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家缘何集体躺平?

最近,网上有这么一条消息,有领导人在问著名经济学家华生:"华教授,国家出台了那么多支持和鼓励民营经济的政策,可为什么看不到民营经济焕发出的活力呢?”应该有很多人看到这条消息了吧,其实我从2023年人们期待的各种报复性消费迟迟没有到来就一直在思考,这是为什么呢?

从2022年底开始到2023年,各级政府确实密集的出台了各种鼓励支持发展民营经济的政策。同时,领导们在各种公开活动的讲话中,媒体的公开报道里,都频次很高的提到要弘扬企业家精神,鼓励民营企业建功立业,积极参与到国计民生的行业中间来。政府也在努力为民营企业提供宽松的营商环境,而且又放开了过去好多的不予民营企业准入的行业领域。但是,依然看不到民营企业的活力,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我从十几年前储波在内蒙古当书记时,在一次关于非公经济发展座谈会上我就当面向储书记谏言:“不要政策要环境”。我当时就讲过:各种政策已经够多了,关键有没有科学的、实事求是的评估过这些政策的落地情况,是立竿见影的见效了,还是歪嘴和尚把经给念歪了,大概率是后者吧。真的不需要再出台那么多的政策,制定政策是有成本的,只要依法行政就行了。法不禁则视为许可,法律没有禁止的大家都能干,只要你是一个合法合规的市场主体,你就都能干。民营企业需要的是法治,不是政策,特别不需要的针对民营企业出台的政策。因为,今天可以针对你民营经济制定鼓励发展的政策,明天就有可能出台限制发展的政策。政策越多,权力寻租着的舞台就越多,权力租金就越高,寻租的机会和寻租的成本就不可避免且直线上升,寻租的人群也就越来越大。

为什么会有这个寻租市场呢,就因为各种政策太多,每出台一个政策我们就会看到,同样具备条件的市场主体,有的企业就能享受到这个政策,有的企业就享受不到这个政策。那是什么原因呢?这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和这个政策掌管部门里的领导们的关系!当然,关系好能获得他们的认可甚至青睐,就可以得到政策的支持,反之就得不到政策的支持,那为什么要搞那么多的政策呢!其实就是权力部门化,部门个人化,个人利益化的官本位思维在作祟。所以,我一直在呼吁:不要政策要营商环境,要法治环境。

只要管理经济社会的部门,依法管理;企业经营者,依法经营;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能起决定性作用。我认为这是最好的环境,最长效的机制。也最能激发包括民营企业家在内的各种社会资本和市场主体去投资兴业,去建功立业。在一个法治的环境下,大家对未来是确定的。大家知道,我能干什么,我不能干什么。即使干不成,是我自己的能力不济,是我自己的水平不够,不会去怼天怼地怼空气,不会怨天尤人怨政府。

反之,在同一个市场里,和这有关部门关系好的就能得到政策的支持,关系不好的就不能得到。那么,这个社会就公平,就会导致大家就怨天尤人,负能量十足。另外,如果出台的很多政策都是一些比较抽象的,比较宏观的政策的话,一般都只会飘在空中,无法落地。

基于此,我们呼吁如果非得出台政策才能解决问题的话,政策的制定部门在出台政策时,本着对国家,对社会负责的态度,有必要要扎扎实实的下基层去做实地调研。下基层调研的时候,不要摆拍,不要走马观花,如果你按照基层接待单位规划好的路线调研,保证你看到的都是他们想让你看到的。现在不是提倡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吗!不是提倡“四不两直(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工作法吗,多到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开展调研才能制定出能解决问题的政策。

用“四不两直”的调研方法,去调研调研那些已经出台的那么多的政策,到底有没有实际落地?有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有没有产生的效果?对于大多数处于中小微企业来讲,政策的支持多少是一方面,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营商环境更为重要。如果只有政策支持,而营商环境异常恶劣,再好的政策支持也无法实施。

金桥商学院的某学生在外阜创办的企业这几年发展的比较好。在西部某市家乡政府的动员和招商引资的吸引下,准备回家乡轰轰烈烈干一番事业,仅仅就是个装修办公楼,就一波一波的迎来了各种部门各种各样的检查、督察、督导、验收等,其他建厂等工作还没有开始呢,这样的营商环境让企业不堪其扰,这个企业家就已萌生退意,不想再干了。甚至还有些地方政府或有关部门,动不动对企业各种历史问题进行翻老账,由于几十年前年前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的时期做的事情,动不动翻腾出来用现在的法律法规去找后账。如此,尽管高层不断出台那么多很好的政策,可一到地方,面对这样的营商环境好多企业就不知所措了。如果一旦陷入如此复杂的政商关系中,企业家的精力就不可能全力以赴的去发展事业了,要么就索性躺平收摊不干了,要么就只能去寻租。

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当一名老板有多不容易,因为民营企业的投资兴业解决了我们社会大部分的就业问题,还引领了科技创新。但企业家却时常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指责和刁难,一些心理建设不是很强大的企业家就觉得,与其这么辛苦的奔波还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得不到社会基本的尊重,反正打拼了几年,基本财务自由了,索性躺平算了。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说,人有五个层次的需求,而尊重这层需求很重要。全社会对于企业家阶层的价值肯定是当下非常最重要的。

当下我国各级政府都在出台的措施,给予企业各种政策扶持,正在积极优化营商环境,眼下的经济市困难了点,但这是发展中的困难,中国的未来是绝对大有希望的。因为我国有完整的产业链,有14亿人口消费的大市场,有对美好生活追求但存在发展不充分不均衡的现实,这一切都是我国的优势所在,希望国家大力推进法治建设,只要有法治的环境企业家们一定不会躺平,这些人一定会用几十年前创业起步时的激情去投资兴业,为国家为社会也为自己的福祉去努力。

说我们自己做过的,做我们自己说过的,如果你是创业者,如果在创业道路上有什么问题,请关注我们,一起来探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7

标签:法治   民营企业   企业家   集体   部门   关系   政策   环境   政府   社会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