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出现奇特的“虎纹鱼”黄皮黑纹像老虎皮,专家警告:不要动它

最近有钓友在长江上游钓到一条怪模怪样的鱼,全身黄皮黑纹,活像只小老虎从水里爬出来。场上的钓友们看着这位”虎哥”吓了一跳,面面相窥,一时竟也说不出它的名堂来。


大伙儿七嘴八舌,有说它是一种新发现的鱼种,也有人怀疑它莫非就是听大人们说过的”牢底坐穿鱼”?顾名思义,这种鱼就像在人间的座穿一样,被人一动就要偷偷摸摸钻进土里。

虽说这条”虎皮鱼”长得有些夸张,但你瞧它没有鳞片,圆嘟嘟的身板,还长了几根胡子,样子更像是鳅科里那些肥头大耳、存在感爆棚的家伙。老钓友们可是看家些眼力,提醒大家不要轻举妄动,小心这家伙是个”行走花坛”。

为了让大伙儿打消疑虑,钓友们已经把它钓上来的消息汇报上去了,好让专家老师们来个”临终遗嘱”。

您说专家老师要是来看了,不就出了个馊主意还要被钓友们连本带利无偿拘押上几天?

哪知过了没多久,当地水生生态学家就赶到了现场。钓友们顿时如见了亲人,脑中一片空白。


专家看了一眼这位”虎斑怪客”,就开口打报告了:”大伙放心,这位跳出来‘自摸自摸‘的老伙计不是什么稀奇物种,也不是什么坐穿鱼。它就是我们长江特有的长薄鳅,虽然长得跟九品芝麻官似的,但却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濒危等级为易危,大伙可不能随便下嘴!”

钓友们这才像是平复了心情,不过也惜自己之前居然对这位老熟人视而不见,还打心底里怀疑它是不是哪个”没证没照”偷渡来的。

专家说这位长薄鳅要是在二三十年前遇到,大伙只会觉得它实在太过普通。那时的长江可都是长薄鳅的天下,黄灿灿的虎皮花纹,成片累累,游在河底就像一大片金光闪闪的波斯地毯。

可如今这位昔日的”霸主”数量锐减,已经濒临绝种了。这可不单单是长江上下游的一种补给,长薄鳅也是个小有名气的淡水观赏鱼,散布在岷江、金沙江这些长江支流也还算常见。

要问它为啥老兄这么猛,看看它的外形就知道了。条子挺硬朗,嘴上长了一圈胡子,中间的嘴巴又咧得那么开阔。底下藏着张大嘴巴,吮吸河底生物,追着那些小虾米小水虫儿,可谓是开餐厅级别的吃货。

别的鳅科鱼儿常被人比作泥鳅,模样还有点儿相似。但要说起外表,泥鳅那是远远比不上眼前花枝招展的长薄大哥。泥鳅再勉强,也就只能算是长薄鳅在土家里乡下远亲罢了。

毕竟,长薄鳅可是鳅家的老大哥,身材最高大,体重最重,凡是功勋赫赫,名声显赫。最大的那些老头可以长到六十公分,撑着将近五六斤,可真是鳅中戴胜。收割群鱼的大汉当之无愧。


也正是因为如此,才让它年纪轻轻就落下了”金钱鹰”的名头。在90年代以前,每年的收获都是几十吨,而进入这个世纪后,产量已径直掉到了两三吨。


这时大伙也许会想,要不干脆给它们集中养殖,那样一来多省时省力啊。

慢着,别高兴得太早,虽然人工养殖现在也已步入正轨,但要想养它们还真不像大伙儿想象的那么容易。还是得让它们在小河小溪小湖自在自在玩儿个透心凉?


这不,接着就来谈谈这条长薄鳅在长江”牛游泳”的经历。大伙都知道,它是长江的纯天然特产。可受了水电站的投资限制,长江的水域好像被搞得四分五裂,连条短鱼也得被迫分家。

本来它们最乐意的就是任由小身板儿随着江流里的水流去游个过瘾。这下好了,小小的身板儿上上下下飞来飞去,活像个小陀螺,想游却游不成。

除此以外,长久以来的非法捕捞使它们如坠云里雾里,当然,江里那些营养过剩、污水横流的问题,可也使长薄鳅的种群一度雪上加霜。

大伙想想,这可都是些老同学了,其中一个离了另一个,大家都活不成。除了砸老窝不让它们散播子孙,变成孤家寡人;再者就是连它们的饭也被人抢去。这可还了得?!

再者,水土流失也让它们的生存空间渐渐缩小。它们原本最乐意在河床底部,种种婆家娘家的痛苦遭遇,可都差不多用尽力气来应付了。

这可把研究人员的头都疼惨了。哪儿有那么多岔道子啊?放流放养,禁捕又禁捕的,最后不得不采用了一些 ”超级费事儿” 的手段,这才不负众望。

自2008年起,就出台了人工繁育长薄鳅的计划。一帮专家老师们辛辛苦苦操办了大半年功,终于把这群”难缠的家伙”培植出来。


接下去可就轻车熟路啦。从此以后,不同的地方每年都会持续向长江流域投放从8到12厘米的鱼苗,无数来之不易的种子钻进河里为了让长薄鳅的种群重新焕发生机,当地政府和研究人员可谓是殚精竭虑。除了人工繁育放流,他们还采取了禁渔的举措。

你可别小瞧了这个”禁渔”两字,对长薄鳅来说可是雪中送炭啊!往年可都是因为人们太贪心,到处收获才把它们捕杀的那叫一个遍地开花。一旦不被人类干扰,它们就可以在江里自在生长,随心所欲地”嬉戏”。


果不其然,在长江第一个三年禁渔期间,长薄鳅就像重拾了新生,产量直线上升,平均体重也大幅度增长。看着从前濒临绝种的老朋友重新焕发勃勃生机,你说科研人员还有啥不高兴的?

这还不算完,如今正实施的长江十年禁渔令,更让长薄鳅的复苏之路充满了无限的希望。它们以往受尽了人世的艰辛,如今好不容易松了口气,就让它们在江里肆意逍遥一把吧!

那可不就等于白白浪费大自然对我们的馈赠吗?人们又开始琢磨怎么把这份馈赠合理利用起来。于是,人工养殖的大潮就此汹涌而来。


得亏有了人工养殖的帮衬,长薄鳅的商品化程度大大提高,那些小伙伴们的生长速度都加快了不少。一龄苗苗就能长到重达60多克,对比当年那些野生的落伍分子,可真是强太多啦。

在专家老师们的精心培育下,它们的营养价值更上一层楼,肉质酷爽无比,香味扑鼻而来。人们终于可以卸下心中对它们的那份罪恶感了,就让它们大摇大摆上桌好了。


人工养殖给人类送来了双重馈赠。一方面它有效缓解了人们捕食野生鱼类的热情,保护了生态;另一方面也满足了大伙对美味的渴望。可以说是一箭双雕,一举两得啊!

时至今日,这位曾几度濒临绝种的长薄鳅终于熬过了生命的最后一段艰难历程。它们从人类的贪婪中挣扎出来,重新焕发生机,再一次踏上了夸姣壮丽的复苏之路。


不过啊,我们也要时常提醒自己:大自然孕育了万物,赋予我们生存所需。唯有敬畏自然,维护生态平衡,长薄鳅和其它稀有物种才能永续繁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让我们为了美好的明天,从自己做起,呵护身边的每一分生机吧!



声明:本文中信息来源于网络,不保证完全正确无误,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虎皮   长江   奇特   专家   河底   身板   种群   泥鳅   大伙儿   生机   自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