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娃学《三字经》曾子杀猪的故事、古代也有“学区房”

《三字经》作者:宋ㆍ王应麟

《三字经》是古代蒙学之冠。

一、人之初,性本善

1、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释义】人出生之初,本性都是善良的,天性也都相差不多,只是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同和所受教育的不同,人的性情、习惯差别很大。

2、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释义】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改变。教育的方法,最重要的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曾子杀猪】

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去,她的孩子一边跟着她一边哭泣。她就对孩说:“你回去,等我回来给你杀猪吃。”妻子到集市后回来了,曾子就要抓住一头猪准备杀掉它,妻子制止他说:“我只不过是与小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小孩子是不能和他开玩笑的。小孩子是不懂事的,是要依赖父母学习的,并听从父母的教诲。现在你欺骗他,是在教他学会欺骗。母亲欺骗孩子,孩子就不会相信自己的母亲,这不是教育孩子该用的办法。”于是曾子马上就把猪杀了,煮肉吃。

【寓言寓意】: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启蒙老师。父母的言行对子女将来的成长起很大的作用,所以有见识的家长在孩子面前处处以身作则,以培养他们良好的品德。曾子这样做完全是正确的,他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诚实待人,别看杀了一头猪,眼前利益受损,但从教育子女的长远利益看,大有好处。

二、古代也有“学区房”

1、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孟母:四大贤母之首。

孟子:战国时期教育家、思想家。

【释义】从前孟子的母亲为了给孟子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曾三次为选择邻居而搬家。有一次,孟子逃学回家,孟母生气地把织布机上正在织的布剪断,以此来教育他学习是不可以中断的。

2、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释义】五代时,在燕山脚下有个叫窦禹钧的人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就是有名的“五子登科”。

3、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解释】生养孩子却不好好教育孩子做人做事,是父母的过错。同样,如果教育学生却要求不严格,就是做老师的懒惰没有责任心。

【孟母三迁】

孟子小时候,家住在墓地附近,他一看见下葬祭祀的人就跟着他们学各种各样的动作。孟母看见后,觉得这样会影响孟子的成长,就把家搬到市场旁。可不久,孟子又把小商贩的叫卖声学得惟妙惟肖,仍然不好好学习。孟母又搬了一次家,但仍不行。最后,孟母决定把家搬到一所学校附近,孟子这才开始认真学习。

有一次,孟子逃学回家,正在织布的孟母很生气,她剪断织布机上的布,并对孟子说:“孩子,你读书就像我织布一样,中途放弃就等于前功尽弃呀!”

听了母亲的话,孟子开始发愤读书,终于成为一代儒学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燕山   孟子   学区   释义   集市   教育孩子   小孩子   妻子   古代   母亲   父母   孩子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