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新旧世界交替的当口,这一次世界有了新的选择

在当今的国际社会,国际竞争是国家间政治经济军事全方位的较量和比拼,有任何一块短板,人家就会利用你的这 一短板来对付你。

比如苏联政治军事超强,但经济不行,美国就利用这一 点发动军备竞赛,拖垮了苏联。

而日本上世纪经济超强,但 政治军事不行,美国就利用这一点逼迫日本签订广场协议, 最后造成日本失去的二十年,再也无法和美国竞争。

二战历史中最最应该汲取的教训恰恰是如何通过事前的机制和协调避免战争的发生,而不是战争中如何战胜对方又或者是“他们是邪恶的,肯定会失败”这种蠢想头。

现在是又一个新旧世界交替的当口,上一次交替,世界上的最大工业生产者坐视、放任乃至纵容各方势力角逐直至引起不可挽回的世界大战从中渔利。

这一次世界有了新的选择,这次世界上最大的工业生产者提出了“命运共同体”的概念,就是在绕开“修昔底德陷阱”。

“历史从不重复自己,但它会押韵。以史为鉴。

美国依赖其庞大的海军和有利的地理位置控制了世界各国进入海洋世界的入口,从而建立了美国的海上霸权。

这种海洋霸权就意味着贸易的霸权。而贸易的霸权由会积累出世界的霸权。

对现在美国的秀肌肉反应,包括欧美的在内的很多人西方精英们都明白,大美帝国已经进入了一场衰退过程里,这个庞大的帝国四处都是垂涎三尺的窥视者,如果经历了一场可怕的军事失败,毫无疑问的会让大美帝国加速衰退,走入毁灭和瓦解。

一台豪华车完好无损的停在街边没人会碰也没人敢碰,假设这台车被第一个人砸烂了玻璃,那么很可能一夜之间连车轱辘都不剩了,这就是人性。

大美帝国必须寻求一种收缩,选择一种更低调的和避免对抗的策略才能生存下去。

尽管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但是回顾过去总是能够总结经验,经验和逻辑是人类智慧的两个源头。

在维多利亚时期,大英帝国已经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当受到的挑战的,英国人做出的第一反映是竭尽全力的捍卫帝国的每一分利益,为此它把一系列间接统治地区和缓冲地带划入大英帝国的直接统治,这样帝国领土却达到了最高峰,但是实际上是把很多无形的帝国,变成有形的直接统治,让帝国变得更加缺少策略上的回旋余地。


当他们发现帝国的力量已经捉襟见肘时,他们开始放弃英国的“光荣孤立”进行结盟,并适度让渡一些边边角角的利益给盟友,第一个盟友他们选了一个自以为可以控制的“小兄弟”日本,不过很快就发现这是养虎为患,然后他们不得不和法俄这样的老牌帝国抱在一起,因为他们的胃口要比新兴的德美要小得多。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所以没有成为“结束一切战争的战争”的最根本原因是旧殖民主义的市场划分已经不再适应当时高涨的生产需要,或者说全球最大的生产市场和消费市场已经完全脱节。

最大的生产者德国和美国却无法获得足够的市场和原材料。而老霸主英国、法国靠广大的殖民地苟活对世界经济贡献越来越少。

我们回看大萧条的历史,欧洲最先崩盘的银行是奥地利央行,他们的主要投资是实体经济。而当时实体经济比较孱弱的法国却是受到大萧条影响最小的西欧国家之一。

英国因为一心一意恢复金本位,造成本国在一战后到二战前的人民生活水平和失业率长期与战败国德国持平也是比较神奇的事情。

经历了一次大战之后,英帝国的实力锐减。当再次面对挑战时,张伯伦希望,满足德国在中欧和东欧的势力范围要求,这个方案的好处是,中欧和东欧是英国商业和贸易中比较次要的一部分,而且还可以利用德国去遏制红色俄国。然后丘吉尔,又把拉丁美洲让给美国,尽管拉美对于英帝国来说非常重要,但是英国最重要的财富之门却是在东方:

从英国本土开始,经过直布罗陀进入地中海,经过马耳他——苏伊士运河——亚丁到达印度,在由印度向东经过新加坡和香港,连接中国,这条线路是英帝国的财富之门,在这条线上最有价值的财产是印度,其次是埃及以及和列强根据“门户开放”政策共享的中国。

大英帝国开始学会让步,但是总是比实际的需要要慢半拍。如果他们一开始就把中欧和东欧让给德国,把拉美让给美国,同时满足了这两个最强有力的挑战者,那么就可以集中精力镇压印度独立,并联合美国共同遏制日本在东亚的扩张。

比如二战时希特勒和法国达成停战协议之后,希特勒下令让35个德军师复原,以补充劳动力缺口。

希特勒相信很快就可以和英国也达成一份停战协议,他认为这很自然而然的事情。

希特勒对英国和德国的一个比喻是,鲸鱼和大象。当德国大象在陆地上上散步是,并不会妨碍大英帝国这条鲸鱼在海里游泳,他们可以井水不犯河水,让德国在陆地上为自己建立一个第三帝国,而英国人保留自己的海上帝国,这不是很好嘛?

为什么鲸鱼和大象要拼个你死我活。

他焦急的等待着等待着交涉的结果,法国人拍摄的《二战启示录》中用一种酸溜溜的口吻讽刺这个情节,说德国人正等待他们的日耳曼堂兄弟给他们回话。

然而元首等来的却是英国人的毫不理睬,丘吉尔领导的政府正在全力备战,军事采购团前往美国采购各种军火,用来武装损失了全部重武器的英国远征军。

虽然美国国会要求英国全部用黄金付款,但罗斯福领导的美国政府还是给了不小的通融,大量武器装备都是靠赊购到达英国的,其中一些还是从美国用来武装自己的预备役人员的战备军火库中直接调拨出来的。

对英国的反应,包括希特勒在内的很多人都表示震惊,每一个人都明白,大英帝国已经进入了一场毁灭性的灾难里,这个庞大的日不落帝国四处都是垂涎三尺的窥视者,现在又经历了一场可怕的军事失败,如果继续战争就毫无疑问的会让大英帝国走入毁灭和瓦解,他不明白为什么丘吉尔的政府非要牺牲整个大英帝国也要和德国作对?

这个问题就实际上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

为什么丘吉尔希望用牺牲大英帝国为代价来打击德国?

以及为什么英国民众愿意跟随,至少是没有积极的反抗丘吉尔的自杀性政策?

这必须把问题追溯到在1938年张伯伦签署了《慕尼黑协议》之后,英国国会反对党对张伯伦绥靖政策的攻击。

在这些攻击中,丘吉尔曾经这样讲:“依我之见,我们必须表决的问题是:我们要做出进一步的最大努力来保持大国地位呢?

还是我们往下滑到一个似乎比较容易、舒适、不太费力、少受干扰的道路上去,同时承受这一决定所包含的各种巨大牺牲……”

毫无疑问的是,张伯伦的绥靖政策的好处就是让大英帝国走在“一个比较容易、舒适、不太费力、少受干扰的道路上”,在这条道路上英国人可以让自己的国民经济免受战争损失,并保全自己的大部分殖民地和海外市场。

但是这样的一个帝国还是过去的大英帝国吗?

显然包括元首在内都没有认真的考虑过这样一个问题,大英帝国和其他的什么德意志帝国、沙俄帝国、法兰西帝国、奥匈帝国有什么区别?

前者是帝国中的帝国,在全球处于绝对支配地位存在了一个世纪之久的“日不落帝国”,而且其他的只不过是处于世界列强秩序中的第二等级。

英国在近代史上的策略是,确保自己的海上霸权的同时,确保欧洲大陆上不存在单一的霸权国家,因为一旦出现这样的国家,那么这些在陆地上找不到对手的大陆强国,就可以把用来武装庞大陆军的经费剩下来,用来兴建海军。

所以英国传统的上的策略是,让大陆强国互相牵制。一旦这样的大陆均势策略失败,英国第一选择是用金钱支持弱势的一方,如果这种方式也行不通,英国就必须选择亲自上阵。

从英国历史传统的大陆政策的角度说,丘吉尔的政策是符合正统的,而张伯伦的政策是反正统,英国的传统政策是做全球秩序的支配者,并且不允许欧洲大陆存在绝对优势的霸权力量。

但是最大的问题是这种正统政策是否仍然符合现实的要求,从一战的后果已经可以看出,英国目前的状况已经不允许沿着旧有的习惯性政策继续下去,大英帝国必须寻求一种收缩,选择一种更低调的和避免对抗的策略才能生存下去。

所以从现实的角度来说,丘吉尔支持的传统路线并不符合现实的需要,但既然他是传统的,那么就必然有其固有的支持者,就有其可以把自己的政策装扮出一种合理性,并且和大英帝国过去辉光灿烂的传统联系在一起。

那么换一种说法,张伯伦的政策是让大英帝国从一个全球支配性力量,平滑而安全的过度到一个普通帝国。

而丘吉尔的政策是高喊“让大英帝国继续过去的辉煌”,但是实际上是要耗尽帝国的全部潜在力量以消灭希特勒的第三帝国。

如果就理性而言,张伯伦的政策是对的,但是当一个国家做出决定的时候,往往并不是理性。

这种不理性源于民众的盲目冲动与少数利益集团的过度的强大。

如果把张伯伦的政策好处翻译给英国民众来说,“那就是,我们要收缩,要后退,以便保全大英帝国的大部分海外殖民地,这样我们的产品就有广阔的市场,工业就有充足的原料,这样我们的经济就保持一定的繁荣,而繁荣会让我们每个人都好过一些。”

这个过程是复杂,而且也很难立竿见影的看到成果,即便有成果也有可能被其他政客当做自己的功劳,同时尤其不能肯定一点是,如果资本家们赚到钱,就一定会给工人们涨工资,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

张伯伦的政策想要挑动起普通民众的激情是并不容易的。

而丘吉尔的政策则简单明了,“大英帝国过去是逼格闪闪的,大英帝国现在也是逼格闪闪的,我们今后也要让他逼格闪闪。”

当然有人可能问,逼格有什么用,能当饭吃,能当钱花?

但是能提供快感和满足感。

19世纪的帝国主义作家吉卜林经常在他的作品里贩卖这样的桥段:一个水手在伦敦时只能和又肥又丑的厨娘调情,但是在缅甸的乡村小路上却有黑发黑眼的处女对他委以贞操。

那么首先,逼格的一个好处就是,当你所来自的国家逼格闪闪,那么你自然享受了一种“性溢价”,国家的逼格闪闪的光辉,就自然而然的在它的国民头上也光彩熠熠。

在他们出现在其他国家时,就享受了包括“性溢价”在内的多种超国民待遇。

这样你就明白丘吉尔的政策对于英国民众来说,有多么具有煽动力。

“大英帝国过去是逼格闪闪的,大英帝国现在也是逼格闪闪的,我们今后也要让他逼格闪闪。当大英帝国逼格闪闪时,大英帝国的子民们也会快感不断,所以让我们勇敢的让它逼格闪闪吧!”

在经历一战之后“战后相对繁荣”之后,在1924年开始进入一个经济相对困难时期,这时候英国政府没有接受让英镑贬值,以刺激经济,提高英国产品在国际上竞争力的措施,反而让已经在“一战”中已经大幅度的贬值英镑,重新回到战前的“金本位”,用来提升国际对英镑的信心,这样伦敦金融城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会更加稳固,投资人对海外投资的产生的溢价也更高。

这次大升值就像当年日本的“广场协议”一样,除了繁荣了伦敦城的金融生意之外,还造成了英国资本的不断外流,让英国的制造业迅速衰退,造成大批工人失业。

而当时担任财政大臣的丘吉尔是“金本位”事件的主要推动者,从这一点上来说,希特勒骂丘吉尔是犹太金融家的政治代表,虽然并不完全准确,但是也并非无的放矢。

在张伯伦当政期间,丘吉尔是攻击政府的贸易保护主义和绥靖政策的主要喉舌,但是并不一定就可以断定他最后就一定会站在金融界和投资人一面。

在1940年初时,他也称经表态,“如果能够充分保障大英帝国的利益,不应该放弃和德国达成妥协的可能。”

但是在1940年5月10日,张伯伦内阁倒台时,丘吉尔被捧上了首相宝座。这时他已经66岁了,而且在政治上缺少自己的铁杆班底,放弃这次首相位置,就意味着他的政治人生的终结。

他明白捧他上台的是伦敦金融城和英国的投资人集团,如果拒绝执行这些人的政策,那么他就坐不稳首相的宝座,所以他必须坚持抵抗希特勒,哪怕是牺牲整个大英帝国。

没有了大英帝国,张伯伦家族也许不久就没钱了,但是和我温斯顿·丘吉尔有什么关系。

“英国不只属于一个洲而是属于所有的洲,不只属于一个半球而是属于两个半球,既属于新世界也属于旧世界。”不久之后,他就成为了美国的荣誉公民。

在整个一战后的英国政治上,金融和投资人集团占有绝对优势,不论是保守党还是工党执政,都在尽可能的满足这些人的利益诉求,但是他们在20年代中期和29年大萧条之后,毫不妥协的维持自身利益,而置英国本身经济利益而不顾的做法,让他们声名狼藉。

在这种情况下,才导致30年代后期,以张伯伦为首的本土工商业集团的崛起,成本质上来说,张伯伦的首相地位是对手的错误送给他的,而不是他本身代表的政治集团实力的支撑。

让张伯伦内阁稳固的的另一个因素是英国上下对战争的恐惧心理。

一战时巨大的伤亡让经历了一战的老兵们心怀恐惧,而德国空军在西班牙内战中进行轰炸的威力,也让英国人对现代战争技术的发展感到吃惊。

从此之后,英吉利海峡再也不是可以让岛国人民躲避战争的无懈可击屏蔽。这种恐惧让张伯伦的帝国收缩,避免卷入战争的外部政策得到了民众的欢心,因而限制了议会中反对派对张伯伦政府的压力。

但是随着张伯伦的政策一次次让大英帝国的荣光受到打击,对丧失逼格的愤怒又冲淡了民众对战争的恐惧,尤其是在1939年3月德国践踏了《慕尼黑协议》和《英德联合宣言》之后,英国的舆论开始逆转,变得对反对派有利,张伯伦不得不接受议会提出的“对一切可能遭到德国侵略的国家提供保护”的要求。

最后张伯伦政府的垮台,希特勒的错误方式也给了他致命的打击。如果元首想像他在《我的奋斗》中计划的那样,希望英国在未来德国向东争取生存空间的战斗中,保持中立,那么他就必须让最愿意执行帝国收缩政策的人待在“英王的政府首相”的位置上。

然而每一次取得对摧毁凡尔赛体系的胜利之后,德国的新闻部门在戈培尔的指挥下,都把奚落和嘲讽英法作为庆祝方式的一种。

这样,英国的反对势力拥有的大批报纸和传媒就有了足够的炮弹打向张伯伦的绥靖政策,只要这些编辑们愿意,随时可以在轴心国的报纸上找到各种对英国的嘲弄,并摘录下来,用来折磨英国屌丝们的神经,使他们对丧失“逼格”产生愤怒和无奈。

这些屌丝们会想,如果今后一个英国水手再去缅甸的乡村小路上时,会不会还有黑发黑眼处女对他献上贞操,如果这时候突然来个了德国人会怎么样,德国人会成功的插上一腿吗?

毕竟希特勒的第三帝国似乎正在走上全球逼格第一的金榜。

元首的一个致命的错误观念是把张伯伦的帝国收缩政策,看作是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正在衰落标志,把他看作一种国家经济上的衰退和民族整体的软弱无能,他曾经暴一些讽刺英国段子,比如说“英国最大的问题是,这个国家有几百万过剩的妇女,这样在她们没法拥抱一个男人的时候,就只好拥抱整个世界。

意大利的墨索里尼也是这样的态度,在1938年英意在关于西班牙和埃塞尔比亚问题的谈判中,墨索里尼这样讽刺张伯伦和他主要内阁成员,“在这些人身上看不到当初开创大英帝国的德雷克、霍金斯那些英国人的一点点影子,他们一直在后退,他们所努力做到的就是后退的慢一点。”

哈利法克斯子爵在1937年作为张伯伦的代表访问德国时,曾经非正式的邀请希特勒能够访问英国,但是希特勒拒绝了。

希特勒的内心深处可能一直存在这样的观点,因为英国是衰退的,并且是软弱的,所以只要展示自己的强大有力,就能让英国加速度的后退。

但是他不明白的是,大部分英国民众都是愚昧无知的,会被各种煽动性小报牵着走,盲目的相信大英帝国依然是世界第一,政府也没有足够的动力去揭破这层皇帝的新装。

同时,他不了解的是,英国有庞大的金融集团和投资人集团,这些人的利益不可能满足于英国作为一个全球的“割据势力”。

大英帝国必须作为全球秩序的支配者才能实现,英国的金融霸权和资本在国际间自由流动,这一点既意味着希特勒想在大陆上建立一个“第三帝国”去分割英国主导的国际秩序,变得不可接受的。

相信张伯伦政府的帝国收缩政策,就是英国整体选择的政策,也是毫无根据的自信。正是因为他对张伯伦政府的一再打击,最后导致了最愿意在战争中保持中立的英国政治势力下台。

现在当国际资产阶级在英国把持政权后,英德之间在也没有和平可言了。

最后,元首的另一个错误是,在敦刻尔克成功的成就了英国人的一个抗战的神话。

出于人类的原始部落本能,任何一个国家在刚开始对另一个国家作战时,都会出现团结一致的情绪。

比如在美国人进行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伊拉克战争时,都出现了大批美国人上街游行支持政府的。但是随着战争的不利,这些游行者有变成了反对战争。

同样在二战刚开始的英国也一样,战争必然导致英国民众支持一个热衷打仗的政府领导人——比如丘吉尔。

这时候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给这些头脑正发热的民众以当头棒喝——如果德国在敦刻尔克全歼英国远征军,那么必然让普通英国人头脑清醒起来。

而元首放走了英国军队,这样英国民众有了新的谈资,他们热情的谈论着皇家空军在英吉利海峡上的英勇表现,谈论参加救援的英国渔船和游艇上的普通民众的英雄事迹,谈论丘吉尔关于这是“开始的结束”的慷慨陈词,最后这些都变成丘吉尔政府的民意支撑,让他拒接和平的底牌更加强硬。

“现在的希特勒就像在赢了大钱的赌徒一样,他已经不想继续冒险,正期待着赌局尽快散场。”在1940年六月,墨索里尼的女婿意大利外长齐诺亚酸溜溜的报告给他的岳父泰山目前的情况。

这场赌局中的小玩家们如比利时、荷兰、丹麦等本来是被硬架上赌桌的,他们早就期待散场,而几乎输掉裤子的法国也无心继续赌下去。

但是发起这场赌局的庄家——英国还不想收手,现在英国的丘吉尔要求继续赌,直到英国可以翻本,或者新的大赌客如美国人到来,所以元首只好接着在赌桌上奉陪。

又如在一次大战前的最后十年里英德两国的民族主义运动都把目标指向了对方,因为“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他们都觉得互相不共戴天。

这也是为什么一次又一次两国海军裁军谈判都破裂的重要原因,每次两国的舆论都在全力以赴地制造麻烦,破坏任何可以达成的协议。

德国的统治集团完全明白如果能够停止海军竞赛,那么英国就不会缔结1912年的英法协约,德国就不会陷入后来的绝对孤立局面。

而英国精英们也知道,像他们这样一个老大帝国和德国这样年轻小伙子对抗是一件危险的举动,双方都有达成妥协,停止海军竞赛的愿望,并为此付出了很多努力。

但是在另一面却在两国的精英集团却不断煽动国内的民族情绪去仇视对方,这种两面派的作法是最终导致英德两国走上战争道路。

为什么双方要采用这种自相矛盾的作法?

从20世纪初的时候,随着交通和通信手段的便利,在英德这样的发达国家里,普通民众的眼界大开的同时,也要求更多非分享社会权利和经济果实。

但是各国的精英阶层并不想对民众做出让步,巩固自己统治的一个有效办法就是——精英们把现在的国家治理得很好,没有必要改变社会架构。

所以英国在面对德国的挑战时,这样对自己的国民说——大英帝国非常强大,想灭谁就就灭谁,不信你们看,我们明天就灭了德国人。

而德国人面对英国的遏制的时候,这样对自己的国民说——德国正在蒸蒸日上,英国正在衰退,德国干掉英国已经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其实两国精英阶级都非常清楚,一旦英德开战后果不堪设想。

但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们有必须这么做——通过鼓励和放任无知民众那贫瘠心灵里的狂野想象力,来满足巩固统治的需要。

最后他们反而被自己鼓动起来的民族主义绑住了手脚,无法进行正确的外交行动。

最后五个大国的之间基于所谓“理性”的可以预料和控制的竞争和博弈,却往往因为一些小国的举动而失去控制,东亚的日本和巴尔干的塞尔维亚都不满足于做列强的小兄弟,要满足自己的野心。地球实在太小——容纳不了这么多民族的雄心壮志。

当今也是二战时帝国坟场的再现,只不过经济战为主。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当时的财长保尔森亲自跑到中国来求救,请求中国购买美国国债,帮助美国渡过难关。

中国当即表示:“救美国就是救自己”,大量增持美国国债。

2008年年9月,全球财政状况最好的中国开始采取最扩张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可以说也是拯救了全球的信心,其他国家也开始跟进救市。受中国需求带动的影响,石油价格冲到80美圆以上美国等经济体也实现了掉头向上。

西方国家的基础建设都早已经完善,国内需求和社会阶层也早已经定型,他们不可能再拿的出类似中国的4万亿措施和家电下乡、智能电网、高铁等战略性的经济措施来刺激整体经济,最多只是用减税和低利息等措施来刺激消费,所以,2008年的危机,真正挽救全球的是中国市场。

但是结果如何呢?

奥巴马还是提出了亚太再平衡战略。美国2015年跟伊朗确定了核协议后,立即就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东亚,在日本的带头围剿之下,在各国纷纷向美国纳投名状的局势之下,我们在亚洲几乎四面楚歌。

从缅甸民运到泰国政变,到从从南海仲裁到萨德入韩。

大家应该还记得上一局中美韩的扎金花(萨德入韩)吗?

这场扎金花的背后是中美两国的幕后较量,该守的也都守的差不多了,防止摊牌的时候万一输了被对方给打劫的个倾家荡产。

逼着韩国部署萨德,这时候就看朴大妹的智慧了,结果她喜欢的是赵云,赵云玩气肯定不行的,赵云就是护卫队队长,长的帅了一点而已,论玩气的本领不要说吕蒙、陆逊,张郃都比赵云强。

朴大妹说真的,当她说自己的偶像是赵云的时候就知道了,没多少大智慧。

韩国的国运都在她手上捏着,她却连连做了蠢事,小国永远不要幻想着玩“远交近攻”,只能夹缝里求生存。

但是美国人已经不给她夹缝求生的机会了,炸金花的游戏就开始了。

逼着大妹子咬中国,中国人最开始是忍着的,严重的警告都没给一句,毕竟看她在反法西斯大会的时候顶着美国人的压力来捧场了。

当中国人看到大妹子已经无计可施的时候,也不能再帮她了,于是才参与了一起炸金花的游戏。

在萨德部署之前,借力打力,借美国的剪刀手一起先把韩国的气给卸掉,只要韩国烂到够烂,就没多大威胁了。

这是国际上的经济形势,所有的军事行动都是为了经济服务的。

美韩两国30万大军军演,中国民间抵制韩企,然后美元加息……

中美韩这场牌局,韩是小弟,被他大哥逼着来打的,当家的不想打,不想打好闺蜜就出场了,闺蜜说你不打也得打,我来替你打……

韩国韩运破产,三星破产,娱乐业也岌岌可危。

韩国的三架马车:电子、娱乐、船舶

电子行业的代表是三星,船舶行业韩国一直是世界第一,其代表是造船的大宇、三星、现代,最近几年市场逐步被中国蚕食掉了,海运的代表是韩运,也被炸金花搞死了。

娱乐业的重点消费市场在中国,被封杀。

韩眼看围兜都输掉了,只剩下一条内裤,但是当家的都不在场了,不彻底输干净是下不了牌桌的,就算输干净了,还要继续陪着打,没钱了另外两家会借给她,这是牌桌上的惯例,所以很多人说韩国这次肯定输光了,不止是输光,还要输到欠一屁股债为止……

结果大家都知道,大妹子进去了。

这场牌最大的赢家是中,海运、电子产品的市场份额美国拿不走,韩国引以为傲的液晶产品龙头地位也只有中国能取代,美国没这个产能和从业人员,娱乐业本来最大的消费国就是我们,现在正好发展自己的娱乐产品。

半岛这边的局势已定,30万大军军演,亚太地区被吓尿裤子的热钱肯定要往美国跑,中赚了产业份额,美狠狠的割羊毛。

那为什么美国不继续围堵中国?

因为中俄在2015年就已经真正切切地实践过双线战略。

2015年9月俄罗斯出兵叙利亚,叙伊联军共同对付美以支持的ISIS等恐怖分子。

俄罗斯出兵直接突入中东核心区,面对美国可能直接瓦解石油美元霸权的威胁。

美军全球军力部署开始发生变化,兵力从东亚向中东集中。

很明显,俄罗斯将数倍于俄军的美军牵制在了中东地区,夺取战略主动。

据媒体报道美军在亚太对付中国的兵力当时下降了50%。

同时中国顺势也在南海一边举行大规模海军演习,一边填海造岛,一边控制南海经济主航道,同时积极保护日韩台的海上经济命脉,积极分化了美国东亚小北约。

挫败了美国逼迫中国接受南海仲裁的战略讹诈,进一步瓦解美国海洋霸权。

对美国来说,美国只要对付中俄其中任何一个,另一方只要从东西战线任何一侧发力,都可以让美国首尾难以兼顾。

大家想过没有,中东这个在美国万里之外的“要害”以前搞的爽,原因是什么?

根本原因是对手没力气抓开你的手。

但是如果哪一天对方不但能抓开你的手,甚至可以反击的时候,这还是人家的要害吗?

这分明就成了美国的要害。

攻守之势异形之后,当事国不高兴了,就可以不时捏一捏这个要害。

比如这两天中东闹得很凶嘛,那边哈马斯和以色列就掐上了。

商船轮在红海地区遭遇也门胡塞武装袭击。

这边乌克兰又袭击俄罗斯。

那边金正恩称朝韩关系「再也不是同族关系,而是完全敌对关系」

全是美国不得不救的核心利益,一调动就是几千公里,任谁也会手忙脚乱。

这就是问题的根源,这些所谓要害,之所以能成为别国的要害,那是因为这是当事国的核心利益。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每个当事国来说,核心利益无非一两个,而美国有几只手,要抓这么多要害?

对方核心利益抓太多,本质上也就把自己的利益给绑架了。

现在这些地区热点,如果真的撕破脸,美国舍得放弃哪个?

敢于放弃哪个?

放弃哪个不会将自己彻底排挤出这个区域?

换句话说,美国能下决心介入一个、两个还是三个,如果同时爆发,美国是否要取舍?

在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一样,是坚定的帝国主义者,只不过喜爱的手段不同,民主党迷恋于克林顿时代那种用更少的支出维持帝国的方法,实际上这种方法并不可行,奥巴马的八年已经证明这里这一点。

克林顿时代美国正在坐收冷战胜利的红利,各方面都受到很少的挑战,就像英帝国在拿破仑战争之后的一段时期一样,用几乎微不足道的成本就维持了一个日不落帝国,但是这种好景不会太长。

象小布什、麦凯恩那样的美国的保守派精英们坚决反对停止对外干涉,坚决反对军事收缩,并不是这些人天生好战,他们实际上看的很明白,美利坚帝国已经到了关键时刻,军事扩张已经成为维系美帝国的生死线。

所以过度解读美国鸽派和鹰派的内部的矛盾,就好像被捆在案板上的猪看屠夫和厨子争论红烧还是清蒸好吃一样,没有一点儿点儿意义。

虽然就GDP数据来看,中国离美国还有一段距离,人均当然更差的远。但是在一些角度来观察的话,世界经济的脉搏其实已经被中国掌控。

看经济首先是看一个国家对资源价格的影响力。

全球的商品牛市,西方都公认是中国需求带动的。

比如2006石油价格冲破了150美圆,有色金属价格都创了历史新高。

但在2007年底开始中国开始执行紧缩的货币和财政政策打击通货膨胀消除泡沫的时候,全球商品价格开始掉头向下,后来石油价格跌到33美圆。

2009年8月开始,中国悄悄的开始紧缩货币政策,虽然对外宣传是不会退出救市,但实际上货币回拢手段很硬,银行准备金和央票不断的发行,随着对地产投机的打压,股市开始大跌,而这个影响很快向全球传导,全球股市和商品价格在5月份剧烈的震荡。

从经济成长性来看,美国、欧洲、日本这些国家,都将要迷失在历史的长廊里,而中国未来将深不可测,中国的内地市场和农村市场,足以超越欧洲、美国、日本这些国家的总合。

再说下美国债务危机,从投资角度来说,一个国家假如是高成长性的,就不怕负债,但假如是成长性很低,投资回报超不过资金使用成本的话,债务迟早会成为危机。

比如日本,这个国家前途就比较渺茫,高负债又没有高增长,这个炸弹迟早也会爆炸。

所以说,美国必须要依托一个高成长的经济体来保持他们的成长性。而这个希望,他们必须要寄托在中国13亿人口大国,只有这个高成长性的人口大国需求的持续旺盛,才能使他们的产品找到出路,从而挽救他们的经济。

上次欧洲债务危机,就让欧洲一部分精英们放下对亚洲的傲慢和偏见,学会了不少表达与中国“唇齿相依”的成语。

从早期的“同舟共济”,到欧盟委员会巴罗佐口中的“四海之内皆兄弟”。

欧盟高层试图以“温情牌”唤起中方对中欧经济关系唇齿相依的共鸣。

美元的信用基础,最早之前是锚定黄金的,后来他印多了就耍赖,变成锚定石油。

再后来石油也支撑不起美元了,它又锚定了中国制造的商品。

为了加入2018世界贸易 ,那时候我们是情愿给美元做信用背书的。

现在不一样了,我不给你做背书了,我要发行数字货币了。

像很早以前的的荷兰一样,用中国制造给自己的数字货币做背书。

兔子这次危机所有操作都是教科书级的,从抗役到签署15国贸易协定,再到房地产三道红线、金融去杠杠,再到碳中和去产能输出通胀,中国伊朗签署 25 年全面合作协议等。

布林肯现在又来了,可以解读为,经过金融战,使现在美国一部分精英开始意识到中国已经形成足以与美国分庭抗礼的势力,亚洲是亚洲人的亚洲,太平洋容得下两个大国。

国人不要着急,“皇国兴废在此一役”这种想法那是小国、弱国的选择。

所以对于中国这个体量的国家,已经达到了“大国不相侵”的程度,我们摆正自己这个位置,所谓的“再平衡”就都是扯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三星   张伯伦   大英帝国   丘吉尔   希特勒   当口   帝国   英国   德国   美国   新旧   中国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