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个个的,真是脑残无极限啊!

大家好,我是老丁。

下面这张以所谓“海参崴大阅兵”为噱头的旅游海报,这几天引来了无数人的口诛笔伐。一种“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感觉,让他们无比刺痛和强烈愤慨。

稍有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作为一个非常优良的出海口、不冻港,海参崴原为中国领土。1860年11月,沙俄强迫积贫积弱的晚清政府签下《中俄北京条约》这一不平等条约,把包括海参崴在内的乌苏里江以东地域割让给沙俄,并将其易名为符拉迪沃斯托克,俄语意为“统治东方”。

如今在看待海参崴这片曾经的中华故土时,国人的感情普遍比较复杂。根据自然资源部2023年2月印发的《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规范》,其中第十四条规定,八个与俄罗斯有关的地名应当在地图上加括注表示,首当其冲的便是“符拉迪沃斯托克”括注“海参崴”。 基于此,若是按照上述海报中的一些遣词用字,这是谁的“胜利”?又要让国内的旅行者去“感受”些什么呢?

别以为类似的脑残之事就此打住了,同样在最近这几天,一个名为“平哥在俄罗斯”的自媒体账号,接连发布了多个关于“海参崴阅兵”彩排现场的视频。其中的一期里,他还颇为喜笑颜开地凑上去与即将受阅的俄方官兵进行合影。

在此简单补充一点背景信息。根据媒体早前的报道,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9周年的红场阅兵式将于今年5月9日在首都莫斯科举行。按照往年的惯例,当天除莫斯科红场外,圣彼得堡、加里宁格勒、海参崴等一些俄罗斯的主要城市,也会举行不同规模的阅兵。比如在去年5月9日,海参崴就举行阅兵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8周年。

除“平哥在俄罗斯”外,一些以旅游为主旨的自媒体账号,近期也接连发布了多个有关“海参崴阅兵”的内容。另外在某旅游类公众号前几日发布的相关文案中,也有些读来让人很是一言难尽的段落:“街头上人们自发的举着自己先辈的照片,纪念已故的老兵。大家慢慢走在游行街道上,跟在整齐有序的军队后面。一浪高过一浪‘乌拉’的声音,振奋人心,让你不得不多停留下用心感受这氛围。

用一句大V的话说,换到别的地方去“乌拉”尚勉强可以睁只眼闭只眼,跑到这个曾经名为“海参崴”的地方“乌拉”,“天可恕,地可恕,祖宗绝对不会宽恕!”

话说您是否会认为,上述所列自媒体的相应评论区里,会充满着“俄粉”们的狂欢?恰恰相反,其中的绝大多数是对这些博主的批评,以及类似“勿忘历史”呼声等。可以说,这是一些正色且让人能感受到希望的评论区。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以上提及的那个“亲密合影”视频,目前貌似已被“平哥在俄罗斯”本人给下架。

各位或许都晓得,当下在面对一些反智行为的始作俑者、推波助澜者或无脑追随者时,一般会用“非蠢即坏”来形容。那么上面提到的这些博主,他们究竟是“蠢”还是“坏”呢?

不妨看两个例子。一位上文提到的名叫“延边辉太郎”的旅游自媒体博主,在面对一些网友的谴责时,竟瞬间把说法改口为“俄罗斯海参崴收复失地三日游”,极限转弯之“丝滑”,让人不禁叹为观止。

还有下面这位上文未提及的博主,他日常发布的绝大部分视频内容持拥俄反乌、敌视美西方的貌似坚定立场,但其中一期突然来了个180度大转弯,叫做“俄罗斯打的就是侵略战争”,红口白牙地表示“支持乌克兰必胜”,并收获了相当不错的播放数据。

至此,究竟是“蠢”还是“坏”,或许各位多少已有了判断。挣钱挣到如此翻云覆雨、左右互搏的地步,也真是入了“境界”了。一句良心会不会痛,或许已纯属多余之问。

不妨听一首名叫《梦驼铃》的老歌吧,那句“海棠血泪”,饱含着惆怅与苍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乌苏里江   海参崴   沙俄   卫国战争   乌拉   莫斯科   俄罗斯   上文   媒体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