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爬后走和不爬就走的孩子,几年后,差别惊人!

爬行是宝宝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一般来说,当孩子学会翻身和坐立后,在七八个月大的时候就会进入爬行期,之后才开始学走路。



但也有许多家长表示,孩子没有爬过直接就学习走路了。那么,爬行对孩子来说,真的是可有可无的吗?不爬就走和先爬后走的宝宝,有什么不一样的呢?


爬行对孩子很重要

并非可有可无


爬得多的孩子前庭发展更好


孩子爬行的时候,身体位置比较低,所以想要获得更宽的视野就必须把头仰起。这个动作刚好能刺激到脑干部位前庭的位置,前庭感官也会因此较顺利地发展。



而前庭又有过滤信息、调节眼球运动、控制身体的姿势维持、保持身体平衡、掌管方向感和空间感等作用,对我们的注意力状态和语言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所以,孩子爬得越多、越充分,他的前庭发展就越好,平衡感、空间感、注意力状态和语言表达也会更好,生活和学习中也更不易出现晕车、恐高、不辨方向、跳行漏字等情况。


爬得多的孩子体态更好


你在生活中有没有见过一些孩子总是含胸驼背、站没站相坐没坐相?有时候拍一下说一下,他能短暂地把背挺直,但过会儿就又塌下去了。这就是因为他们的肌肉力量太弱了!



而爬行看似简单,却需要动用到颈部、肩部、躯干、髋部四大抗重力肌肉群和四肢等身体部位联合运动。孩子在爬行的过程中,核心肌群也会得到充分的锻炼,对于提升肌力肌耐力、保持良好的体态意义重大。



爬得多的孩子双侧分化更好


总有一些孩子写起字、做起事来好像全身都在用力,累的筋疲力尽效率却很低。这其实就是大脑双侧分化不全的表现。



人类的大脑分为左脑和右脑,两者各司其职,分别掌管着不同的功能。大脑双侧分化越好,各个功能区的专责化也就越好,身体运用也会越灵活。


而爬行就是最好的双侧运用活动,可以促进大脑皮层中央沟形成,进而帮助大脑双侧功能区分化完成。



错过爬行期,孩子没爬够

该怎么弥补?


只要孩子年龄不超过六岁,建议孩子每天继续爬行50~100m,手膝爬、手足爬、匍匐爬都可以,尽可能弥补该有的刺激。


如果孩子已经超过六岁,就需要对孩子进行更复杂的爬行训练了。这里,老岳给大家推荐3个爬行游戏,帮助孩子刺激前庭、促进大脑双侧分化、增强肌肉力量和协调能力!



家长和孩子一起五指分开、手脚着地,把手掌穿进鞋子里,四肢协调交错向前爬行,比一比孩子和家长谁爬的更快。为增加孩子积极性,还可以在终点放上孩子喜欢的玩具。




小朋友双手撑地趴在地上,家长深蹲姿势抬起小朋友的双脚脚踝,让孩子双手交替运动向前爬行。为增加训练难度,可让孩子如图所示边爬边叠杯子。




家长和孩子双手撑地,以猩猩爬姿势横向爬行,边爬边躲避障碍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孩子   前庭   空间感   可有可无   肌肉   姿势   大脑   差别   双手   惊人   年后   家长   身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