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将390名死囚放回家过年,约定年后问斩,最终回来多少人?

在那个遥远的年代里,一件看似平凡的事情却引发了轩然大波。唐朝贞观年间,太宗李世民做出了一个令人费解的决定——将390名被判处极刑的死囚临时释放,让他们回家过年,并约定次年秋天自行返回京城伺候行刑。这一决定无疑是对法律权威的一种挑战,也是对人性的一次重大考验。这些罪犯会遵守诺言吗?他们会背弃家人,勇敢地面对死亡吗?还是会利用这次机会逃之夭夭?太宗李世民的决定无疑是一场赌博,赌的就是人性的善与恶。当年过后,究竟有多少人回来赴死?这个数字将决定人性的天平究竟向哪一方倾斜。

太宗李世民的决定

贞观六年的一个普通日子,唐太宗李世民如往常一样在长安城里巡视。当他来到大理寺监狱时,眼前的景象令他深感触动。390名犯人被关押在这里,等待着被处决的那一天。他们有的是农民起义军的残余,有的是劫富济贫的绿林好汉,还有一些是误入歧途的贫民。

太宗驻足细看,发现这些犯人大多来自底层,生活所迫才走上了违法的道路。他们的眼神黯淡无光,似乎已经对生命失去了最后一丝希望。就在太宗打算转身离开时,一名犯人突然跪了下来,放声哀求:"陛下,我们知道罪行难逃,但能否在最后一次见见家人?我老母在家还盼着我回去呢!"

太宗的心头一震,他想起自己年幼时也曾离别母亲,直到多年后才与她重逢。一时间,他对这些命运多舛的人产生了无限同情。于是,他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震惊的决定——将390名死囚全部临时释放,让他们回家过年,但必须在来年秋天自行返回京城,接受法律的制裁。

这个决定无疑是对法律权威的一种挑战和考验。太宗深知,如果这些罪犯在回家后逃之夭夭,那将极大地削弱法律的威慑力。但他似乎并不在意这一点,反而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检验人性的善恶。

消息一传开,朝野上下哗然。太宗的亲信大臣们纷纷前来劝阻,认为这是一个太过冒险的决定。但太宗面色坚定,他说:"我相信,只要给予他们一次机会,他们定能重新做人。"

就这样,390名死囚在武士的押解下离开了监狱,有的人已经十多年不曾见过家人了。他们离开长安城时,脸上洋溢着久违的喜悦,但内心又难免忐忑不安。他们将去往天南地北的家乡,与亲人团聚,但这短暂的相聚之后,又将何去何从?

太宗的决定无疑是一场人性的大赌注。这些罪犯会遵守诺言,勇敢地面对死亡吗?还是会利用这次难得的机会,永远逃之夭夭?人性的天平将何去何从,这就要看这390个人的选择了。

死囚们的选择

390名死囚离开长安城后,便分散前往祖籍所在的各地。他们中有的是远在西域,有的是东南沿海,还有一些人的家乡就在关中一带。无论去往哪里,他们都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

在河南开封,一名叫张文举的死囚终于再次见到了年迈的母亲。当他推开家门时,母亲正坐在炕头望着院子出神。听到开门声,她缓缓转过头来,待看清来人面容,顿时喜极而泣。母子俩紧紧拥抱在一起,泪水夺眶而出。

"儿啊,你可算回来了!我盼了你这么多年!"张母亲激动地说。张文举低下头,无地自容。他曾是个彪形大汉,因为杀人入狱,被判处极刑。如今重获自由,他却不知是喜还是忧。

"娘,我只能在家待上半年了。"张文举说,"到时候我必须自己回京城,接受处决。"

张母亲的脸色顿时变得惨白,她紧紧抓住儿子的手,痛哭流涕:"儿啊,你怎能这样说?就算是死,娘也不愿意你去赴死啊!"

类似的场景,在全国各地都在不断重演。死囚们与家人的重逢,既是喜悦的,也是痛苦的。家人们欣喜于久别重逢,但一想到将来还要永远分离,内心就无比痛楚。

在陕西富平,一名叫赵文彬的死囚回到了自己的老家。他的妻子早已另娶他人,但两个儿子还在家里等着他。赵文彬一进门,两个儿子就扑进他的怀里,直哭个不停。赵文彬拥抱着他们,眼泪也在不住地流淌。

"爹,你可算回来了!我们盼了你这么多年!"大儿子说。

赵文彬无言以对,只是紧紧抱着儿子们。他知道,这短暂的团聚很快就会结束,到时候他将永远离开儿子们,前往阎王殿。

在广西桂林,一名叫李有德的死囚回到了自己的老家。他的妻子早已去世,只剩下一个年迈的母亲在家里等候。李有德推开家门,看到母亲正坐在桌边削瓜,眼睛因为年纪大而已经看不太清了。

"娘,是我回来了。"李有德说。

母亲循声望去,待看清儿子的面容,高兴得合不拢嘴:"有德啊,你可算回来了!娘盼了你这么多年啊!"

李有德走上前,跪在母亲面前,痛哭流涕。母亲摸着儿子的头,泪水也在眼眶里打转。

"娘,我只能在家待上半年。"李有德说,"到时候我必须自己回京城,接受处决。"

母亲的身子一震,随即瘫软在椅子上,痛苦地捂着脸哭了起来。

这一幕,在全国各地都在不断重演。死囚们与家人的重逢,无不让人喜极而泣。但很快,喜悦就被痛苦所取代。因为他们知道,这短暂的团聚很快就会结束,到时候他们将永远离开亲人,前往阎王殿。

秋天的到来

半年的时光很快就过去了,秋天来临的脚步越来越近。390名死囚在家人的哀求和自身的挣扎中,度过了这段短暂而宝贵的时光。

当九月初九的日子渐渐临近,他们不得不做出最后的抉择:是勇敢地返回京城赴死,还是利用这次难得的机会,永远逃之夭夭?

在河南开封,张文举对母亲说:"娘,我必须回去了,这是我当初向陛下许下的诺言。"

张母亲痛哭流涕,拼命拉住儿子的衣襟不放:"儿啊,你怎能这样做?就算是死,娘也不愿意你去赴死啊!"

张文举低下头去,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他知道,这将是与母亲最后一次相见了。

在陕西富平,赵文彬对两个儿子说:"爹必须回去了,你们要乖乖的,长大后也要做个好人。"

两个儿子痛哭不已,紧紧抱住父亲不放手。赵文彬拍着儿子们的背,眼泪也在默默流淌。

在广西桂林,李有德对年迈的母亲说:"娘,我必须回去了,这是我当初向陛下许下的诺言。"

母亲痛苦地捂着脸,泪水从指缝中流淌而出。她知道,这将是与儿子最后一次相见了。

就这样,390名死囚中的大多数人,都选择了遵守诺言,勇敢地返回京城赴死。他们不愿意辜负太宗李世民对他们的信任,也不愿意背弃自己的承诺。

九月初九这天,390名死囚陆续返回了长安城。他们身着囚服,被武士簇拥着进入大理寺监狱。当最后一名死囚也进入监狱时,太宗李世民在殿上等候多时了。

太宗问大理寺的狱卒:"390名死囚都回来了吗?"

狱卒回答:"回陛下,除了一名叫徐福林的老人外,其余389人都如约而至。"

太宗点点头,命人将徐福林的底细呈上。原来徐福林今年已经72岁高龄,身体又有旧疾在身,所以行动迟缓。

就在太宗打算处置其余389人时,徐福林突然出现在了监狱之中。他步履蹒跚地走了进来,对太宗施了一个躬身大礼,说道:"陛下,微臣年迈体衰,所以来迟了一些。但我始终没有忘记当初的诺言,一定要回来赴死。"

太宗见状,十分感动。他立即召集文武百官,在太极殿上召开了一次大会。会上,太宗宣布:"这390名死囚,通过他们的诚信行为,已经证明了自己确实悔过自新。我决定,特赦他们的死罪!"

文武百官听后,无不拍案叫好。从此,这390名死囚重获新生,并且在太宗的赏识下,被委以重任,为国家的富强做出了卓越贡献。

事件的影响

太宗李世民将390名死囚临时释放,约定年后自行返回受刑的做法,在当时引起了朝野上下的广泛争议。

支持者认为,这是太宗仁德之举的体现。他们说,太宗不忍这些罪犯就这样赴死,所以给予他们最后一次与家人团聚的机会,是出于慈悲怜悯之心。而这些死囚最终如约而归,更是证明了太宗的英明决断。

反对者则认为,这种做法有违法治原则。他们说,法律的存在就是要惩治罪犯,维护社会秩序。如果连判决都可以随意更改,那法律的权威性何在?更有人质疑,万一这些罪犯利用这次机会逃之夭夭,那岂不是徒劳无功?

朝野之争,争执不下。最终,太宗下令将这件事记录在案,以飨后人。

这一事件对唐朝法治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方面,它挑战了法律的权威性,削弱了法律的威慑力。如果法律可以随意被更改,人们就会对它失去敬畏之心。

另一方面,它也体现了德治的重要性。太宗之所以做出这一决定,正是出于对人性的信任和对罪犯的宽恕。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罪犯们重新做人,为国家的富强贡献力量。

从这一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古代中国,德治与刑罚从来都是并重的。单纯依赖刑罚是无法达到长治久安的,还需要以德化民、教化人心。

唐朝的贞观之治,正是德刑并重的典范。太宗李世民不仅重视法治建设,同时也十分注重以德化民。他在位期间,不仅颁布了一系列法律,同时也大力提倡儒家思想,推行礼乐教化。

正是这种德刑并重的做法,才使得唐朝成为一个长治久安的盛世。后世的历史学家们,无不对贞观之治给予高度评价。

纵观中国历史,德治与刑罚的关系一直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课题。单纯依赖刑罚,固然可以临时维持社会秩序,但长期来看,必然会导致人心丧尽。只有将德治与刑罚有机结合,才能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

结尾

这一点,不仅体现在唐朝,在其他朝代也有类似的例证。比如汉武帝时期,董仲舒、贾谊等人就提出了"德主刑辅"的理论,主张以德为主,刑罚为辅。这一理论对后世影响深远。

可以说,德治与刑罚的平衡,是中国古代法治建设的一大特色。它体现了中华文化中的人文关怀,同时也彰显了维护社会秩序的决心。这种平衡,正是中国古代法治的智慧所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死囚   大理寺   德治   逃之夭夭   刑罚   罪犯   年后   家人   儿子   母亲   法律   李世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