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不如人?为何印度月球车一天能走8米,玉兔号972天才走118.9米

2023年,印度月球车在月球成功着陆,并一天行驶了8米的消息引发热议,不少网友将其与中国玉兔号的表现进行比较。

相比之下,玉兔号在月球已经工作了972天之久,但却只行驶了118.9米。

这是否意味着中国航天技术已被印度超越?我国技不如人了呢?

印度月球车

2023年8月,月船三号成功在月球南极地区着陆,并释放出了Pragyaan月球车。作为印度首款月球车,Pragyaan的设计非常精巧。它仅重26千克,是中国玉兔号月球车重量的五分之一。

为了减轻重量,Pragyaan采用了铝合金和钛等轻质材料,并配备了紧凑的动力系统和可再生能源电池组。不过,这也意味着Pragyaan无法抵御月球表面严寒的环境,只有两周的工作时间。

虽然时间有限,但Pragyaan的表现依然令人印象深刻,凭借强大的越野能力,它可以轻松跨越4米宽的陨石坑,在复杂的月球地形上行驶自如。

根据印度航天局的数据,Pragyaan的平均行驶速度约为每天8米,这对于一款质量仅26千克、采用"次抛"驱动方式的月球车而言,已经是非常不错的成绩了。

在行驶过程中,Pragyaan利用自身的科学载荷对月球表面进行了多方位的探测。它携带的Alpha粒子X射线光谱仪可以分析月壤成分,而激光induced击穿光谱仪则用于研究月球表面的元素组成。

此外,等离子体分析包还将对月球大气成分进行分析。这些宝贵的数据将为人类进一步了解月球的起源和演化提供重要线索。

虽然,Pragyaan的工作时间只有两周,但它已经为印度航天事业写下了浓重的一笔,这是印度首次在月球表面部署探测器,标志着印度已经跻身月球探测的行列。

更重要的是,Pragyaan月球车的成功研制和应用,为印度未来开展更为复杂的深空探测任务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相比之下,我国玉兔号在月球的表现如何呢?

中国玉兔号

2013年,随着中国第三颗月球探测器嫦娥三号的成功着陆,一个名叫"玉兔号"的小车也跳出舱门,踩上月球的柔软地面。这位中国航天史上首位老寿星,就像慈祥老奶奶让我们无比钦佩。

事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开征集月球车名称,无数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在网上热议,最终,"玉兔号"这个既简单又朴素的名字脱颖而出。

玉兔号不仅体积小巧娇小可爱,更重要的是它寓意深刻,有着嫦娥奔月的古老传说,与中国探月工程的宏伟目标不谋而合。接下来,这位"老太太"就开启了它漫长而传奇的岁月。

凭借先进的避障导航系统,玉兔号驰骋在月球表面,将大量重要影像和探测数据传回地球。期间,它对著名的C1陨石坑周边进行了约114米的路径勘测,并拍摄了宝贵的月球资料。

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小小的玉兔号竟然在极端恶劣的月球环境下工作长达972天,行驶距离超过118.9米!不仅超额完成各项勘测任务,还突破多项技术瓶颈。

在月球表面,玉兔号实现了首次自主巡视探测,利用先进的避障规划系统和智能导航系统,能够根据月球表面地形自主选择行驶路线,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安全有序运行。

另外,还有月球热控,地面操控等新难题,都被这个老奶奶慢慢摸索着攻克。甚至最近一次,玉兔号还成功完成了中国首次月球掩星观测试验。

这项艰难的任务,需要高精度测量恒星被月球遮掩时的时间差,结果将为研究月球内部结构提供重要依据。对于当时的玉兔号来说,这可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可它最终圆满完成!

但是,从当前数据分析,印度月球车一天就行驶了8米,而玉兔号972天才走118.9米,真的是我国技不如人吗?

是否技不如人

事实并非如此。首先,为了考察著名的C1陨石坑,玉兔号专门绕行了114米,这些"舍近求远"的路径虽然牺牲了里程积累的速度,但换来的是弥足珍贵的科学发现。

相比之下,印度月球车的目标,主要是探测月球南极地区的水冰资源分布情况,由于该区域地形平坦开阔,没有陨石坑等复杂地貌,因此,印度月球车选择的路线也平缓笔直。

再加上,它采用了灵活高效的轮式驱动系统,所以短期内行驶里程自然更长,但这并不意味着印度月球车在技术上就优于玉兔号。

其次,玉兔号95%以上的时间都处于休眠状态。月球表面昼夜温差极大,在极端高温下仪器设备极易损坏。为了避免这一问题,玉兔号大部分时候只能关机"躲避"。

然后,等到温度条件合适才重新启动,继续工作。这种休眠唤醒的循环模式,虽然牺牲了行驶里程,但最大限度保证了设备安全,延长了玉兔号的使用寿命。

正是凭借这种谨慎的工作策略,玉兔号的"寿命"最终超过了预期近12倍,创造了972天的月面工作纪录。

所以,将玉兔号和Pragyaan的行驶里程简单对比,得出的结论是片面且不严谨的。两款月球车在设计定位、工作环境等方面存在客观差异,行驶策略和里程数据不具有直接可比性。

玉兔号为了全面勘察选择了曲折路线,为了设备安全采取了休眠策略,这些都是以牺牲里程为代价的务实之举,恰恰体现了中国航天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当然,还远远不止这些。

中国航天高精尖的作风

长征火箭,其发射入轨精度和可靠性始终保持在国际领先水平,这背后凝聚了无数设计师、工程师的心血,从设计、制造到测试,每个环节都精益求精,确保万无一失。

从神舟八号开始,中国航天员实现了空间交会对接,稍有偏差就会危及航天员生命安全。为此,研制团队进行了大量地面试验和在轨验证,最终实现了精确控制和稳定对接。

北斗系统的定位精度,可以达到厘米级,授时精度更是高达纳秒量级,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卫星上的原子钟。经过不断迭代优化,稳定性和可靠性不断提升,为北斗系统提供了坚实保障。

作为中国迄今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的空间设施,天宫空间站对建造工艺和质量控制提出了极高要求。

舱段对接面的平整度、密封性,舱内设备的适配性、可维护性,都需要精雕细琢、反复打磨,才能确保空间站在轨组装和长期运营的顺利开展。

近年来,中国航天还成功开展了多个深空探测任务,如"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嫦娥五号"月球采样返回等。

这些任务都对导航控制、航迹设计、着陆避障等提出了极高的精度要求,稍有偏差就会导致任务失败。研制团队经过不懈努力,实现了精准的轨道控制和着陆控制,确保任务圆满成功。

这些领域的突破性进展,无不彰显了中国航天在追求精密方面的不懈努力,展望未来,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不断发展,必将在更多领域实现新的突破。

参考资料:

印度探测器开始月球南极找水

玉兔二号月球车行驶里程突破1000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技不如人   玉兔   印度   南极   里程   探测器   月球   中国   天才   中国航天   表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