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汾河碧水长-“文山文水”之文水的水

摘自为了;文水宣传

春江花月夜

文水的山, 挺拔,峻秀

文水的水 ,多纹,充沛

灵山秀水承载着厚重的历史

几度芳草绿

几度霜叶红

故乡的浓情

依然在心中——

古人云:文水“左带汾、文,右襟龙、虎。”“汾、文”即指汾河、文峪河,“龙、虎”即指龙王山、白虎山。其实,这仅仅是文人的一种描述罢了。文水的水,不仅只是汾河、文峪河,正如文水的山,不只是龙王山和白虎山。

《文水县志》记载,旧时境内共有七条河流六股泉水、三个湖泊

七条河流

文峪河源出于交城县关帝山(孝文山),一出于交城县西野山半崖龙口,一出于本县土安都(苍儿会)泊泊河,三水合流,从本县文峪口开栅向东南流,入于汾。


历史上,文峪河曾多次改道迁徙。汉代,经大陵城(现为交城大陵庄)折而向西南,经古平陶城(现为平陶村)东,入于汾。历唐、宋、明、清千百年,文峪河出山后均向东流,直至武良、东城一带才折而向西南,经青高、武村、石永一带,入于汾。清乾隆十三年(1767),文峪河西徙,经宜儿村、南、北张家庄至郑家庄入汾阳境。光绪十年(1884),从樊家庄南开凿文峪西河,将水疏为东、西两河。东河仍用旧河道,西河经堡子、韩村东宜亭、西宜亭、北张、苏家堡、郑家庄、西槽头入汾阳境。上世纪七十年代后,东河废用,仅余西河。


汾河源出于宁武县管岑山天池,一自林溪山龙眼泉,南流至清徐县韩武村(原属文水)入本县境。经阎家堡、西社等18村,南流至徐家镇入平遥境。史料记载,旧时汾河也曾多次变道迁徙。明代以前,原从交城县入境,经东、西石侯村折西,流至郑家庄,入汾阳县境。万历三十九年(1611),汾河东迁,从韩武村入境,东河流向东南,经北齐、南齐村入平遥界;西河流经武良、东城、南贤、下曲、永乐入汾阳境。清顺治十一年(1654),复西徙,流经郑家庄东,由石永西南入平遥仁庄境。

乾隆三十二年(1767),河床又东徙,自韩武而下,经西社、高车、贯家堡、水寨等村入平遥境。1953年,文水将位于汾河以东的原东、原西、韩武等10村分别划于祁县与清徐县。1956年,祁县将汾河以西的炮守堡、上段、上曲、新堡、段城5村划入文水;平遥将汾河以西的门世村划入文水,文水将汾河以东的小徐家镇划入平遥。至此,描述文水平川境域才有了“西依吕梁东麓,东临汾水西沿”之说。

磁窑河源出于交城磁窑沟,一出交城瓦窑沟,流至交城西石侯村,入本县杭城村,经东城、东庄、明阳、槽头等18村流入汾阳境。

涧河由本县西山流出。一自县西北沟口村东南,流至桑村营入文峪河;一自县西北杏楼坡东,流至桑村入文峪河;一自县西北章多沟,流绕北城壕,至韩村入文峪河;一自县西南南峪口东,至桥头村文峪河。

白石河在县东北30里。源出于清徐县白石山下,一出清徐县不老池,经流交城郑村,本县东、西北安村,入磁窑河。

沙河 在县东南40里。源出于祁县南丰,流入本县云周村,入于汾。

迴马河在县东50里。源出于榆次县,流入本县东白、高车南,入于汾水,合流而去。

六股泉水

泌水在县北8里龙泉村北,由东南注入文峪河。其水平地涌出,溉稻田十数顷。《环宇记》称神福泉,旱祷有应。

猷水在县东北20里武陵村西,平地涌出,灌溉稻田。

甘泉在县西南20里甘泉寺右畔,中间有池,方广丈余,清澈见底,挹之不涸,其味甘甜。

马跑泉在县西南25里子夏山隐唐洞东畔。

清泉在县南5里乐村。为隐泉所经,水至是而澄清,故渠名清泉。

白水泉在土堂村龙堂山。泉水甘冷异常。

三个湖泊

武涝泊在县东南25里武涝村。唐天授二年曾改为朱雀泊。

伯鱼泊在县东40里伯鱼村。

映奎湖在城内东南角城墙下,上有奎星阁,故名。有两条宽有丈余的大渠直通大街,全城的水都注于此,这就是县人熟知的大陵湖。上世纪八十年代,人们在此养鱼,湖面曾有100余亩,年产鱼5000公斤,为省科委污水养高产试验基地。2000年后,大陵湖悉被填平,盖为座座高层楼房。

从上述文字可知,自古文水河道纵橫,地肥水美。可种稻菽,可养锦鳞,实为吕梁东麓一富饶之邑。近代,虽然沙河、迴马河,泌水、猷水、甘泉,武涝泊、伯鱼泊等相继断流、干涸,但汾河、文峪河、磁窑河和那来自西山的条条涧河仍纹纹不断,湍湍不息,穿越文水大地,滋养着代代文水乡民。不过,河也好,泉也好,泊也好,总为自然之道,自然之物,遇雨季来临,会山洪爆发,河水橫溢,田毁村亡。如何改造自然,驾驭河流,古今贤民也留有不少动人史迹和美好诗话。

县人利用河水灌溉农田之举,始于汉,盛于唐。

《文水县志》记载:“唐、开元二年(714),县令戴谦于县东北开凿甘泉、荡沙、灵长、千亩4渠,引文谷(峪)水灌溉农田数千顷。交城县广兴、洪相、安定等村农田亦沾其润,民赖以富。

古县志中“宦绩”内容原本很少,唐代仅录记戴谦一人,足见县人对凿河灌田,造福乡民之举的重视程度。

明、清时代文峪河灌区渠堰

永赖渠在县西北20里。天启五年,知县米世发在文峪口南崖下,凿石穿涧,沿西山引文峪水入县城,沿途灌溉农田数顷。

崇通渠在崇武都(宜儿村、武午村)一带。

洪桥渠在徐仁、南仁二都(上河头、武村、北张、南张)一带。

清龙渠在文武都(永乐、苏家堡)一带

清水渠在升泉、北榆、宜韩三都(龙泉、南徐、桑村)一带。

广济渠在大城南、东旧城、西城村一带

甘泉渠在开栅镇西文峪河北岸。下有二支渠,灌溉开柵镇和交城广兴等村农田。

常稔渠在北徐村西北文峪河南岸。灌溉北徐、南徐、中舍、宋樊二庄等村64顷农田。

冬堰自宜儿村以下,沿河村庄冬季筑堰开渠灌地。不定几堰,亦无堰名。


汾河灌区渠堰


永济渠在南贤东、南贤西二都(索家堡、东堡、南贤、朱家堡、北贤村)。

广济渠一在东城都(东城、西城)。一在县韩武堡西。灌溉韩武堡、韩武村、西社镇、杨乐堡、南白、南庄、麻堡、温云、南安、横沟等村。

永会渠在青安都(青高、武村)。

原开渠在原东都(原东村)。

乌麻渠在原西都(原西村)。

广会渠在贯家堡西。灌溉贯家堡、保贤、云周西、东堡、信贤、汾曲、大象等村地亩。

利轫渠在云周村西。灌溉云周、原东、南胡、固邑、邢家堡等村农田。

天德根堰在水寨村东。灌溉水寨、王家堡、赵村、伯鱼、索家堡、朱家堡、下曲、梁家堡、田家堡、永乐、苏家庄等村地亩。

公义堰在南齐村东。灌溉南齐、杜村、南北辛店、忠义、仁庄等村土地。


至清末,由于汾、文二河多次改道迁徙,多数渠、堰业已废弃。文峪河灌区仅剩甘泉渠、常稔渠、冬堰;汾河灌区仅剩广济渠(西社一带)、广会渠、利轫堰、天德根堰、公义堰。民国初年,文峪河灌区依托甘泉渠筑支渠,灌武陵、文倚、方园一带;又筑常稔东渠,灌宜儿、大城南一带;并恢复宜儿村南的崇通渠(更名为阜康渠),又筑阜康支渠(也称五丰渠);恢复北张一带的洪桥渠(更名为丰瑞渠),恢复永乐一带的清龙渠(更名为裕源渠),受益村庄有38村。

汾河灌区仍以冬季筑堰灌田为主,用水时间仅限于每年小雪过后至翌年清明之前,曾有“8大堰”之称。清末受益村庄有48村,民国年间增至74村。新中国成立之后,拓宽扩长旧有渠道,新开多条干渠、支渠、斗渠,增设多个洪水闸门和排退水设施。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平川170多个村、镇的农田均受到汾、文二河和磁窑河的滋养与浇灌。


汾、文二河,既给县境带来了引水灌田之利,也因河槽甚浅,每遇河水泛涨,常常造成田禾农舍被淹,河道迁徙之害。此类事例在《文水县志》中屡有录记。如:最早的是“宋、元丰七年(1084),县城遭水患废,县令薛昌迁县城于现址”;最晚的是“1959年8月,县境连降大雨,汾河、文峪河、磁窑河多处决口,全县58个村庄被淹,倒塌房屋10441间,冲毁树木2000多株,死亡5人,受灾农田10万余亩”。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政府加大水利基本建设,流进县境的河流上游都筑起水库大坝。文水县境内有文峪河、神堂、虎喊沟水库。文峪河水库在北峪口村西侧,属省级水利工程。1959年开工,1961年拦洪,1970年峻工。总库容1.05亿立方米,最大泄洪量每秒971立方米。可灌溉交城、文水、汾阳、孝义四县的49.5万亩农田。自从水库建成之后,文峪河两岸的数十个村庄再未遭大的洪水之灾。如今,水库绿树成荫,碧水涟天,可泛舟、可垂钓,已成为县境一大美景。

水可分为地表水、地下水两种。河流、湖泊、雨水皆为地表水,泉水、井水即为地下水了。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盈亏相及。

明、清时代,境内河流纵橫,雨水充沛,自然地下水位升高,变为喷出地面的汨汨泉水和触手可及的冽冽井水。古《县志》中所说的那些泌水、猷水、清泉、甘泉,就是地下水。它们平地涌出,清澈甘甜,可灌田,可饮用,自然为县人喜爱,成县境一景。至清末,虽然这些名泉、名水相继干涸、断流,但并不意味着它们已经消逝、湮灭。它们利用其地表作掩饰,仍然在地底蛰伏、奔突,一有机会,便会喷薄而出。上世纪五十年代,距县城东北15里的大城南村西,打出一口木制自流井,时出水80吨,浇灌几百亩稻田。《山西日报》称“晋中盆地一枝花”。有人说,这就是早年消逝的泌水。后遇雨涝,流出的水无法退除,硬用麻袋装上泥沙将其填毁。七十年代初,天旱缺雨,县里动用大批劳力,在此处开凿挖掘,寻找这股水源,美其名曰:“大口井”,但不了了之,空留诸多感叹与遗憾。


科学证明,地下水的利用价值远在地表水之上。如果说先民们在挖渠垒堰,引河灌田,对地表水的应用上创造出不少令人叹服的奇迹的话,那么在凿井引泉,开发地下水资源上是更胜一筹的。

《水经注》记载:“县西南山下,武氏穿井给养,井至幽深后一朝水溢,平流,东南注文水”。古时称其水为“泌水”。读完这段文字,可能产生疑问。“泌水”在龙泉村北,怎又去了县西南山下?这里的“县”系指占据武陵村、大陵庄一带的大陵县城,因为《水经注》成书于北魏,在古县城移于旧城庄一带之前。另一点说明本县凿井提水工程远在汉、魏就已施行,并被名著所载。

从古至今,文水水井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浅层土、砖、石井;二是竹管、木制井;三是深层机井。


浅层土、砖、石水井历史悠久,直至上世纪七十年代,县人仍在使用。每个村庄的街头巷尾,田间地头都有这种水井。文峪河两岸村庄,地下水位高,浅层水源多,井深约10多米,大多用吊杆取水。尤其是宜儿、武午一带,遇上雨涝,井水几乎与地面齐平,手拿水桶即可舀水。地下水位较深的一些村庄,如边山的马西一带和县东面的胡兰、南庄一带,井就凿得深,并用辘轳绳索系柳罐或水桶提水。

竹管、木制水井始于民国初年,县人俗称“抽管井”。史料记载,民国16年(1927),有几位河南人在西庄村打成竹管井3眼,到民国33年(1944),本县已有竹管井2467眼。1957年在宜儿、南徐一带推广木制井,大城南村的那口“晋中盆地一枝花”就是这时候打成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宜儿一带的村庄周围都有不少这种木制自流井,井口不大,水清冽甘甜,长流不断。盛夏,人们在这里洗衣、洗菜,偶尔贴着井沿吸上两口,顿觉一阵清凉,沁人心脾;隆冬,四处是皑皑白雪,唯有那井旁腾着阵阵热气,那汨汨流出的泉水周围还长着碧绿的水草。还有一种井叫“压压井”,盛行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把一根塑料管直插于地,上面装上引水工具,利用抽压力量即可取出水来。这种井应该是竹管井的延续,多用于农家院落,有的直至现在还用。

上世纪六十年代,使用机器凿井,采百米以上地下水。先在文峪河两岸打大锅锥井(俗称锅则井),后在马西、胡兰、下曲等处打成一批深井,凿井活动遍及全县。至1985年,全县共有深层机井1668眼。河井双灌面积发展到183100亩。地下水的有机开发,不仅解决了县境万顷农田的灌溉问题,也解决了县境几十万人口的饮水问题。多数村庄从此筑起蓄水塔,安装上自来水,饮上了洁净水。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眨眼之间,30年过去了,县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青银高速路从西山脚下蜿蜒而过,太中银高铁路从文峪河畔橫空而越。县城在成倍成倍地扩张,座座楼房挺拔而起,条条街道绿荫成行。那通往乡间的泥泞小道,已变成了条条水泥道路。村周围多是一排排新盖的房舍、院落,那村内的老街、旧屋反而显得十分凋敝、空寂。

啊!短短的30年,人们的衣食住行在变,经营方式在变,生活理念在变,但我总感觉缺了点什么?那街头的古井呢?那村外的渠水呢?那河畔一排排的老柳和那喳喳直叫的小鸟呢?甚而至于那带着各种野草味的空气和那碧空中常常飘动着的朵朵白云呢?写到此处,我忽然想起上世纪三十年代,多才多艺的林徽因女士和丈夫梁思成来山西考察古建筑时写的两段话:

“居然到了山西,天是透明的蓝,白云更流动得使人可以忘记很多的事,单单在一点什么感情底下,打滴流转,更不用说到那山山水水、小堡垒、村落,反映着夕阳的一角庙、一座塔!景物是美得到处使人心慌心痛。”

“文水开栅并不在公路上,由大路东转沿着山势,微微而下曲折,因为有溪流,有大树,庙宇村巷全都隐藏,又即可见。”

然而,这种情景是否离我们已经太远太远了?好在近年县人已有所“心慌心痛”,关闭小煤窑、缩减冶炼业、严禁污水排放,汾河岸边、文峪河畔开办起世泰湖和水上公园。但愿思痛思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治理好生态环境,使千年古邑文水的山山水水愈加动人美丽!

郭宗立,文水县宜儿村人,中学高级教师。1973年胡兰师范毕业,后经函授取得大专学历。先后在交城城内中学、文水城镇中学、文水县教研室工作,现已退休。曾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教学论文、记实性散文等多篇,参与编写过巜吕梁复式教材》、《文水教育志》、《城镇中学校志》等。

作者简介

文字:郭宗立 图片:梁大智 贾建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文水   交城县   清徐县   交城   汾阳   平遥   文山   大陵   县境   甘泉   碧水   农田   悠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