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躺平的陶渊明:晚年为生存乞讨,5子无一成器,63岁活活饿死

#精品长文创作季#

公元405年的时候,当时已经40岁的著名诗人陶渊明,决定辞官。他在辞官之前,只是一个小小的县令。而他给出的辞官理由,是不愿意为五斗米而折腰。

辞官后,陶渊明就再也没有回到过官场,一直隐居在田园。所以陶渊明被称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他也是田园诗派真正的开创者之一,被誉为魏晋南北朝时期最著名的文学大家。

但后世对陶渊明这么干,却有一些其他想法。因为陶渊明说好听点儿是隐居田园,说不好听点儿确实选择了躺平。

而且他一躺平就是22年的时间。到最后临死之际,陶渊明也没有给自己的孩子们留下足够他们生活的家产。

一、 隐居田园可没那么容易

很多人觉得陶渊明隐居田园,是挣够了钱,然后找个环境优美的地方。不愁吃不愁喝,每天就是逛街旅游。可实际上,陶渊明的隐居生活根本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那样。

因为陶渊明本身就出身贫寒,祖上虽然有人做过太守。因为为官清廉,所以没有给陶渊明留下什么遗产。陶渊明家最珍贵的,就是家里历代以来收集的那些书籍。

陶渊明自己又是一个性格高洁的人,他前后数次外出当官,也都没有攒下什么家产。所以陶渊明几乎是带着自己多年来攒下的书和自己的妻子、儿子,一块归隐了田园。

没有足够多的家产,就意味着陶氏家族的成员,每天还要通过辛勤劳动的方式去挣钱。

陶渊明家又处于隐居状态,他们又不能靠自己的知识挣钱,所以每天就只能够种地。陶渊明的五个儿子在父亲归隐以后,也只能被迫跟着父亲一块儿天天早出晚归的种地。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这算得上是阶级倒退。陶氏家族的长辈们通过数代人的努力,才让他们基本上达到了寒门的水平。而不是普通的老百姓,也算得上是书香世家。

但到了陶渊明这一代,却直接带着孩子们归隐田园,天天种地生活。这不就是在开历史的倒车吗?

最后的结果就是陶渊明的五个儿子,没有一个成了大器。陶氏家族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也有名气,但却没有什么地位和影响力。

到陶渊明晚年的时候,他自己都是穷困潦倒,还要经常接受朋友们的救济,才能勉强度日。比如说他有一个朋友叫做颜延之。

在陶渊明已经隐居了19年的时候,颜延之在地方上当太守。而他与陶渊明的关系非常好,知道自己的朋友生活窘迫,还主动掏钱帮助陶渊明付酒钱饭钱。

在陶渊明人生中的最后几年,基本上都是穷苦度日。甚至有传闻称,陶渊明是在公元427年,也就是他63岁的时候,是活生生饿死的。因为他实在是太穷了。

那么陶渊明明明出生在一个官宦人家,为什么最后却混的那么惨呢?

二、 陶渊明并不受重视

在陶渊明年轻的时候,他并不像后来那么颓废和躺平。实际上,陶渊明这种出生于官宦人家的子弟,小时候是有梦想的。

按照史书的记载来看,在陶渊明十几岁的时候,就已经做到了熟读儒家经典。并且很有志向,不愿意和俗流同流合污。

而且那时陶渊明是极少数,既修儒家,又修道家的人,所以算得上是儒道结合的优秀人物。在圈子里面也算是很有名气的名士。

陶渊明也是有政治抱负的人,要不然也不会在之后数次进入官场。他早在29岁的时候,就出任了江州祭酒。

公元398年的时候,还曾经接受邀请进入了东晋时期大权臣桓玄的幕府。可最后,陶渊明还是选择了归隐田园,就是因为他的个人政治抱负无法得到伸张。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世家大族正处于巅峰的时期。那时的世家大族把控朝政,实行九品中正制,把读书人分成了世家和寒门。而普通的老百姓在这些世家大族眼中,和动物没有什么区别。

陶渊明的家世就属于寒门。虽然有读书的权利,在机缘巧合到了以后,也能够进入官场围观,但是却很难有什么大的发展。

因为陶渊明并不是世家大族出身,所以陶渊明历次入仕。但每一次得到的都是一些边角料的小官。

在当官的时候,保证衣食无忧是完全没问题的,但却无法让陶渊明伸展自己的抱负。他进入官场以后也发现,东晋的官场确实非常腐败。

世家大族出身的官员,控制着朝廷和地方政权的方方面面。像他这种没有背景的官员,几乎永无出头之日。陶渊明也曾经想过要挣扎,所以才会到东晋权臣桓玄的幕府里面当职员。

但陶渊明没想到的是,桓玄野心非常大。他后来竟然会逼迫东晋的第十位皇帝,也就是司马德宗。把皇位禅让给他,他自己当皇帝。

桓玄后来因为大逆不道被讨伐死的时候,只有36岁。那么曾经在他的幕府里面当过官的陶渊明,他想出人头地的一次积极尝试,就这么失败了。

虽然后来他并没有受到追究,还得到过刘宋开国皇帝刘裕的赏识,可那时的陶渊明年纪也已经不小了。他对被世家大族所垄断的官场,感到深切的无力和反感,所以最后才会做出归隐田园的选择。

当时的陶渊明也知道,就算他继续当官,以后也很难有更好的发展。东晋的政治腐败,世家大族垄断了几乎所有的政治权利。让陶渊明这种有能力、有抱负,但唯独没有身份的文人雅士,感到非常压抑。

中国古代的读书人,读书时所秉持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读得万卷书,报予帝王家。如果都受不到皇帝和朝廷的重用,那么他们读再多的书,又有什么用呢?

所以陶渊明在归隐田园时,恐怕心里并不是轻松和愉快,反而会有一些愤怒和多年志向不得伸张的郁郁之气。这也是后来陶渊明的儿子们都没有出去当官的原因,陶渊明是真的不想让自己孩子再去趟那滩浑水。

三、 陶渊明无法改变现实

陶渊明会主动归隐田园,说白了就是对现实的反抗。但实际上,陶渊明的努力能够起到的效果非常小。

他在东晋王朝,乃至于后来的一些南方王朝,又没有太大的影响力,他的归隐根本影响不到任何人。从某种程度上来看,还会放弃自己能过上好日子的机会。

如果陶渊明继续在官场里面任职,就算以后不会有什么大的发展。但只要能够一直担任中高级别的官吏,朝廷每年给发放的薪金。以及当官的各种福利,还是能够让陶氏家族活得很好的。

靠着陶渊明自己的文笔,说不定他们家等几代人以后,就能够跻身世家阶层。所以陶渊明的选择,如果从实际角度上来看,不算什么好选择,但这并不代表着陶渊明的选择就错了。

也正是因为归隐田园的决定,才让陶渊明创造出了那么多田园诗派的诗作。实际上,在中国的古代历史上,那些能够写出好诗的作家。在官场上几乎都没有什么大发展,比如李白和杜甫。

唐代时期最出名的大诗人,但他们两个人的仕途却非常的不顺利。李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就只是皇帝的一个翰林侍召,而杜甫更是后半辈子都颠沛流离。

这些诗人能够源源不断地创作出那些优秀的文艺作品,也是因为他们并没有被官场牵制精力,所以才有大把的时间去创作诗作。真正有能力两者都兼顾的,恐怕也就只有王安石、韩愈等极少数人了。

陶渊明晚年的时候,生活可能确实不怎么好,甚至还过上了向朋友乞讨的生活。但想必陶渊明并不会为自己的选择所后悔。

他本身就生活在那样一个黑暗的时代,陶渊明敢于对时代开战。敢于向那些掌权的世家大族表达不满,就已经超过了很多人。

在那个年代,真正像陶渊明一样敢对世家大族说不。甚至多次拒绝朝廷征召,都要隐居田园的人,实在是太少了。

陶渊明的这种反抗行为,可能给自己的后代带来了一些影响。但他敢于与当权者作对的精神,还是值得敬仰的。也正是因为陶渊明能够坚持底线,他才能够成为影响千古的田园派祖师。

结语:

其实陶渊明多少有点生不逢时,如果他能够出生于文风鼎盛的宋代,说不定还真的能够一展抱负。只是他生活的那个年代,阶级太过固化,出身就是一切。

世家大族的后代,可以在不做任何努力的情况下,不断的升官,一步一步成为国家的领导者。但像陶渊明这种寒门出身的子弟,确实很难有发展。

最惨的还是那些没有任何家族背景的平头老百姓,他们连去当官的资格都没有。

产考资料:

一更历史2022-12-29 “躺平青年”陶渊明:家道中落,流落他乡,五次入仕,归于田园

最爱历史2023-02-21躺平22年,却影响千载

行走山林2024-04-26彻底躺平的陶渊明:晚年为生存乞讨,5子无一成器,63岁活活饿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8

标签:寒门   大族   东晋   朝廷   抱负   官场   晚年   世家   田园   出身   时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