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运动员公开的秘密:不论男女,赛前都需“刮毛”,是何原因?

文丨鲁滨逊的日记

编辑丨鲁滨逊的日记

——●◯前言◯●——

在运动赛事上,我们总能看到运动员们在赛前进行各项准备工作,长跑运动员进行热身,举重运动员给手掌抹粉,而游泳运动员临上场前一天竟会不约而同地开始“刮毛”。

实际上,游泳队员的刮毛,并不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养眼”,而是为了能在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那么,游泳跟刮毛究竟有什么联系?

文本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文章,部分细节存在艺术加工请注意甄别。

——●◯特殊的仪式感◯●——

在体育赛场上,运动员不仅代表着个人的荣誉,更是国家形象的重要体现。

因此,无论是训练还是比赛,他们都必须时刻保持最佳的职业素养和形象。

以游泳和跳水这样的赛事为例,由于运动过程中需要大面积露出肌肤,选手们对于个人形象的维护就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游泳和跳水运动员不仅需要掌握高超的技术,同时也要注重自身的仪容仪表。

体毛就是其中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细节问题。

由于亚洲人的体毛相对较轻,一度让人有"我们是光滑族裔"的错觉,但事实上,在高清摄像机的近距离拍摄下,任何一丝一毫的体毛痕迹都可能被无限放大。

因此,为了在赛场上保持整洁大方的形象,剃除体毛就成为亚洲运动员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准备工作。

同理,对于欧美运动员而言,虽然他们天生体毛就较为浓密,但在比赛时依然会把身上所有的体毛一丝不剩地剃除干净。

但是,其实除去美观这一要素,与水相关的运动员剔除体毛,背后还有很多数不尽的心酸。

——●◯不为人知的痛苦◯●——

对于游泳运动员来说,水阻力是影响速度的关键因素,虽然人体的毛发相比于其他物种的毛皮并不十分浓密,但即便是细小的绒毛,在高速运动时也会对水流形成阻碍。

1989年,美国一项权威研究就围绕蛙泳运动中的"剃毛效应"展开了专门探讨。

研究人员选取了13名19至23岁的大学生运动员为试验对象,观察他们在有毛和剃毛两种状态下的生理数据差异。

结果显示,剃毛后的运动员在蛙泳过程中,不仅耗氧量和血液乳酸水平显著降低,即能量消耗和肌肉疲劳都有所减轻;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划水效率和流畅度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可以说,剃除体毛为运动员减少了无谓的阻力,让他们能够在水中游动时更高效、更流畅,进而提升了竞技成绩。

更进一步,彻底剃毛还能有效避免在水中毛发脱落、污染水质的情况发生。

一旦毛发进入循环过滤系统,就可能导致水质下降,不仅影响比赛观赏性,更可能增加运动员互相感染疾病的风险。

这一点在过去的大型赛事中也是运营方重点关注的问题。多数游泳馆都会定期检测池水的卫生指标,一旦发现异常,及时疏浚和净化便成为必须。

可见,剃毛不仅是运动员个人层面的一项赛前习惯,更是整个赛事环境的卫生防护措施。

它关乎赛事的公平性和可观赏性,是水上运动项目的卫生基线。

总的来说,无论是从提升竞技能力,展现职业形象,还是维护赛事环境的角度出发,剃除身体毛发都是游泳和跳水运动员不可或缺的一项准备工作。

而剃毛也只是运动员在赛场上要忍受的很小的一部分,除去毛发他们还需要注意很多东西。

女运动员们在追求卓越成就的同时,还须面对一个与生俱来的挑战——生理期。

这个每月光临的"客人"往往会给她们带来身体和心理的双重折磨,成为阻碍她们发挥最佳水平的一大绊脚石。

2013年世锦赛决赛期间,赵菁咬牙坚持在剧烈痛楚中一较高下时,一切疑虑都被她有力地驱散了。

最终,这位中国名将凭借过人的毅力夺得冠军,赢得了全场观众的掌声和敬佩。

赛后的一幕令人动容:筋疲力尽的赵菁已失去了自主行走的力气,全靠教练将她抱离赛场。

四年后的里约奥运会上,中国游泳明星傅园慧经历了与赵菁类似的处境。

赛前突如其来的生理期让她陷入巨大的痛苦之中,甚至一度让她怀疑自己是否还有资格参赛,但作为一名合格的运动员,放弃从来都不是她的选择。

"我为了这场比赛付出了所有,我真的很想赢,但我也真的很痛,这种痛我难以忍受。"赛后,在采访中,曾经的坚强终于崩溃,泪水夺眶而出。

所以,为了减轻生理期带来的影响,她们不得不求助于一些特殊的方法,比如通过服用避孕药来推迟或提前经期,以避开重大赛事;或者使用卫生棉条等器具,以应对水中训练的需求。

当然,这些方法并非万能良药,有时甚至会给身体带来其他副作用。但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女运动员们别无选择,只能先牺牲一些,为的是换取赢得更大荣誉的机会。

就算不谈生理期的影响,那个压力极大的泳衣也够他们痛苦。

在游泳这项追求极限速度的运动中,运动员的每一个细节都直接关系到成绩的好坏。

而他们所穿着的那件看似简单的泳衣,实则是一件专门为减阻而设计的高科技装备,同时也是运动员职业生涯中一件引人深思的"痛苦之衣"

这种泳衣之所以"痛苦",首先源于它的穿戴过程。为了尽可能贴合运动员的身体曲线,泳衣被设计得紧绷无比。

根据多位运动员的描述,单凭一个人的力量根本无法将它彻底穿戴好,往往需要2-3个人的帮助,耗时可达半小时之久。

其实早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就曾上演过运动员们与泳衣"搏斗"的一幕。

当时的"全能之王"菲尔普斯,为了穿上那件"神装"更是需要几名教练的通力合作,期间他甚至曾几度窒息。

一旦穿戴好,泳衣便会如同"第二层皮肤"般紧紧包裹着运动员的身体,无一丝缝隙。运动员曾形象地比喻道:"不管你胸部有多大,穿上泳衣后都会被勒成平胸。"这种极度的紧缚会给呼吸带来一定困难,也极易造成皮肤的勒痕和擦伤。

但更为严峻的还是一旦在水中,泳衣遭受水流的撕扯而出现移位或破损的风险。

由于担心泳衣破损,运动员们在每次落水或是转身的间隙,都会不由自主地拉扯、调整泳衣的位置,以确保它的贴身度。

这些小动作看似微不足道,却体现了他们对比赛的高度重视和对细节的狂热追求。

更令人无奈的是,这种专业泳衣不但费力穿戴,脱下时的难度同样不小。

它们的材质是一种特殊的"高分子聚合物",本身就缺乏弹性,加上在水中浸泡过后,更容易与皮肤粘连、勾连,往往需要运动员们用力撕扯才能将其脱下。

泳衣的通气性也是一大硬伤。由于追求减阻性能,泳衣往往选用压缩空气较少的高分子材料,因而在比赛过程中,运动员们全身几乎被密不透风地包裹。

这就造成了另一个"痛苦":在极度消耗体力后,他们需要尽快脱下泳衣来散热降温。

可即便有这个前提,去年一条有关于运动员着装的话题还是引起了人们的热议。

——●◯争议◯●——

去年,当铁人三项运动员冯竟爽以紧身三角分体泳衣出现在赛场时,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和非议。

一些网友指责她的穿着"太露骨"、"太不雅"。

更有甚者,部分网友用极为龌龊的语言诽谤冯竟爽,说她是"故意穿这么暴露的来吸引眼球"、"明明可以穿短裤,为什么非得穿小三角裤啊,是想博取高分吗?"这些毫无根据的谩骂无疑是对一名专业运动员的侮辱和伤害。

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

事实上,冯竟爽选择这种紧身三角泳装完全是出于运动实际需要。

铁人三项包括游泳、骑行和跑步三个项目,在游泳环节,紧身三角泳衣可以有效减少水下阻力,提高运动效率。

而传统长裤款式在骑行和跑步中容易造成勒腿的不适感。

此外,分体泳衣还可以在户外长时间活动中避免"黑白分明"的不均匀晒痕。

这些专业考量完全合乎常理,但不少网友对体育运动仍存在固有偏见。他们只从肤浅的角度评判运动员的着装,对比赛中的科学设计和专业要求却一无所知。

不难看出,许多人对专业体育运动了解仍然太少,偏见和固有思维导致了这种口无遮拦的网络谩骂行为。

我们期望大家能以更开放、理性和包容的心态看待体育竞技,而非将自己狭隘的想象强加于人。

同时,网络语言也应该文明有度,摒弃一切粗鄙谩骂行为。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推动更多人了解体育运动,消除偏见,让这片蔚蓝的疆土更加纯净。

各位读者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跟笔者一同交流讨论,最后大家也不要忘了点赞转发哦。

参考文献

【1】-游泳运动员赛前为何要剃毛?揭秘泳池里的5个冷知识_腾讯新闻

【2】-红星新闻(剃毛能提升成绩?奥运游泳选手的赛场秘籍!)

【3】-铁三女运动员比赛服被批不得体 当事人回应_凤凰网

【4】-女运动员遭网友批评穿“泳衣”参赛,本人回应_腾讯新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9

标签:鲁滨逊   运动员   游泳   毛发   泳衣   穿戴   赛前   赛场   赛事   痛苦   形象   秘密   男女   何原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