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这股妖风,到底还是吹到了中国,全世界妈妈看了都心寒…


生了孩子,我很抱歉

今天的文章可能会引起一部分人的不适,但到了不吐不快的时候了。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一种感觉:

现在越来越不敢带孩子出门了。

带孩子去餐厅吃饭,怕孩子因为食物不合胃口突然间哭闹...

带孩子坐高铁,安抚玩具带不够,孩子无聊发出噪音...

带孩子去逛展,怕孩子太过于开心咿咿呀呀个不停...


天知道每次想到带娃出门,我脑海里会浮现多少热搜事件,生怕一个不小心瞬间成了千夫所指的“熊家长”。

讲真,我开始有点后悔在这个时代生孩子。

有句话我一直憋了很久:

我发现如今“厌童”声浪,已经大到毫不遮掩的地步了。

在韩国有一些店,在禁止外带食物、禁止宠物、禁止抽烟的警示标后,紧跟着告示禁止儿童。

翻译一下,同等于儿童与狗不得入内了。


韩国现在至少有500多家商店有禁止儿童进入


我搜了下,发现在国内,也有些店有过“禁止儿童入内”的告示。


好,少几个店不能带孩子进,我能忍。


但我无法选择不带孩子乘坐公共交通啊。


带娃出门,堪称现代家长的终极考验!


今年7月份的时候,有个博主就在微博上指出了高铁赤裸裸的“厌童”现象:



孩子只是哼唧了两句,就被乘务员要求他们把孩子带到车厢连接处哄。


就连有的孩子在安静画画,也会被莫名打扰收到警告。


更别说现在不少高铁的广播和滚动字幕,都在不停强调请家长要管好自己的孩子哭闹之类的了。


这种情绪一直蔓延到今年国庆,有个网友分享了一个特别离谱的见闻:


因为在飞机上婴儿哭闹,有个爸爸碍于“家长”身份的压力直接给自己孩子一巴掌,结果被孩子妈妈反扇回去


很多妈妈看了大呼过瘾,我却只有悲从中来。


从什么时候,社会开始对孩子这么苛刻了。


其实看到这,肯定会有人说:


我讨厌的不是小孩,而是熊孩子。


咱也明白,大家与其说讨厌熊孩子,更不如说讨厌的是背后没有对孩子进行管教的熊家长。


但恕我直言,在“管教孩子”的问题上现在主流的观点也有些太简单粗暴了。


的确有那些本身就自私的家长,一味纵容孩子骚扰乘客,上蹿下跳,自己闭起眼来熟视无睹。


这种的确有,的确该骂。


但问题就出在:


任何人都不知道家长到底是不加以管教,还是实在管不住。


只要养过孩子的都知道,有时候管教真的不是万能的。


孩子天性就是看到新鲜事物、长时间呆在封闭空间,会通过声音或者各种动作来抒发自己的或恐惧、或好奇、或激动的情绪。


那些所谓的:“为什么我家孩子就能安静,你家孩子就闹腾,还不是家长不管教”的指责,在我看来更是放屁。


孩子的性格也是千差万别的。


我家两只包子就是最好的证明,同一对爸妈生的,一个天生高敏感,一个就是活泼乐天派。


所以有的小孩就天生的安静不闹腾,有的就是永动机一刻也停不下来。


同样一句话,对有的小孩奏效,对有的小孩压根就没有一丁点用。


你永远都不知道那些闭目养神任由孩子吵闹的家长,到底是真的自私,还是经历过和孩子漫长的撕扯搏斗后耗光了全身的力气败下阵来。


还有一些人仿佛第一次接触到孩子这种生物,对孩子的天性一无所知,反复强调:


“我小时候就很乖,从来没有无理取闹过”


“我一张纸就能玩一天”


恕我再一次直言,人的记忆有时候都会自我美化的。


这个世界也压根不存在“熊孩子”和“非熊孩子”这种简单的二分法。


我敢打包票,大多数孩子都在熊和不熊之间反复横跳。


你永远也无法预料孩子会在哪一刻,哪个阶段就开始“发疯”,给你杀个措手不及。


到底什么样的教育能平等地对每个孩子都奏效,让孩子变成大人喜欢的那种该安静的时候安静,该调皮的时候调皮的“梦中情娃”?


如果有,麻烦123马上上架,千千万万家长不仅会毫无保留地进贡,还会顶礼膜拜。


不瞒你们说,已经有朋友跟我探讨上高铁前给孩子喂安眠药的可行性了...(当然不行!!!!!)



当然我也理解现在的人压力有多大。


年轻人越来越不敢生娃,只敢在短视频上认领“互联网女儿”、“互联网儿子”。


甚至有人分析为什么现在养猫的这么多,因为猫的脸长得像人类幼崽,能激发起人类的好感,但不需要像照顾人类婴儿一样花费太多心思在上面。


很多人也顺理成章地秉持着这种自以为很正义的理念:

谁也没有义务惯着谁!


但别忽略一个事实:冷漠、安静、边界感强是方便成人世界高效运行的规则,而哭泣、说笑、打闹、跑跳、躺地上等等才是孩子生命状态最自然的呈现。


要求一个小孩严丝合缝地配合成人世界的运行逻辑,做不到就需要孩子家长无限托底,这既不科学,也不公平。


连我们的老祖宗都说了: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我们不管是生命伊始的婴幼童状态,还是走向生命尽头垂垂老矣的时候,都是需要社会去包容和照顾的。


就拿对噪音容忍度最低的德国来说,每天22:00~6:00是所谓的“休息时间”,居民为了保持安静,连扔垃圾都不可以丢玻璃瓶,因为可能会有噪音,邻居随时有权利报警。


但婴幼儿和儿童制造的噪音属于“自然声”,因此不适用任何噪声管理条例。


看吧,即便喜欢清静的德国人,也没人去剥夺孩子哭闹的权利。


大家一口一个“熊孩子”的,我反而觉得硬是要让心智不成熟的小孩做出他们那个年纪无法做出的让步的大人,才是不折不扣的“熊巨婴”。


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责任人,在管教孩子适应社会这件事上我们当然责无旁贷。


但我们也呼吁社会这个大集体去让渡一部分公共空间,给种子一点成长开花的时间。



在如今的时代,撕裂对立的阵营太多太多了,但我相信,包容和共情才是弥合这些裂缝,让我们愈来愈文明进步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韩国   妖风   心寒   中国   噪音   安静   全世界   小孩   家长   人类   妈妈   生命   儿童   孩子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