牺牲太大!王亚平曾谈太空之旅的辛酸,落地后身体弱连路都走不了

王亚平,是我国第一位两次成功登上太空的女航天员,同时也是第一位首次在太空漫步的女航天员,更是在太空中艰难度过183天的漫长岁月,她是我们所有人的骄傲与榜样。

然而,当她返回地面时,都以为她会从舱里风光走出来,不料却是被人给抬出来的,身体虚弱的连路都走不了,更是在接受采访时,道出了无尽的辛酸和背后不为人知的一面。

那么,王亚平到底在太空中经历了些什么?为了能登上太空又付出了哪些努力呢?

本文信源来自官方媒体 具体链接赘述在文章结尾 但为提升文章可读性 细节可能存在润色 请理智阅读 仅供参考

太空生活困难重重

2021年10月16日,王亚平再次踏上浩瀚太空,重返太空舱,她将和两位男性航天员一同驻扎空间站半年。神舟十三号飞船在酷暑时节成功发射,拉开了王亚平二度太空之旅的序幕。

太空生活远非普通人能想象的轻松,各种困难将接踵而至。首先便是最基本的生理需求成了难题,在失重漂浮的环境下,吃喝拉撒都变得极为不便。

平日里,再简单不过的进餐时间,在太空中都得格外小心,防止食物和水分四处飘散。如厕更是一大挑战,若操作欠佳,污染物可能弥漫整个密闭舱体。

睡眠质量也让大家头疼不已。身体长期悬浮,缺少重力基本支撑,大脑会有飘忽的失重感,对睡眠造成严重干扰。为保证好好入睡,航天员们不得不钻进睡袋,用简陋的绑带固定身体位置。

在太空中,水资源短缺是一个前所未有的难题。从地球运载水资源到太空,造价高昂且浪费极大。为此,航天员主要依赖"再生水"补给水分。

其实,就是将尿液、汗液等经过多道处理过滤后重新"生产"出的可饮用水。虽然水质有严格把控,但心理上多少会有顾虑和抗拒。

此外,为缓解航天员们的工作压力,太空舱内配备了简陋的健身设备,航天员们可以适当锻炼身体,丰富生活。但与地面相比,太空中的娱乐健身设施有限,需要航天员发挥无穷创意。

当然,航天员们所有的不适应,都来自那无所不在的失重状态。王亚平就曾在太空中待了长达183天的漫长岁月,返回地面时,受重力影响,无法站起身,而是被一群人给抬出来的。

而在事后,王亚平在接受采访时,道出了无尽的辛酸,想要成功当上宇航员,可不是一蹴而就的。

成为航天员的艰辛历程

对王亚平而言,她从17岁就进入飞行学院开启漫长而艰苦的训练之路。航天员的选拔一直秉持"严进宽出"原则,在培养过程中有着极其严格的淘汰制度,只有最出色的学员才能杀出重围。

经过多年苦训,王亚平与6名其他女性一同被遴选为第二批中国女航天员。从此,她正式加入中国航天员大家庭,迈出了通往太空的第一步。航天员的训练之路比你想象的还要残酷数倍,

最为人熟知的当属离心机训练,航天员需在狭小的舱体内,承受高达8倍地球重力的巨大压力旋转。高速旋转会导致头晕目眩、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一系列生理反应,考验着人体极限。

另外,航天员还需在水底连续4个小时的水下训练,身背120公斤的太空装备,模拟舱外活动环境。

对于普通人而言,4小时的时间,足以让大家在水中耗尽体力,而她们必须全程保持专注,稍有闪失就会酿成无法弥补的遗憾。

除此之外,野外生存极端训练也是航天员们无法回避的一个考验。他们需要在沙漠、高原等剧烈环境中独自生存19天,忍受严寒酷暑、干渴饥饿的考验,模拟在太空中独自生存般艰难。

每一项训练都是人体极限的挑战,而航天员们无一例外都成功突破了自我。当然这还都不算什么,最危险的任务当属太空出舱任务,因为稍有不慎,就会掉入万丈深渊。

首位出舱女航天员

太空舷外活动被誉为"最危险的极限运动",在浩瀚的宇宙虚无中,面对环境的残酷考验,只有极少数人能够体会到宇航员出舱时的无助和孤独。

而王亚平就创造了历史,成为了中国首位出舱的女性航天员,当她打开舱门那一刻,王亚平第一次真实感受到这种超乎想象的孤独。

但当她真正跨出那一步,置身于茫茫太空时,她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恐惧。在太空中漂浮,周围既无空气又无重力,仿佛置身于无边的海洋,分不清上下左右。

航天员们形容这种感觉"如同在太空中冲浪",身体时而在各个方向旋转漂移,只能靠着绳索固定,才不至于在浩渺宇宙中永远迷失航向。

这种全新的环境,加上随时会发生的危险状况,足以让任何航天员胆战心惊。就连对资深的太空老手来说,每一次出舱也从未敢有半分大意。只有对太空保持高度敬畏,才能安全返回地球。

在太空舷外,宇航员们都将面临-180°C的极端低温,紫外线暴晒将使皮肤在数小时内就开始曝烂,一根头发在太空中都能割伤皮肤。一旦出现失控情况,任何人都将付出生命为代价。

当然,作为中国首位出舱女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中亲身经历了许多令人难以置信的奇景和体验。不仅让她感受到了太空的神奇和宏伟,也让她见识到了人体在特殊环境下的变化。

太空中所见所闻

最吸引王亚平目光的,就是太空中漂浮的水滴。在失重状态下,水滴不会落下,而是呈现完美球形自由漂浮。只需轻轻吐气,无数水滴就会从王亚平嘴里吐出,在她眼前上上下下飘荡。

每次看到漂浮的水滴就止不住地入了迷,觉得那种失重的自由漂浮感很神奇,就像个体在太空中飘荡。甚至能在水滴中看到自己被反射和弯曲的影子,感觉自己也随之漂浮其中。

但是,待在太空站长达半年之后,她的身形变高、腿变细、面部也出现了肿胀,这是因为身体长期暴露于微重力下,肌肉和骨骼都在发生改变。

更令王亚平感到困扰的,是在太空中难以入睡,虽然每天工作强度都很大,但在休息时她总无法很快进入梦乡,辗转反侧大半夜。同时,太空站内还时常有失重漂浮的异响扰人清梦。

而最让王亚平难忘的,是在太空中迎接了独特的新年。在除夕夜的夜幕低垂时刻,她终于等到了团圆的时刻,和地球上的亲人们通过视频问好,度过了一个有趣而难忘的除夕夜。

结语

王亚平以勇气和力量,成为中国首位出舱、太空行走的女航天员,创造了多个"首次"的辉煌纪录。她的卓越事迹不仅展现了女性在航天领域无所畏惧的力量,更诠释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

要成为一名航天员,背后是异常艰辛的训练过程。他们不仅要接受极端的体能和智力训练,还需具备毅力、勇气和专注力。王亚平就以顽强意志和出色素质征服了重重挑战,用实际行动为广大女性注入了自信与力量。

通过她在太空的所见所闻,我们见证了人类在太空中生存和探索的大无畏精神,也窥见了宇宙的浩瀚与神奇。她的精神和事迹必将激励更多人追求航天梦想,推动中国航天事业再创辉煌。

参考资料:

京报网:航天员超重耐力训练,像8个自己压在身上航天员超重耐力训练,像8个自己压在身上_京报网

新华网:权威访谈|张扬对话王亚平:重返太空的183天权威访谈|张扬对话王亚平:重返太空的183天-新华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太空   后身   航天员   宇航员   重力   水滴   首位   中国   牺牲   身体   环境   女性   王亚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