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首状元 南天第一人 名相张九龄故事(8)

妙对过关 县令让道

在荔竹坝,张九龄被当作文曲星下凡,种下了后世称为“米椎王”的第一棵米椎树,破了张天师的封符,为村民积了功德。

辞别村民,九龄和二叔继续前行京城的行程。他们来到深渡水码头,改租了一条大船,不久进入了浈江航道。

张九龄

说起浈江,这是沟通南北的重要航道。汉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秋,楼船将军杨仆,曾奉诏出豫章下浈水平南越乱。

杨仆率领的楼船,高20余米,随行水师不下5万人,浩浩荡荡,一字排开几百米。可以想像,那时的浈江是多么深广。

很可惜,到了唐代,由于上游泥沙逐年沉积,又缺乏专人清理,导致浈江水越来越浅,只江心处可航行大船,近岸处则滩多泥深。小船通行没有障碍,要是两只大船相遇,要安全通过,着实不方便。

这不,船仅行半日,便有两只大船相遇,双方船工远远大喊停下,可是谁都不肯相让。

威风的官船

九龄和二叔走出船头,看清是一只官船 ,对方一大帮人中,为首一人高声喝道:“你们是什么人?竟敢挡本官的路?”

二叔高声回应:“我是京城珍宝号张掌柜,你是何人?”

对方一副嚣张样子: “本官乃曲江县令,朝廷命官,你一个小小商人,不入流之辈,还不速速回避!”

二叔顿时不敢出声,原来他虽然家财万贯,却无功名。当时商人被视为下品之辈,即使是面对一个芝麻大的官员,也无可奈何。

二叔不敢得罪县令,旁边的张九龄却年少气盛,只见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主意来了:“让我来会会他!”

“大人就是曲江县令吗?小生张九龄久仰大名。草民本该马上让道,但是家师在京城候见,他老人家性子急,着我火速赴京。我等不敢怠慢,还请县令大人见谅!”

“家师?尊上是谁?”县令一愣,想不到一个小伙子敢顶撞他,便好奇地问。

“当朝宰相,张说张大人是也,难道大人没有见过他?”张九龄未见过张说,听过他的文名和官名不止一次,便把本家宰相大人给搬了出来。

这县令吃了一惊,张九龄乡试第一,名动岭南,他是知道的,想不到这乡野之地,会碰到当朝宰相的学生,和张九龄有没有什么特殊关系?那就不好把握了。要是真的,得罪了宰相大人,只怕官位不保,可是就这样拱手让道,只怕被人笑话。

他沉思一会,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说道:“早闻得公子饱读诗书,文采不凡,有岭南第一才子之称,但怎么证明自己是张九龄呢?”

“这样吧,本官这里收集了一些诗句,这些文坛巨子名满本朝。本官出上句,你对出下句,如果都对,相信你就是张九龄,本官立马放你们过去。”

“好,小生定不会令你失望。”张九龄信心满满地说。

“落霞与孤鹜齐飞”,县令出了上句。

“秋水共长天一色”,张九龄毫不犹豫,便对出了下句。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塞门风稍急”

——“长城水正寒”

“雪暗凋旗画”

——“风多杂鼓声”

“露重飞难进”

——“风多响易沉”

“明月悬高树”

——“长河没晓天”

县令问,九龄答,一来一去,对答如流。

“难得难得,张公子果然是学富五车,满腹经纶。本官还有个不情之请,还请张公子成全。”见无法难倒张九龄,县令马上变得谦恭起来。

“县令大人尽管吩咐,小生愿效犬马之劳。”

“前几天,本官见物生情,偶得一诗,请公子不吝赐教!”

”——兰叶春扶苏,桂华秋飘香。”

九龄沉思了一会,便道:“恕小生冒昧,依小生看可稍作改动。”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大人您看如何?”

“葳蕤具有茂盛而兼纷披的意思,使人如见春天到来,兰花蓬勃旺盛的生机。桂叶深绿,桂花嫩黄,相映之下,给人皎洁明净的感觉,皎洁二字可谓是形神兼备,妙极!妙极!”

县令听了,一边对张九龄赞叹不已,一边忙叫手下开船让道。

县令的官船开到一边,等张九龄的船先过去,谁知他的官船却动不了了,原来船陷在厚厚的淤泥里。

大船航行

后来,县令只好从附近调集了百十村民,花了三天时间,在船底开挖了一条新航道,官船才得以摆脱困境。

妙对县令,同时搬出宰相压阵,迫使县令大船让道。如此聪明伶俐的张九龄,你觉得怎么样呢?

#记录我的2024#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曲江   楼船   葳蕤   京城   县令   大船   宰相   岭南   小生   状元   公子   大人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