完备,却将大量的资金用在纪念馆、文化馆等面子工程中,耗费大量财政资金。

再者则是地方部门对于物料的采购过程中,有着忽略市场价格的问题。像是在垃圾清理车、洒水车等设备的购买中,普遍存在高于市场价格的现象。国内大量地方部门的招标项目存在不透明情况。

最后则是在年末时期,各个地方部门为了完成一年的绩效,对于财政资金进行大规模的使用。其中很多项目的筹建都只是为了例行公事,甚至包含虚假支出现象,令大量财政资金被浪费。

面对央视媒体的爆料,老百姓才终于知晓财政资金分配存在不合理现状,导致如今全国各地面临财政吃紧窘境。

那么未来我国地方部门应当做出怎样的改善措施,改善全国地方部门财政吃紧的窘境呢?

三、如何改善当下全国各地财政吃紧窘境?

对于我国地方部门来说,想要改善当下财政吃紧的境况,最重要的便是对于财政资金进行更为合理的分配,从而令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目前中国处于人口老龄化社会,老年人人口数量已经达到了惊人的2.8亿人,对于养老金的需求以及医疗资源的需求愈发增加。

因此我国应当对于财政支出进行重新分配,提高对于医疗以及养老保险方面的财政补充,填补养老金制度的财政缺口。

再者则是做到地方部门采购的公正透明,对于招标项目流程进行全透明化改革,由民众进行监督。

民众对于招标项目进行监督,不仅能避免招标中的暗箱操作可能,更可以帮助降低缓解财政压力。

由于目前全球紧张的经济局势,未来需要积极推动经济发展,恢复经济增长态势。因此可以暂缓对于城市不重要的基础设备建设,将更多的财政资金放在恢复经济产业之中。

目前中国多地出现的财政危机,并不是短时间内形成,而是在过往的经济野蛮增长中遗留下来的问题。相信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不断持续,这些问题都能够得到良好的解决。

结语

中国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但中国地方部门却频频出现财政赤字,其本质原因是过往对于财政资金的不合理分配导致。加之全球经济下行,地方部门税收收入下滑,过往政策导致的弊病开始显现。

未来我国需要对于财政资金的支出模式进行重塑,增加对于经济产业恢复的财政援助。保障养老金制度、医疗制度的正常运行,并调整项目招标流程。做到公开透明,积极改善当下的财政窘境。

对于全国各地普遍出现的财政资金吃紧窘境,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大家觉得应该采取何种措施进行改善?欢迎在评论区进行留言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6

标签:吃紧   地方财政   窘境   疫情   中国   财政资金   真相   财政   部门   原因   我国   地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