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有心要杀刘伯温,刘伯温高呼我有个字不会写,最终保住一命

刘伯温的身世与才能

刘伯温,字如晦,1311年7月1日出生于浙江青田县一个书香门第。他的曾祖父刘濠曾任南宋翰林掌书,祖父刘珏是元朝太学上舍,父亲刘爚则是遂昌教谕。可以说,刘家世代都是读书人,重视对子弟的教育。

刘伯温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他12岁时便离开家乡,到处州府城括苍郡庠接受正规教育,专攻《春秋》。16岁那年,理学大家郑复初路过青田讲学,见到刘伯温后赞叹道:"此子非常人也,他日必成大器!"刘伯温23岁时高中进士,成为朝廷命官,前途一片光明。

然而,元朝末年政治腐败,刘伯温虽然才华出众,却屡遭排挤打击。他曾出任江西高安县丞,以廉洁公正著称,本应升迁,他却谢绝离去。后来又担任江浙儒学副提举,因弹劾御史失职,再次遭到台谏的阻挠。刘伯温两次上书奏章,最终愤而弃官还乡。

回到家乡后,刘伯温闭门谢客,专心研读兵书谋略,熟悉天文地理。他参透了《易经》的奥秘,精通奇门遁甲之术,号称"万里无云,刘基独断"。当时,方国珍在海上起兵作乱,朝廷无计可施。刘伯温出谋划策,提出修筑城池,最终击败了方国珍,名声大振。

至正十九年(1359年),朱元璋攻克浙东,慕名召见刘伯温。起初,刘伯温婉言谢绝,朱元璋遣总制孙炎两次致书邀请,刘伯温这才应允。此后,他辅佐朱元璋南征北战,运筹帷幄,立下赫赫战功。

刘伯温不仅军事才能出众,还是杰出的文学家和书法家。他的诗文典雅流畅,书法遒劲有力,与宋濂、辛弃疾并称"元末三大家"。他还精通天文历算,据说能预知吉凶祸福。在民间,刘伯温被尊为"诸葛亮再世",享有极高声望。

然而,刘伯温的聪明才智,也引起了朱元璋的猜忌。朱元璋登基后,对功臣大加防范。他虽然表面上对刘伯温礼遇有加,暗中却时刻提防。刘伯温洞察朱元璋的心思,辞官归隐。临终前,他叮嘱儿子要远离政治漩涡,专心读书修身。

刘伯温一生坎坷曲折,几经沉浮。他虽然身处乱世,却始终不改初心,以自己的才智辅佐明君,匡扶社稷。他的人生经历,堪称传奇,但更多的是一种悲剧色彩。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像刘伯温这样的谋臣智士,注定难逃被猜忌被算计的命运。即便身怀绝世才华,也难以在政治斗争中全身而退。

刘伯温的一生,是明朝开国史的一个缩影。他的身世背景、才能学识、坎坷遭遇,无不折射出那个时代的烙印。今天,我们回望这位传奇人物,更多的是一种敬仰和惋惜。他以自己的方式,谱写了明朝历史的华彩乐章,也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后人永远铭记。

刘伯温辅佐朱元璋打天下

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今南京)。此时,他急需文武兼备的人才辅佐,刘伯温正是不二人选。朱元璋对刘伯温礼遇有加,拜他为太子太傅,封诚意伯,位列群臣之上。

刘伯温出仕后,全身心投入到辅佐朱元璋治理天下的事业中。他运筹帷幄,出谋划策,为新朝开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首先,刘伯温协助朱元璋铲除异己,巩固政权。当时,朱元璋的部下徐达、常遇春等人势力强大,各自为政。刘伯温建议朱元璋削藩,夺回徐达等人的兵权。朱元璋采纳了他的建议,逐一削弱藩王的实力,最终将他们的兵权收归中央。

其次,刘伯温为朱元璋出谋划策,平定四方叛乱。洪武二年(1369年),山东黄河以北地区爆发农民起义,明朝派兵前往镇压,但久攻不下。刘伯温提出"以夷制夷"之策,建议朱元璋招降部分起义军,利用他们熟悉地形的优势,瓦解叛军。结果,起义很快被平息。

洪武四年(1371年),明朝与蒙古军队在河南淮阳(今河南淮阳县)交战。当时,明军寡不敌众,处于劣势。刘伯温分析敌我形势后,提出避其锋芒,以逸待劳,伺机反击的策略。朱元璋采纳后,命令明军佯装败退,诱敌深入。蒙古军队在穷追猛打中,逐渐疲惫不堪。这时,明军发起反击,大败蒙古军队,取得了淮阳之战的胜利。

洪武十一年(1378年),云南沙陀族首领阿速台谋反,自立为王,明朝派兵征讨。刘伯温提出"远交近攻"之计,先派使者游说阿速台的部下,瓦解其军心,然后以重兵突袭阿速台的老巢。结果,叛军很快瓦解,阿速台被生擒,云南平定。

除了军事谋略,刘伯温还向朱元璋提出了许多治国良策。他主张"养民、教民、抚民",强调要爱护百姓,重视教育,安抚民心。他还提出"简税、薄赋、通商、便民"的主张,认为应当减轻赋税,发展商业,方便百姓生活。

此外,刘伯温还参与了许多国家大事的决策。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下诏改国号为"明",刘伯温力排众议,支持这一决定。他认为"明"字简洁明了,寓意光明磊落,是个好名字。朱元璋听从了他的意见,改国号为"明",沿用至今。

在刘伯温的辅佐下,明朝的国力日益强盛,疆域不断扩大。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明朝灭亡了蒙古北元政权,统一了全国。刘伯温功不可没,朱元璋对他赞誉有加,称他为"开国文臣之首"。

然而,刘伯温的才华和功绩,也引起了朱元璋的猜忌。朱元璋生性多疑,对功臣防范甚严。他担心刘伯温拥兵自重,威胁自己的统治。因此,朱元璋对刘伯温的态度开始变得矛盾起来,时而信任,时而提防。

刘伯温看透了朱元璋的心思,决定及早退出政坛。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他以年老体衰为由,上表请求致仕。朱元璋挽留再三,刘伯温婉言谢绝,最终还是告老还乡。此后,他远离是非,专心著书立说,度过了人生的最后岁月。

刘伯温辅佐朱元璋打下了江山,建立了明朝。他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为明朝的建立和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在那个充满矛盾和斗争的时代,即便是功臣良将,也难逃猜忌和算计的命运。刘伯温虽然功成身退,最终却还是死于非命。他的一生,既有辉煌,也有悲凉,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思考。

朱元璋对刘伯温的猜忌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刘伯温告老还乡,远离了政治漩涡。然而,朱元璋对这位功臣的猜忌之心并未消除,反而与日俱增。

朱元璋生性多疑,喜怒无常。他虽然表面上对刘伯温礼遇有加,暗地里却时刻提防。朱元璋担心刘伯温拥兵自重,威胁自己的统治。他曾对身边的大臣说:"刘基虽然功勋卓著,但他的才华和声望实在太高,朕很难完全信任他啊。"

朱元璋的猜忌还源于刘伯温的某些言行。有一次,刘伯温在朝堂上直言不讳地批评朱元璋滥杀无辜,引起了朱元璋的不满。还有一次,刘伯温私下里对人说:"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朱元璋听到后,认为这是在影射自己,勃然大怒。

朱元璋对刘伯温的防范之心,还体现在对其子孙的态度上。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刘伯温去世。朱元璋没有为他举行隆重的葬礼,也没有追赠他更高的官爵,只是派太监前往吊唁。刘伯温的儿子刘宏受到牵连,被削职为民。

朱元璋对刘伯温的猜忌,还延伸到了其他大臣身上。当时,朱元璋的另一位重臣胡惟庸与刘伯温交好,朱元璋对此心存不满。洪武三十年(1397年),朱元璋以莫须有的罪名,将胡惟庸抄家灭族。在审讯中,朱元璋特意提到刘伯温的名字,想要找出他们勾结的证据,但最终一无所获。

朱元璋晚年时期,对功臣的猜忌越来越重。他先后杀害了胡惟庸、蓝玉、郭桓等大臣,就连自己的儿子朱标也未能幸免。朱元璋对刘伯温虽然没有痛下杀手,但对其子孙的打压和排挤,实际上也是出于相同的心理。

朱元璋对刘伯温的猜忌,反映了君臣之间的矛盾和危机。在封建社会,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任何威胁都不能容忍。而功臣们虽然立下汗马功劳,却也因此而受到猜忌和打压。这种悲剧在历史上屡见不鲜,刘伯温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刘伯温虽然早已看透了朱元璋的心思,选择告老还乡,但却难逃被猜忌的命运。他虽然身退,但朱元璋的猜忌之心却从未停止。这种猜忌,不仅伤害了刘伯温及其家人,也给明朝的政治生态蒙上了一层阴影。

朱元璋对刘伯温的猜忌,还反映了皇权专制的弊端。在集权制度下,皇帝的个人意志凌驾于一切之上。他可以任意决定大臣的生死,可以随意改变国家的政策。这种制度虽然强化了皇权,但也埋下了祸根。

从刘伯温的遭遇,我们可以看到封建社会的黑暗和残酷。在那个时代,即便是功臣良将,也难逃被猜忌被算计的命运。这种悲剧不仅发生在刘伯温身上,也发生在许多其他的历史人物身上。它们构成了封建社会的一道道伤痕,值得后人深思。

朱元璋对刘伯温的猜忌,是明朝历史的一个缩影。它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矛盾和黑暗,也反映了君臣之间的危机和悲剧。今天,我们回顾这段历史,更应该汲取教训,以史为鉴,建设一个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

刘伯温机智脱险

洪武十六年(1383年),朱元璋设计让刘伯温上朝迟到,欲借机杀他。当天早上,朱元璋早早地来到朝堂,等待群臣的到来。然而,直到朝会开始,刘伯温还是没有出现。朱元璋勃然大怒,命令卫士立即将刘伯温拿下。

就在这时,刘伯温匆匆赶到,跪在殿前请罪。朱元璋怒斥道:"你身为朝廷命官,怎么可以迟到?你可知罪?"刘伯温恭敬地回答:"臣昨晚熬夜批阅奏章,不小心睡过了头,请皇上恕罪。"

朱元璋冷笑一声,说:"你批阅奏章,倒要朕看看。"刘伯温连忙呈上一份奏章,朱元璋接过一看,只见上面写满了字,唯独最后一个字没有写完。朱元璋问道:"你这奏章为何没写完?"

刘伯温答道:"臣昨晚批阅到最后,实在困倦,不小心睡着了,因此没能写完最后一个字。"朱元璋追问:"那你说,这最后一个字是什么?"刘伯温沉吟片刻,说:"回皇上,臣实在想不起来了。不过,这个字臣确实不会写。"

朱元璋大怒,说:"你堂堂朝廷命官,连一个字都不会写,还有何脸面在朝为官?"刘伯温急忙辩解:"皇上明鉴,臣并非不识字,而是这个字实在太难写了。"

朱元璋冷笑道:"天下还有朕不会写的字吗?你说,这个字是什么?"刘伯温答道:"回皇上,这个字就是'赦'字。"朱元璋一听,顿时明白了刘伯温的意思。原来,刘伯温是在暗示朱元璋,希望他能够宽恕自己的过错。

朱元璋心中怒火稍减,说:"既然你诚心悔过,朕就赦免你的罪过。"说完,朱元璋当场写下了一个"赦"字,递给刘伯温。刘伯温连忙跪地谢恩,说:"皇上恩典,臣感激不尽。"

就这样,刘伯温凭借机智和口才,化解了朱元璋的杀机。他深知朱元璋的脾性,知道朱元璋喜欢自己亲自处理政务,尤其是赦免罪犯这样的大事。因此,他故意说自己不会写"赦"字,借此提醒朱元璋,希望他能够宽恕自己。

这个故事反映了刘伯温的聪明才智和处世智慧。他深谙人情世故,懂得如何与君主相处。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这样的智慧和谋略是生存的必需品。

然而,刘伯温虽然凭借机智保住了性命,但却无法彻底消除朱元璋的猜忌。他深知,在那个君主专制的时代,任何人都难以逃脱皇帝的掌控。因此,他选择了告老还乡,远离是非之地。

刘伯温回到故乡后,专心著书立说,将毕生的智慧和学识都倾注在了著作之中。他的著作涉及天文、地理、兵法、诗文等多个领域,堪称博大精深。其中,《刘基诗集》和《郁离子》最为著名,被后人誉为明代文学的瑰宝。

然而,刘伯温虽然远离了政治漩涡,但朱元璋的猜忌之心却从未停止。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刘伯温去世。朱元璋派太监前往吊唁,并下令削夺其子刘宏的官职。此后,刘伯温的子孙虽然没有遭到杀害,但却一直受到排挤和打压,难以在朝中立足。

刘伯温虽然凭借机智保住了性命,但却难逃被猜忌的命运。他的一生,既有辉煌,也有悲凉。他为明朝的建立和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却最终死于非命。这种悲剧,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残酷,也反映了君臣之间的矛盾和危机。

刘伯温的故事,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启示。它告诉我们,在专制社会,即便是功臣良将,也难以逃脱被猜忌被算计的命运。它也告诉我们,智慧和谋略虽然重要,但却无法根本改变社会的本质。只有彻底改变制度,建立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才能避免这样的悲剧再次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明朝   告老还乡   蒙古   奏章   汗马功劳   封建社会   功臣   皇上   后人   悲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