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地震,重磅炸弹来袭!医疗集采导致原研药退出国内市场!

亲爱的朋友们,最近医药行业可谓狂风骤雨。如你所知,国家为了降低居民的就医成本,大力推行医疗集采。结果导致不少原研药品无法在中国市场续命,被迫夭折。

首先,让我们看看都有哪些知名药企的明星产品"落马"了。比如礼来的抗抑郁药盐酸托莫西汀胶囊、默沙东的糖尿病新药磷酸西格列汀片、艾伯维的降血压药奥比帕利等,这些过去备受追捧的重磅药物全部告别中国。

为什么会这样?很简单,就是因为它们的报价超过了医保的"红线"价格。而它们报价高的最根本原因,就在于高昂的研发费用。你知道吗?要把一种新药从实验室研究到最终上市,平均需要投入10多亿美元,周期长达10年以上!

所以,原研药企宁愿放弃中国这个庞大市场,也不愿意降价到那个极端的地步。它们认为那样做,无异于把多年的心血化为乌有。相比之下,国内的仿制药企就占尽了便宜。它们只需要复制原研药的分子结构,再稍作改良,就能以更低的成本推出"高端仿制药"。收获原研药的果实,它们可是半分力气都没出!

不过,你也不能因此就全盘否定了国产仿制药。随着国内制药工艺的进步,国产仿制药的质量也越来越高了。对于一些常见病,它们的疗效和价格确实是原研药所无法企及的。

那么问题来了,一旦原研药大量退出中国市场,我们患者的用药选择是不是就会大大减少?难道国内目前还无法完全独立满足临床需求吗?

乐观的看,随着仿制药替代原研药的进程加快,激烈的市场竞争必将促使国内制药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届时,必将诞生越来越多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医药产业的"缺芯"困扰。

但从悲观的角度看,仿制药虽然廉价实惠,但如果质量把控不当,说不定会带来更大的安全隐患。在偷工减料和打了对折的情况下,人们宁可吃贵点的也不愿吃有隐患的。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反思究竟是什么导致了原研药如此敌视国家的集采政策?

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是全球医药创新最为活跃的市场之一。正是巨大的商机,才让那些跨国医药巨头如此渴望在这片蓝海大展拳脚。但由于价格原因导致其不得不被迫放弃中国市场。

毋庸置疑,国际原研药品离开中国市场,对国内医药格局带来了深远影响。其一,患者在用药选择上受到了限制,部分对特定原研药疗效存在依赖性的患者,不得不重新寻找替代方案。其二,执业医生的用药习惯和既定方案也随之受阻,那些长期使用某种原研药品的医生,现在不得不重新评估并调整用药组合。

另外,原研药品的退出为国内仿制药企业开启了新的机遇之门,他们可以借此机会扩大市场份额,进一步占据用药领域。

综上所述,这场原研药品的"撤离潮"对国内医药行业无疑是一次重大冲击,各方均需深思应对之策。当然,我们也应该清醒认识到,这一过程绝非一蹴而就。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国产仿制药与进口原研药之间的博弈还将持续。原研药和仿制药只有优势互补才能真正实现医药产业的全面振兴和可持续发展。

说到底,分工合作才是上策。既不能过分崇洋,也不能全盘否定国产药物。在保障患者用药可及性的基础上,我们更应致力于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充分发挥国内国际两种资源的协同效应,为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有保障的全方位药品供给。

对此,这也需要行业内外各界共同努力。政府要为企业创造良好环境,同时监管和惩戒那些违法违规的行为;企业要正视现状,顺应市场导向,创新发展是大势所趋;我们老百姓也要保持理性和冷静,顺应政策的实施。只有携手共进,国内医药才能真正实现腾飞!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重磅   中国市场   新药   国内市场   疗效   中国   炸弹   医药行业   药物   患者   药品   医疗   医药   国内   价格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