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不如人?为何我国返回舱着陆后一身焦黑,印度返回舱却非常干净

2023年10月,印度进行了一场无人飞行试验,实验结束后返回舱顺利着陆。

通过现场图片可以看出,印度的返回舱非常的干净,表面涂层没有遭到破坏。

在同年10月31号,我国的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着陆成功、

但是和印度不同的是,我国的返回舱一面被灼烧得漆黑,另一面依旧光洁。

这不由得让许多人产生了疑问,为什么印度的返回舱能够光洁如新,而我国的返回舱却灼烧严重呢?

这是否证明航空航天技术和国家实力没有直接联系,并且印度的航天技术已经远远超过了我国。

难道印度真的如他们所说成为了航天大国,技术已经遥遥领先于我国了吗?

一、冲破大气层的代价

近年来,我国的航天技术一直都在突破,现在已经实现了航天员在空间站长期驻留。

大言不惭的说,中国的航空航天技术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又一次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航天实力。

在欣喜的同时,不少人又再次想起了之前的疑问。

为什么在技术如此先进的今天,我们的返回舱仍然避免不了一面被灼烧得漆黑,另一面保持光洁的结果呢?

为什么做不到像印度那样返回舱涂层光洁如新呢?

要解决这个疑问,必须从返回舱穿越大气层说起。

众所周知,我们的载人飞船和返回舱不管是要离开地球飞上太空,还是要从太空返回地球,都必须穿过一层名叫“大气层”的东西。

大气层是地球最外部的气体圈层,因重力原因而围绕在地球的一层混合气体,它包围着陆地和海洋,厚度大约在1000千米以上。

地球正是因为有了大气层,所以能够孕育生命。

它能够提供必要的氧气,吸收有害辐射,调节地表温度,保护水循环,缓冲外部冲击,维持地表环境的稳定性。

说大气层是地球的保护层也不为过,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保护层,在我们想要向着星空前进时,成了最大的阻碍。

大气层通常分五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逸层。

这五层随着距离越来越远,环境越不适合人类探索。

因此我们的载人飞船和返回舱想要冲破大气层就必须要克服这些不利的因素。

就像那些从太空中降落地球的陨石一样,我们的返回舱对于地球来说,也是这样的天外来物。

流星在穿透大气层会因为和大气层摩擦而爆发出惊人的光和热量,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见流星身后总有长长的拖尾。

那是和大气层摩擦时产生火光,流星不过是没有生命体征的石头,而我们的返回舱里却是活生生的航天员。

石头无惧高温和火焰,但是人类却会丧命,因此为了保护航天员,通常会在返回舱的外表涂上特殊涂层以保证航天员的安全。

二、危险与浪漫并存的旅途

2023年0月31日,神舟十六号返回时,不少人都看到了天空中那一道道犹如修仙小说里才会出现的火光划破天际。

带着一往无前的气势就像一辆从遥远星空中驶来的星际列车。

这样瑰奇浪漫的一幕不知道会留在多少国人的记忆里,但是这样动人心魄的场景却伴随着我们意想不到的危险。

从空间站到地面有大约400公里的里程,载人飞船7.8千米/秒的时速,航程大约半个小时。

但是返回舱不只是能够顺利降落地球这么简单,还必须要定点降落。

所以载人返回的返回舱并不是自己直接从空间站自由落体,落到哪里都可以的。

而是要先绕着地球飞行五圈,在这个过程中飞船对轨道进行精确校准和修正。

并且对发动机的开始工作时间、工作时长等数据进行计算。

在最后一圈,飞船旋转90度,返回舱、推进舱告别轨道舱,之后再次旋转。

推进舱开始推进,返回舱也开始自由下降,经过大气层时,混合的诸多气体和时速11千米/秒的返回舱发生激烈摩擦。

这时舱外温度能够达到2000摄氏度,这个时间长达十多分钟。

坐在驾驶室内的宇航员能够明显看到火花四溅,在经过三次降速后,返回舱才能安全落地。

就连最后落地时返回舱也是伴随着火花的,因此在这一过程中,航天员是十分危险的。

普通人应该无法想象在2000摄氏度的高温下生存10分钟,而我们的航天员却需要经历这一难关。

所以尽管无数火流星一般划过天际的场景美得让人心神一荡,但是只有宇航员自己心里清楚,这是一趟浪漫与危机并存的一次旅行。

值得庆贺的是,我国的航天技术足够优秀,使得宇航员们能够平安到达。

三、潜心研究特殊涂层

能够扛住2000摄氏度的高温,我们的返回舱有什么优势呢?

如果是普通金属在2000摄氏度的高温下早就被融化成一堆铁水。

但是我们的载人飞船不但能够保护舱内人员的安全,还能保证各种仪器不因过热而失灵。

难道这里面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黑科技”?回答是肯定的。

能在上2000摄氏度的高温中将飞船和返回舱保下来,仅仅只是外壳烧黑,这离不开我国科研团队花了15年时间研究的隔热材料。

也就是低密度烧蚀防热材料,这种材料能够承受2000度的高温,并且保证内部温度不超过30度。

而蜂窝增强低密度材料在高温中能够发生分解、抗化、升华一系列的吸热反应。

就像烧开水时,水分蒸发殆尽才会糊锅,而水蒸气蒸发的过程中会带走大量热量,从而保证锅内温度保持在沸点,

被高温灼烧后的烧蚀材料涂层会带着大量热量远离舱体,从而保证了舱体不会过热,让舱内人员和仪器都不会受到损害。

我们在神舟十六号返程时看到的那些美丽的“火流星”就是脱离舱体的烧蚀材料。

历代的神舟返回都是用了这个技术,而神舟十六号还在原来的技术上进行了创新。

返回舱的窗户附近的涂层具有自我清洁功能,能保证在窗口不被燃烧的烧蚀材料污染。

这使得我们宇航员坐在驾驶舱内能够通过窗口观察外部情况,也方便了搜救人员通过窗口判断航天员的情况。

能够亲眼见证自己从太空穿越大气层,这是一件多么值得庆贺的事。

四、并未冲破大气层,自然不能相提并论

2023年10月21日印度在加岗扬进行了一场无人飞行的实验,实验结束后干净完好的返回舱曾然让无数国人感到疑惑。

难道印度真的技术到达了另一个阶段了吗?

事实上不是的,印度的这场无人测试主要是为了演示载人飞船的逃逸系统性能。

飞行速度达到了1.2马赫,相当于12倍音速,但是飞行高度却仅为17公里,最终返回舱在孟加拉湾安全着陆。

要知道100公里以上是太空卡门线,只有超过了100公里才算做是太空的范围。

而17公里的距离也不过是刚刚比飞机航行的高度高了一些,还没有冲破对流层。

因此不要说是返回舱没有灼烧的痕迹,就算是普通飞机在这样的高度也能保证完好如初。

毕竟飞机的飞行高度是距离地面6-20公里。

印度的飞船没有冲破大气层,那也谈不上与大气层摩擦从而产生热量将返回舱灼烧发黑了。

两者没有可比性,无法相提并论。

如果真的要进行比较,不如等待印度完成2025年载人航天的发射计划。

在2024年2月27日,印度空间研究组织正式宣布,将于2025年完成的航天计划,届时会将三名宇航员送入太空。

并且印度方面还提出了要在2035年建设属于印度自己的空间站的愿景。

等到那时,我们就可以一睹印度航空航天的风采,也能够比较出双方在航空航天技术上孰优孰劣。

结语

从盘古开天、嫦娥奔月、女娲补天,到今天登上月球的“玉兔”月球车、“天宫一号”空间站……

飞上太空是中国人从古至今一直的追求,我们发展航天技术也是为了追寻这个梦想,并不是为了非要和谁一较高下。

在高度全球化的今天,无论是经济还是科技的发展,都是需要世界各个国家的积极配合和共同努力。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坚定自己的道路,并且实事求是,一步一个脚印的在这条道路上走下去。

我们的目标是月球,但不只月球,是银河系,但不只银河系,是整个宇宙,是星辰大海。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留言。

参考信息:

《神舟十六航天员安全出舱!返回舱照片有的黑有的金,怎么回事?》——科普中国(2023-11-02)

《同是飞船返回,为何印度舱体不发黑?难道我们的技术真的不如印度?》——君武知识局(2023-11-02)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印度   神舟   返回舱   我国   焦黑   航天员   技不如人   大气层   宇航员   涂层   太空   干净   地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