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金陵:钟灵毓秀(1)中山陵


四、钟灵毓秀

南京钟山风景区,因山顶常有紫云萦绕,又名紫金山。山与湖与江相依相望,山水城林浑然一体,先天形胜,诸葛亮叹其:“钟山龙蟠,石头虎踞,真乃帝王之宅也”。

▲紫金山

紫金山上松青柏翠,郁郁葱葱,秀色天成,风光旖旎;山间云霞吞雾,龙盘虎踞,气象雄伟,尽显帝王之气;山中历代风物荟萃,梅花山、明孝陵、中山陵,灵谷寺、美龄宫、音乐台、天文台等名胜古迹,琳琅满目,错落有致,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自东吴大帝孙权葬梅花山开始,紫金山上葬有朱元璋、孙中山、宣明太子孙登、懿文太子朱标,明代开国功臣徐达、常遇春、李文忠、吴良、吴祯、仇成,南朝高僧宝志,民国时期仁人志士廖仲恺与何香凝夫妇、谭延闿、邓演达,帝王将相、名人志士丰碑相接;南朝梁武帝萧统、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与宋美龄夫妇曾在此居住办公;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也在此有过悲壮惨烈的战斗,多少英雄豪杰血溅钟山。

▲苜宿园地铁站

▲景区售票处

古今往来的历史汇集于钟山沉淀,见证南京乃至中华民族的兴败盛衰。景与物与史交织融汇,自然风光旖旎,人文气息浓厚,帝王气象尽显,正可谓“钟灵毓秀”[1]。我和妻子此次来钟山,由于时间有限,只匆匆游览了中山陵和明孝陵,中间有幸观看了美龄宫,走马观花,浮光掠影,既醉心美景,更沉于流年。

▲梧桐大道

▲观光火车

中山陵

中山陵几乎是来南京游玩必去的景点,我们吃完早饭便搭乘地铁前往钟山风景区。从苜蓿园地铁站出来便是景区大门,进门买了景区游览车的通票,乘坐着游览小火车一路观光来到中山陵。中山陵不收门票,但是要提前预约,刚进游览车站,景区工作人员就提醒我们,每台游览车的尾部都贴有中山陵预约二维码,可扫码提前预约。妻子上车时就急着预约,因为走得急,我们刚进站游览车就启动出发了,没能来得及扫,我也没有太在意,以为下车再预约也还来得及,所以只顾着欣赏道路两边的美景,没去管预约的事了。游览车刚一到站,妻子就跳下车扫码预约,我晚了一两分钟,结果系统显示:“本时段预约人数已满”,再看下一个预约时间段已经是下午两点半,我们是绝没有时间等的。妻子对我说:“你拿我的身份证试试看能不能进去,我已经来过一次。”还好检票人员只认身份证和预约码,就这样我顺利通过了检票口。感谢有了妻子的细心努力,才让我有了这次拜谒中山先生的幸运,但遗憾的是没能和她一起前往。

▲孝经鼎

带着既想急切一睹中山陵的真容,又挂念门外妻子的心境,走进这想来已久的中山先生陵墓。走进陵区,首先进入视线的是一座石坊,石坊正前有一半圆形广场,广场中间放置一口铜鼎,名曰“孝经鼎”[2]。铜鼎旁边很多游客在拍照留影,我由于心情急切,没有流连于广场和广场上的铜鼎,直奔陵园的大门石坊而去了。顺着石坊往上看,长长的墓道和无数的台阶,一种恢弘磅礴之势跃然眼前。据史料记载,中山陵自1926年春动工,至1929年夏建成,历时三年多,整座陵寝及其附属纪念建筑群面积逾八万平方米,横卧在紫金山南麓,由南向北沿中轴线逐渐升高。葬于南京紫金山是孙中山先生的遗愿。临终前一天,孙中山对宋庆龄、汪精卫等人说:“吾死之后,可葬于南京紫金山麓,因南京为临时政府成立之地,所以不可忘辛亥革命也。”其实早在1912年3月,孙中山在紫金山打猎时就曾对胡汉民说:“等我他日辞世后,愿向国人乞此一抷土,以安置驱壳尔。”先生死后被安置在南京紫金山,可以说是完成了他生前的遗愿。

▲博爱坊

面前的石坊是一座四门三柱冲天式石牌坊,蓝色的琉璃瓦顶,花岗石石柱,正中横额挂有“博爱”石额。“博爱”两个鎏金大字是中山先生亲手题写,因此石坊又名“博爱坊”,是进入陵区的必经之门。

穿过“博爱坊”是绵长的墓道,分辟三道,中间为钢筋混泥土路面,两侧辅道植松柏两行,对称排列有五对长方形花池,池内种有雪松,高俊挺拔,气势雄壮,让人一走上墓道就会产生一种莫名的怀念和崇敬之情。墓道走到头,是一座横额上写有“天下为公”的宏大建筑,这便是陵门。陵门建在整个陵园中轴线的正中,门前是一块宽阔的平台,左右两侧是绿毛毯般的草坪,坪上对称种有十颗四季常青的黄杨球和六株名贵的千头松,形如伞状,异常优美。陵门外边两侧是半环形的石拥壁,与陵园的围墙连成一体,拱卫着中山陵墓。陵门两侧还有一对汉白玉石狮,张口正视前方,形态逼真,显得陵门气势磅礴。走近陵门仔细观赏,陵门的屋顶是单檐歇山式,覆盖的也是蓝色琉璃小瓦,有三个拱门,两侧门稍小,烘托显得中门高大,门上均有梅花空格紫铜双扉。整座陵门配上“天下为公”四个鎏金大字,显得端庄朴实,雄达豪峻。

▲墓道

▲陵门

穿过陵门,眼前便可看见一座重檐歇山顶式花岗石亭,亭顶仍是蓝色琉璃小瓦覆盖。走过一段平缓的石阶,便来到石亭前,亭内立有一块巨大的石碑,上刻“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落款“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据说,当年建造墓碑时,曾向全国广泛征求墓碑材料,还因为石料体积太大,又极沉重,装船不久就沉入水中,于是又从福建赶制第二块花岗石运到南京。运到南京下关码头,又靠人工滚木,一步一步移上紫金山碑亭工地,耗时长达40余天。碑文则是由当时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谭延闿先生书写,字为颜体,笔画流畅,结构严谨,雄健有力,碑额上还有阴刻的国民党党徽。

▲碑亭

绕过碑亭,眼前是高耸绵长的阶梯,既宏大庄严又充满艰辛,远远望去中山先生陵寝就在前方。我从踏上第一个台阶开始,一步一阶一数,一直数到祭堂前的大平台,共有339个台阶,分为八段,据说象征着国民党参众二院的339位议员,寓意每人作为一个台阶,将中山先生精神发扬光大,“9”又有九州大同的寓意。拾阶而上,抬头看不到顶,30级、42级、54级、……,台阶越来越长,越来越陡,让人从攀登中感受到革命道路的艰辛与困难。

▲台阶

爬上台阶,中山先生的祭堂坐落在阶顶的大平台上,曾有多少领导伟人、风云人物来此拜谒,如今我也站在了先生的祭堂前,一种无比的激动和崇敬之情油然而生。祭堂采用中西合璧建筑和中国传统式陵墓布局,采取中轴线对称布置,蓝色的屋顶和灰白色墙身,又不同于传统帝陵的金顶红墙,反映了中山先生推翻帝制追求民主的人生愿望。祭堂的墙壁一律用花岗石砌成,显得庄重大气,堂楣上刻有“民族”“民权”“民生”六个鎏金大字,系先生一生的写照,门正中上方嵌有先生手书“天地正气”,系先生一生的人格追求,祭堂檐下是中国古代木式斗拱,但均用花岗石筑成,祭堂的南面有三个拱门,周边门框刻有花纹,门上设梅花空格紫铜门扉。进堂孙中山的汉白玉雕像端坐在祭堂中央,底座镌刻有先生从事革命活动写照的六幅浮雕,两侧墙壁刻有先生遗著《建国大纲》、《建国方略》和胡汉民书写《总理遗嘱》,堂顶正中绘有巨幅国民党党徽。整座祭堂宏伟壮丽,庄严肃穆,令人肃然起敬又略带哀思。堂后是中山先生陵寝的大门,两重门均用铜制成,门框以黑色大理石镶边,上有先生手书“浩气长存”横额,门上镌有“孙中山之墓”石刻。走到此处,我没有再往前,不愿去打扰先生的安宁,也不愿就此走到终点。

▲祭堂

▲祭堂前石柱

从祭堂里走出来,胸中的气息长久不能舒缓,站在祭堂前的平台上俯瞰整座中山陵,犹如一座“自由钟”警示中华民族奋勇前行,祭堂内的中山先生手持长卷,目视前方,看着今日的中国正在走向繁荣昌盛。

▲俯瞰中山陵

回去的路和来时的路一样漫长,从博爱坊走过墓道走过陵门走过碑亭走上台阶一直走到祭堂,仿佛走过中山先生一生的革命路程。

博爱坊上的“博爱”就是中山先生一生践行的品行。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幼名帝像,化名中山樵,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成长于贫困农民家庭,9岁入村塾读书,接受传统教育,青少年时受广东人民斗争传统影响,向往太平天国反清事业,还自诩“洪秀全第二”。13岁随母亲赴檀香山,在兄长孙楣的资助下,先后在檀香山、广州、香港等地接受西方近代教育,并在香港入基督教,接受基督教思想,逐渐形成他“博爱”的思想品行。

▲博爱

穿过博爱坊,走过四百四十米的宽大墓道,是中山先生逐步走上革命的道路历程。接受西方近代教育后,中山先生开始产生反清和改造中国的思想,期间他上书李鸿章,提出“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尽其流”的主张,组织兴中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为誓词,并密谋广州起义,失败后亡命海外。

走完绵长的墓道,我们便看到位于中轴线陵门楣额上“天下为公”四个金字。此时的孙中山流亡海外,开始详细考察欧美各国经济、政治状况,研究多种流派的政治学说,产生了独具特色的民生主义理论,“三民主义”思想由此开始生根发芽,“天下为公”也成为先生为之奋斗一生的目标和理想。

▲天下为公

穿过陵门,眼前是一段缓坡而上的阶梯,中山先生的革命历程由此开始逐步艰难起来。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先生派郑士良到到广东惠州三洲田发动起义,开始他的革命救国之路,最终因饷械不继而失败。戊戌变法后,先生在日本友好人士的活动下与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改良派商谈合作,终因革命主张不同未能实现。光绪三十年(1904年),先生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起草了《兴中会章程》,规定以“振兴中华”作为立会宗旨,改“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为革命主张,这是中国第一个以建立新制度为目标的民主革命纲领。次年,中山先生与黄兴等在兴中会、华兴会等革命团体基础上创建中国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同盟会纲领,并初次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从此,孙中山在世界各地奔波,宣传革命,发动组织,鼓动更多的人投身反清革命。同时,他还组织镇南关、黄花岗等武装起义,最终于宣统元年(1911年)10月10日发动武昌起义,推翻帝制,建立共和,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史称“辛亥革命”。至此,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顺风顺水。

走上台阶,我们眼前出现的是一座碑亭,亭内的石碑上书写“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行至此处,多数人会以为中山陵到此结束,而从中国近代史上看,辛亥革命的成功,推翻了帝制,建立了共和,从此中华民族前途一片光明,但转过石碑又是长长的台阶,比先前的还要长、还要陡、还要难走,仿佛总理在不断告诫人们“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辛亥革命之后,中山先生走上了更为艰辛的革命路程,中华大地也经历着日本侵华战争前最混乱的军阀混战时期,先后走过了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和黎元洪、段祺瑞、张作霖北洋军阀的白色恐怖。中山先生在此期间先后发动“二次革命”、护法运动、改组同盟会组成国民党,经历着革命失败流亡海外恢复元气回国再革命“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艰难坎坷时期。

▲石碑

跨过339级台阶,终于走上祭堂前大平台。平台上的华表庄严肃穆立在祭堂两侧,直指青天。民国六年(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枪声传到中国,中山先生开始转变革命思想,关注俄国革命,并逐步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革命主张。民国八年(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中山先生受到很大鼓舞,同年8月他委派胡汉民、朱执信、廖仲恺等人在上海创办《建设》杂志,宣传民主革命理论,10月改组中华革命党为中国国民党。民国九年(1920年),中山先生率领闽、粤军队东征陈炯明,南征邓本殷,把桂系军阀赶出广州,次年出师广西消灭桂系军阀陆荣廷势力,同年12月,会见国际共产主义代表马林,讨论建立革命党和革命武装问题,1922年又与苏俄全权代表见面,此后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1923年与苏联代表越飞联合发表了《孙文越飞宣言》,8月派蒋介石为首的孙逸仙博士团赴苏联考察政治、党务和军事,10月聘请苏联派来的鲍罗廷为顾问,开始筹备国民党改组工作。民国十三年(1924年),在广州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党纲、党章,从新解释“三民主义”,同时创办黄埔军校。至此,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思想正式形成,而我们面前正是高悬“民族”、“民权”、“民生”匾额的中山先生祭堂。

▲三民主义

祭堂内中山先生端坐在大堂中央,手持长卷,目光坚毅地望着前方,似有革命的坚定,又有未完的遗愿。祭堂中的浮雕,墙壁上《建国方略》、《建国大纲》、《总理遗嘱》石刻和堂顶凹槽内的青天白日党徽是先生一生的成就。民国十四年(1925年),中山先生因患肝癌在北京逝世,逝世前签署的《国事遗嘱》、《家事遗嘱》和《致苏联遗书》,继续发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号召。

▲孙中山像


——————————

[1] 钟:凝聚,集中;毓:产生,孕育。意为聚合天地之灵气,孕育出优秀人才。指山川秀美,人才辈出。

[2] 孝经鼎,1932年由金陵兵工厂制作,是国民党元老、中山大学校长戴季陶与国立中山大学师生捐赠。鼎高4.25米、腹经1.23米,重达万斤,壁上铸“智仁勇”,内藏六角形铜牌,上刻戴季陶之母黄太夫人手书的《孝经》全文,因此名曰“孝经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中山陵   孝经   紫金山   辛亥革命   钟山   博爱   金陵   墓道   钟灵毓秀   中山   南京   台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